唾面自干这个成语从哪里来,是从伟大的唐朝。唐朝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唐诗,还留下了这么一个精彩的成语,教你这么做人。
故事发生在唐代武则天在位(公元690年—705年在位)时期。当时有一位高官叫娄师德(公元630年—699年),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两代大臣。娄师德,这名字起得很谦虚,不要看人家姓娄,一点也不LOW,非常高,应该叫高师德。他二十岁时考中进士,起家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相当于公安局局长,武则天称帝时两度拜相,虽为文官出身,但一生战功卓著,为唐及武周时期西北守边重臣。娄师德的涵养很好,《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中记载:娄师德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昭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有一次,娄师德与李昭德一同上朝。李昭德是刑部尚书李乾祐之子,官二代,已是武则天的宰相。娄师德因身体肥胖,行走缓慢,李昭德嫌娄师德走路慢,说这位乡巴佬走路太慢,连我都要迁就他。然而,人家娄师德来一句什么:师德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结果,李昭德这个官做得比娄师德大,口气也比娄师德豪放。可是,这脑袋瓜子给武则天拿下去了。公元697年万岁通天二年6月,武则天将李昭德和举报诬陷他的酷吏来俊臣一同斩于洛阳闹市。而娄师德却毫发无损,继续高官得坐。娄师德他为什么有名气,因为他推荐了一个人,叫狄仁杰。千百年来,狄仁杰与包公海瑞一样,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唐语林》: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以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当时,娄师德和狄仁杰同为武则天的宰相,狄仁杰千方百计排挤他人不足为奇,可奇的是娄师德不仅没有以牙还牙,还上表“十许通”竭力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理由是狄仁杰有治国的才能,可见,这位娄师德比狄仁杰还要高,娄师德可谓是“以德报怨”的典范。娄师德他和弟弟有这么一段对话,就演绎出这个成语——唾面自干。
他弟弟要到京城外边做官,弟弟说:哥,你要教我两招,我到地方上做官,一定要顾全大局,要忍辱负重,那怕就是别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也不还嘴。娄师德回答:这样还不行,老哥我就是担心老弟这一点,人家将唾沫吐在你的脸上,表明人家生气了,你拿手一擦,人家就更生气啦。这老弟一听,那怎么办。娄师德说:老哥我告诉你,吐在你的脸上,你不要去擦,要让它自己干啦。也就是,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你要能让别人消除怒气,你就应该让唾沫在脸上自己干掉。这就叫唾面自干,就是要忍到这种程度,这才可以。难怪后人对娄师德特别崇拜,还专门给他修建了纪念馆。娄师德的家乡就有两个,一个是在原阳县原武镇(见上图左),另一个是在原阳县祝楼乡(见上图右)。
祝楼乡的娄师德纪念馆是在祝楼村东,由主殿和东西厢房组成,门口有对联:智勇深层见狄梁,唾面自干传千古。这就是娄师德他留下的口诀,相忍自博,够大家吃一辈子,这个太高明啦。什么是“唾面自干”,说白了就是不要自己的脸,不要脸啊,你是三十六计也好,孙子兵法也罢,谁也干不过不要脸的。因为,那脸是别人的,唾就唾吧,我不去洗刷,唾在别人脸上,你能去擦吗。自己的脸,瞬间变成别人的脸。这样的脑筋急转弯,不是一般人能够转过来的。读到“唾面自干”,想起“自干五”。
“自干”是来自这么伟大的成语,“五毛”这词来源也是有历史。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咸水妹又在衣袋里随意抓了十来个毫子给他”。晚清时期的广东地区通称一角、二角、五角的银币为毫子,五毫就是五毛。从唾面自干到唾面自干的五豪,再变成了唾面自干的五毛,简称“自干五”或“五毛”,这是历史传承啊,可不是自带干粮的五毛。1989年元旦晚会姜昆的相声《特大新闻》:登上天安门城楼上,有那不自觉的,上去你就老实在边上呆着吧,过过瘾得啦,他不,上去他就真敢腆着肚子往当间走,直眉瞪眼地就朝下边招手,还喊:“人民万岁!”你说那话是该你喊的吗?由此可见“自干五”和“五毛”,不是随随便便叫出口的,也不是随随便便按在老百姓头上的,老百姓没有这个资格。
蒋南强读历史 让一个人的历史独白,变成一群人的阅读陪伴。
438篇原创内容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