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如何把握文体的思维特征进行教学
发布于 2021-10-18 07:45
潜入思维
我们这一讲要讲的是“潜入思维”文本解读策略。什么叫“潜入思维”?为什么要“潜入思维”?寓言这种文体反映出怎样的思维特征?如何遵循寓言思维来解读寓言故事呢?
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卡尔·马克思有一段经典论述,他说:
就语言本身来说,它是物质外壳,其实没有任何意义,意义是人类的思维赋予的。而语言这个物质外壳里所装的内容,就是人类的思维。当然,这里讲的“思维”是广义的思维,包括人的精神、人的思想、人的意识。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潜入思维”,主要是指狭义的思维,包括形式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寓言这种文体有着怎样的思维特征。我们不妨先把寓言所具有的思维特征称为“寓言思维”。
”
Vol. 1
寓言思维特征一:主题先行
比如《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一开始,羊少了,原因也找到了,那就去补吧,但是,他就是傻傻的不肯去补。如果一开始就补上,那作者想要讲的那个道理就出不来了。
我们再来看第二则寓言《揠苗助长》。一开始,一定要先讲出那个人急于求成。
你看,“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很急。你看,“天天到田边去看”,很急。你看,“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怎么可能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因为他很急。你看,“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还是很急。
故事为什么要这么编,就是因为要讲那个道理,就是因为有个主题已经摆在故事之前了。然后呢,一定要讲他的做法是违背规律的,是违反常识的。
你看,“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傻不傻?你看,“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蠢不蠢?你看,“弄得筋疲力尽”,笨不笨?
套用现在一句网络流行语: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但是,故事必须这样讲,否则,事先设定的道理就没法讲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禾苗都枯死了。其实,这个结果是违反常识的,因为即便把禾苗往高里拔了,才不到一天时间,禾苗也不至于枯死,而且是全部枯死了,这是不可能的事儿。但是,故事必须这样讲。否则,你说第二天去看,禾苗都好好的。那还有什么道理可讲呢?所有的寓言都是主题先行的。
Vol. 2
寓言思维特征二:寓意于象
寓言是怎么讲道理的呢?如果他是直接讲道理,它就变成议论了,那就不叫寓言,叫论文了。寓意于象,就是要用一个形象的东西,把这个道理讲出来,道理是藏在这个“象”里边的。
情节
这些“象”在情节中呈现:为什么丢羊啊?因为有个窟窿,狼进来把羊叼走了。邻居劝他补一补,他一开始没听,结果又丢了羊,后来听了劝告,赶紧把窟窿堵上了,羊就不再丢了。
环境
这些“象”在环境中呈现:羊圈是一个环境,羊圈外有狼是一个环境,养羊人与左邻右舍又是一个环境,这些都是具体的象,这些象围绕着那个养羊人编织起来。
人物
这些“象”在人物中呈现:如果街坊邻居不出现,没有人劝告他,这个道理就说不清楚。一定要邻居劝了,他一开始不听,后来意识到了就马上改正。所有这些象,都是用来讲道理的。为了讲道理,寓言才需要编创这样一个完整的、具体的事象出来。
《揠苗助长》本身也是一个事象,也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也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象。当然,这个象需要各种细节的“象”来支撑、丰富。
比如,这个人巴望禾苗长得快,“巴望”这个词就精准地写出了这个人急切的心理。“一天,两天,三天”,时间之间用逗号隔开,其实,也可以用顿号隔开。但是,逗号的心理时间比顿号长很多,这从反面衬托出这个人内心的焦急。这是心理之象。
再比如,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回到家里,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这些话语,非常形象地写出了这个人的急于求成。这是语言之象。
又比如,他“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注意啊,不是一棵棵往高里拔,而是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第一,拔得很用心;第二,拔得很认真;第三,拔得一丝不苟。但是我们都知道,拔得越用心,结果越糟心;拔得越认真,结果越糟糕;拔得越是一丝不苟,结果越是一无所成。这是动作之象。寓言不会直接跟你讲道理,一定是寓意于象,用一个完整具体的事象把道理讲出来。
Vol. 3
寓言思维特征三:刻意夸张
我们都知道,真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事,不可能有这样的人。寓言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细节,其实都是被作者刻意夸张了的。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中,就有违背常理的各种夸张。
