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晨读:申论素材积累
发布于 2021-01-29 10:09
每
日
晨
读
背景介绍
1998年,孙小果因犯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死刑,后其继父、母亲通过向多名公职人员行贿等方式,多次使孙小果违规获得减刑,直至刑满释放。2019年,涉案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受到严肃处理。
“纸面服刑”这几个字最近火了,引发这场舆论风暴的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杀人犯巴图孟和——他被判刑15年却没进监狱,还入了党,当了村干部,成了人大代表。
从云南孙小果被判死刑后违规减刑出狱,到内蒙古巴图孟和故意杀人后“纸面服刑”15年,再到北京“郭文思减刑案”违规减刑9次后释放,多起案例显示,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涉“减、假、暂”司法腐败,损害法律权威、破坏社会公平,需要深查司法领域违纪违法行为。
宏观政策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行备案审查的规定(节选)
第六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收到备案审查材料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登记和审查,并在收到材料后十日以内,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于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有关单位提出纠正意见。
(二)对于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存在疑点或者可能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应当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调查核实。
第九条 对于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罪犯的相应比例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进行逐案复查,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依法向有关单位提出意见或者建议。
第十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每年对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和督促下级人民检察院落实有关要求。
媒体评论
新华每日电讯:纸面服刑倒查20年,匡扶司法正义就要下重刀“剜腐肉”(节选)
公平正义,民之所向。进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对“减、假、暂”案件倒查20年等“刀刃内向”的举措,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求。清除妨害司法公正的病灶,必须重刀“剜腐肉”。
执行环节的司法腐败,会让司法公正倒在“最后一公里”,严重践踏司法威严,击穿正义底线。
纵观“小四毛”案件始末,对任爱军违法减刑问题中,相关政法单位均不同程度存在弄虚作假、虚位监督、徇私舞弊等问题。执行环节的监狱处在“高墙之内”,相对而言,缺少社会和被害者的监督,在实际执行中,监督的“内控程序”出现了制度漏洞,就会导致徇私枉法问题频出。
捍卫司法尊严,维护公平正义,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刮骨疗伤力度,拿出勇气和魄力,向重点部位“开刀”,不留余地、不剩死角。一方面,对“保外不医”“纸面服刑”“云坐牢”全面倒查倒追。加大对“非法减刑”问题的排查力度,紧盯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等却提前重返社会的顽危重犯。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新技术手段推进狱务公开、刑务公开和政务公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匡扶司法正义,下重刀“剜腐肉”。
粉笔分析RECOMMEND
存在问题
(1)损害司法公信力。执行是刑事诉讼最后一道程序,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每一环节都在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审判,无论之前的审判环节多么公正,但是最后环节的失守,会让所有维护司法公正性和权威性的努力付诸东流,严重吞噬了法治公平公正的文明底线。
(2)伤害受害人家属。一方面,对受害人来说,受到伤害,却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会有锥心之痛,更会有强烈的恐慌,害怕犯罪分子因报复心理,对受害人进行二次伤害。另一方面,对受害人家属来说,看到亲人因伤害饱受身体之痛,甚至失去生命,而犯罪分子却光明正大的生活,更是一种精神的折磨,甚至有的受害人家属会用一生的时间去维权。
(3)让社会公众寒心。对广大群众而言,听到“纸面服刑”这四个字,一开始是匪夷所思的,而后网络舆情中的讨论,更多的是让公众气愤和寒心,老百姓本以为法律是最牢靠,最值得信赖的,而今出现的丑闻令他们极其失望。甚至部分网民嘲讽以后可以开发“云坐牢”,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失望至极的心情。
主要原因
(1)犯罪分子毫无悔意。作为犯罪分子,犯错本应该受到惩罚,更应该有悔过之意,但是不仅没有忏悔的意愿,而且藐视法律,通过投机倒把的方式,逃脱惩罚。
(2)公职人员信念崩塌。部分公职人员责任感缺失,没有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和责任,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缺少底线思维,贪心贪念萌生一发不可收拾,进而精神腐化。
(3)内部监管失守状态。保外就医的制度和流程是严密的,但是涉及的多个部门,互相监管,层层把关都处于失守的状态。但凡其中一个部门能够肩负起内部监督的责任,也不会让人道主义的“绿色通道”变成了逃避制裁的“暗道”。
解决对策
(1)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
必须把握执法司法权的运行规律,完善执法司法权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的制约环境中进行,如对已有的司法制度(如保外就医)、整体环节进行标准量化和细化,对于审核、审查制度要进行完善。压实主体责任,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把责任变成终身责任制。
(2)着力强化公职人员理想信念。
①公职人员自身要敬畏自己手中公权力,合理使用,要常怀戒尺思维、底线思维,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合理地使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履职尽责,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加强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主题教育、三学一课等机会,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和能力。
(3)加大监察处罚力度。
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大查处力度,以此为契机,对“保外不就医”“纸面服刑”“云坐牢”全面倒查倒追,加大对“加大减刑”问题的排查力度,紧盯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等却提前重返社会的顽危重犯。
(4)加强公开与监督,促进社会共治共管。
①增强执法司法权力运行面向当事人、律师、媒体乃至全社会的公开力度,如推进狱务公开、刑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让利益输送和暗箱操作无处藏身。
②科技优势转化监督效能,积极推进“数据共享、智能监测和智慧管理”等智能化信息技术在执法司法权监督中的应用,优化全国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加强对监狱和公安等重点执法环节的监督管理。
句式迁移
金句:捍卫司法尊严,维护公平正义,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刮骨疗伤力度,拿出勇气和魄力,向重点部位“开刀”,不留余地、不剩死角。
可以作为过渡句使用,捍卫××,维护××,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刮骨疗伤力度,拿出勇气和魄力,向重点部位“开刀”,不留余地、不剩死角。
例:“灯下黑”是正常的物理现象,但是现在有些权力机关存在“灯下黑”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运用】从原因分析到对策分析的过渡句
如果想改善“灯下黑”的情况,捍卫公权力,维护群众利益,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刮骨疗伤力度,拿出勇气和魄力,向重点部位“开刀”,不留余地、不剩死角,才能让真正的“灯下黑”变成“灯下亮”。
亮点迁移
“数据共享、智能监测和智慧管理”等智能化信息技术:该措施可以应用到涉及整治整改的组织管理类题目中,也可以作为“互联网+”政务相关的综合分析题的对策。
例:某市交警部门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一些情况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如行人闯红灯、中国式过马路、酒驾等,整治过程中效果不错,整治活动结束后各种现象有所“抬头”,作为执法部门的一员,你怎么解决?
【运用】长期保持整治效果
联合文明办等相关单位,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抓手,利用数据共享,智能监测和智慧管理等智能化信息技术,定期开展交通整治专项活动,带动全社会共同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培养文明出行意识。
END
整理来源:粉笔公考
版权归属:粉笔公考(侵删)
仅供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