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标最精、最细解读来了

发布于 2022-05-19 12:29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课程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随之颁布。《新课标》在科学课程性质、学科培养目标、科学课程内容、科学课程学业质量及科学课程评价方面做了重大的调整。《新课标》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现代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并为实现公民核心素养提供了必要的学科路径。
为了帮助广大科学老师更好地理解《新课标》,使用《新课标》,推进科学课程改革,改革科学课堂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邀请参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组的专家、特级教师曾宝俊老师对《新课标》进行了详细解读。该解读对《新课标》的课程性质、培养目标、课程理念等文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课程内容具体条目的内涵、学习要点进行解析。

系列讲座一共分为18讲:




1. 基于科学本质的科学课程理念;
《新课标》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聚焦核心概念,精选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课程理念,本讲座对其中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2. 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课程目标;
本轮科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调整是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以培养“科学课程核心素养”为内涵的课程目标。本讲对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四个基本维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了它们各自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3.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概述;
课程内容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要件,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及相关科学活动的基础,《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调整的幅度很大,也呈现出一些新动向,包括淡化学科边界、细化内容要求、增加学业要求、提供教学策略和确定学习活动。本讲对13个科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53条具体学习内容做了一次概述性的梳理。




4.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物质领域的基本概念解析;
物质世界的四个核心概念覆盖了物理和化学学科的相关内容,本讲对物质世界重要核心概念的解说揭示了物质世界变化的基本要素,解说了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明晰了学习内容的学段要求。



5.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生命领域的基本概念解析;
生命世界的内容一直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本讲对生命世界的构成、生命世界特征、生命和环境的互动和生命的延续做了详细的解读,对生命科学的基本运行规律及相关的教育意义做了明确的解析。




6.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地球和宇宙空间领域的基本概念解析;
地球和宇宙空间科学领域历来是科学教育的难点,不仅是教学组织难,更是内容理解难。本讲针对地球和宇宙空间领域的核心概念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说,明确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基本圈层结构、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及其引起的变化,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7.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解析;
从上一版《课标》开始,技术与工程正式进入科学教育领域,本讲针对技术与工程的核心概念进行科学的分析,解说了技术与工程的概念,技术与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以及课程学习要求的在学段的基本要求。




8.科学思维与儿童的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思维是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核心,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其中科学思维有哪些形式,推理和论证有什么样的区别,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内容在本讲有详细的解读。




9.工程思维与儿童的工程实践活动;
工程实践活动是探究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如何实施工程实践活动,工程思维的本质,如何以资源有限、条件不足为前提,去实现“现实世界”的目标等,对于广大科学老师相对陌生。本讲从工程实践及工程思维出发详细阐述了小学阶段儿童的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基本实践活动。




10.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活动的内在联系;
科学、技术与工程活动在组织方式、推进过程和成果呈现等方面,都有着质的不同。本讲通过对这三个领域的特点分析,尤其是这三个领域的思维方式的异同点,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并阐明领域间的相互联系。




11.内容标准跨学科核心概念内涵解读;
跨学科核心概念是《新课标》新加入的内容,在国际上也属于最前沿的科学教育理论,如何强调综合,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与贯通,尤其是如何在学科内容层面进行渗透与凸显,是今后一段时期科教领域的热门话题。《新课标》提出了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变化这四组跨学科核心概念,它们的内涵是什么,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本讲做了详尽的解说。




12.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在学科核心素养中,态度与责任体现了培养目标中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学生必备的品格。小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如何培养科学态度,培养什么样的科学态度,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维度,本讲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内涵出发,详细阐述了儿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小学科学课堂及教学实践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上课时做什么最重要,这是儿童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新课标》对于儿童科学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本讲针对学生在课堂上要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学习进阶的要求做了分析,提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意见。



14. 对课程性质中科学本质的理解;

这一轮《新课标》的变革中,第一个变化就是课程性质,从自然教学提出的“科学启蒙”,到上一轮课程改革提出 “科学素养”,到这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本讲进行了历史溯源,并对科学本质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15.教师教学行为及课程资源开发;

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学教育的效果、科学教育目标的落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育途径体现了教师的智慧与创造,如何让教师更好地教,这一讲结合《新课标》内容给出了详细解读。

16.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

17.小学科学课程学业要求条目分析;

在《新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学业质量要求紧跟学习内容要求,是对学习内容要求的具体化,在学过一个学科核心概念之后,学生应有有哪些行为表征,这些行为表征有针对着核心素养的哪个维度,主讲老师对此做了逐一讲解,并针对具体的行为动词做了详尽的解析。

18.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业评价策略;





总而言之,本系列讲座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理念前瞻。主讲老师针对目前国家推进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从不同角度解读了课标落实国家育人目标的路径。
2.解读权威。主讲老师参加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有二十多年参加《科学》教材编写的经验,长期扎根一线,是江苏省特级教师。
3.细致入微。
4.贴近教学。本系列视频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展开解读,针对教学目标、教师指导策略、学生活动策略,展开了详尽的叙述,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读,对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