比如,“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按常理,羊丢了,心疼死了,原因也找到了,一定就会马上去修羊圈。说得难听一点,这是七岁小孩都懂的道理,更何况是一个成年人呢?羊是他的重要财产,他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呢?很显然,这样的傻瓜想法是作者刻意夸张出来的。但是,必得有这种夸张的想法,这个道理才能够讲出来,讲清楚。通过夸张人物的想法、做法,来放大这个故事说理的力量。
Vol. 4
寓言思维特征四:象大于意
就是说,寓言本身的故事形象要大于所讲的道理。寓言故事相对于寓意来说,不是证明和被证明的一一对应关系,同一个寓言可以负载不同的寓意。
比如说《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出典是《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讲的是庄辛和楚襄王之间的故事。楚襄王做了国王以后,骄奢淫逸,任用奸臣,结果国力衰退,国土被他国夺走,土地面积缩小。那时候,大臣庄辛就曾劝谏楚襄王,但楚襄王没听,甚至把庄辛赶走了。后来,楚襄王又把庄辛请回来,重新问计于庄辛。于是就有了这个寓言故事。
庄辛至,襄王曰:
“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简单地说,就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要是听了你的话,就不会有现在这个损失。这时,庄辛就劝慰楚襄王,也是勉励楚襄王,他说: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野兔出来了,把猎犬放出去,还不算晚;羊丢了,赶紧把窟窿补上,也不算迟。就是说,出了问题赶紧去补救,还来得及。
“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商朝的汤王,周朝的武王,他们起家的时候土地面积不过百里,后来却拥有了整个天下。
“桀、纣以天下亡”,夏朝的桀王,商朝的纣王,他们在位的时候拥有整个天下,最后却彻底灭亡,一寸土地都没了。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现在我们楚国虽然不算大,但是截取长的,补充短的,合在一起也还有方圆数千里的国土面积,岂是百里能够相提并论的?言下之意,即便楚国的国土被敌国侵占了一部分,毕竟还有方圆数千里,跟当初汤王、武王以百里起家打天下相比,基础要好多了。只要及时改正错误,还来得及。
其实,这则寓言是一种政治劝谏,劝楚襄王只要赶紧修改国策,还来得及。所以,从出典上看,这则寓言是一个政治劝谏,跟我们现在对寓意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再比如《揠苗助长》这个故事。这则寓言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原文是这样的:
孟子在这里要讲的是“义”。
总的意思是,“义”这个东西是不能外求的,只能靠自己内心慢慢蓄养。所以他说告子这个人根本不懂义,因为告子把义看成心外之物。
孟子认为,要不断培养义,心中不能忘记,但也不能一厢情愿地帮助义生长。以为今天做一点好事,“义”就多了一点;明天再做一点好事,“义”就又多了一点。这个不是“义”,这个是功利。“义”是要在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生长起来的,不能外求,不能助长。助长的“义”是 “假义”,是“小义”,不是“大义”,不是“正义”。于是,孟子就讲了《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来进一步说明那种外在的助长的“义”不是真正的“义”。这就是《揠苗助长》的出典。
很多寓言故事的寓意,跟他原来的出典是有区别的。《揠苗助长》的本意,是讲“义”的修养,不能助长它,要在内心记住它、察觉它。这是一种修养的功夫。到了现在,寓意已经改变了,讲的是如果急于求成,违背规律做事情,就会欲速则不达。
总之,按照寓言思维的特征去解读寓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故事的特点和内涵。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同文体的不同文本,背后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特征。通过潜入文本的内部思维,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的内容和形式。
《崧舟细讲文本——小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在这本书里,王崧舟老师将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提升到“立身之本”的高度,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一线的语文老师往往忽视文本解读,或者虽有文本解读的意识却缺乏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如果你为“知识点”“考点”感到心力交瘁,陷于反复的训练中;如果太多的教参、课件、名师课例曾让你眼花缭乱,失去自我的特色,从而忽视了做(和教)原生态的、个性化的文本解读,那么,你一定要读读这本书,一定会对“阅读教学教什么”有新的认识,还会发现抛开教参,独立解读文本并不是什么难事。
编辑说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崧舟细讲文本——小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就是一本授人以渔的书。
王老师深谙如果没有好的策略归纳,看再多的案例也是惘然,所以创造性地为一线语文老师总结出文本解读的十大策略,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如果你是为文本解读感到迷茫,无从下手的老师,也应该读读这本书,这十个策略会为你的教学提供启发。
图书推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