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全面!辅食添加时间、顺序!

发布于 2022-06-04 08:36





实现母乳喂养是每一位妈妈的心愿,尽管高达70%的女性误认为哺乳会导致乳房变形,但依然义无反顾坚持哺乳,在此向伟大的老母亲们致敬当然,哺乳期也会显现出诸多问题,如:产后为啥突然没有奶水了?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喂养宝宝?产后缺奶该怎么追奶?

哺乳期奶水突然减少怎么回事?哺乳期奶水突然减少有很多原因,比如出院后环境改变,心情不好、身体疲劳,精神紧张等等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奶水。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暂时性母乳供应不足”,称“暂时性哺乳期危机”。通常发生在产后3个月内,有的稍晚些。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压力太大:出院后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和照料孩子过于疲劳,精神紧张,或对母乳喂养始终缺乏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应当在生命最初的六个月内接受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的成长、发育和健康。此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求,婴儿应当在接受母乳喂养的同时摄入营养充足、安全的补充食物直到2岁或以上。

WHO的建议时间为6个月,其他权威机构包括美国儿科学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卫生部等的意见与之相同。




同时,添加辅食应满足以下条件:


1、宝宝可以自己坐在餐椅上,斜躺或者躺着喂固体食物容易造成梗塞窒息,坐在餐椅上吃饭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

2、挺舌反射消失,往宝宝嘴里喂食时,不会用舌头把食物顶出来;

3、表现出对大人食物的兴趣;

4、不想吃的时候能将头转向一边;

5、能把食物看准抓准放准到嘴里,至少能用手指捏食物(有争议,非必须)。




错误的添加辅食的时机


1、吃手;

2、夜醒增加;

3、想要更多奶。

以上是婴儿的正常行为,不一定是因为饿,也不是需要添加辅食。添加辅食不会让他们夜里睡得更长。



【辅食添加顺序】


对于第一口辅食,可以是铁强化米粉也可以是红肉泥,关键是“富铁的泥糊状”食物,当然铁强化米粉对妈妈来说更为方便。


妈妈们需要特别注意“铁强化”三个字,而不是自己家里用大米研磨出的米粉。无论是铁强化米粉还是红肉泥,都是富含铁的食物,是为了满足宝宝对铁的需要。


宝宝接受第一口辅食后,就应该尽快引入更多的食物,丰富宝宝的“辅食库”。尽快引入也不是毫无规律的,一般要遵循以下三条辅食添加原则:


1、每次只新增一种食物


丰富宝宝“辅食库”时,妈妈们要切记每次新增的食物应该是单一食物。单一食物可以很好的判断宝宝是否对这种食物过敏,是预防食物过敏非常重要的措施。


只有当宝宝几种食物都分别添加过,并且消化吸收良好时,才可以将这些食物混合喂养。


每次新增一种食物时,都要观察宝宝的胃肠道是否耐受,通常来说就是有没有呕吐、腹泻、出疹子等过敏症状的发生。谨慎起见,妈妈们可以在2-3天多次喂养该食物后再确定宝宝能否接受,之后再引入其它食物。

2、由稀到稠、由少到多


同样一种食物,根据宝宝月龄不同,做法也不同。食物的性状应该从泥糊状(红肉泥、米粉、菜泥)-半固体(烂糊面、红肉末、软碎菜)-固体(水果粒、菜粒、红薯块)。


除了辅食的性状要循序渐进,每次新增一种食物时,也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喂养。先试喂一小勺,尝试2~3次后,宝宝如果不排斥,那接下来几顿便可以逐渐加量。初开始添加米粉时,一定不要过稠,要细滑,这样宝宝才好接受。切记每次新增一种辅食时,给予少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填饱宝宝的肚子,而是为了观察宝宝对这个新食物能否接受,有没有发生过敏症状。



但最新的研究结果给了另一种指引:


1加拿大儿科协会(CPS)2013年声明指出:婴儿半岁后应该尽快开始添加各种辅食,包括高过敏性食物。推迟添加花生酱、鸡蛋或鱼等食物不但不会降低,反而可能增高宝宝过敏的风险。


2、美国儿科学会(AAP)2000年根据“专家意见”,建议过敏风险较高的婴儿避免过早接触高敏感类食物。2008年,分析了新的临床数据,AAP承认,为了预防过敏而延后接触高过敏类食物是没有根据的。


3、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疗研究委员会NHMRC发布的婴儿喂养指南(2012.12

添加辅食应在6个月左右,以含铁食物开始,包括:富含铁的婴儿米糊,肉泥,家禽和鱼,或煮过的豆腐和豆类。蔬菜、水果和奶制品如全脂酸奶,芝士和奶油冻可随后添加。只要最初的辅食包含了高铁食物,添加顺序和速率可以调整。


按照上述三家权威机构的意见,6个月开始加辅食,就要开始加肉、菜、谷物、水果(种类顺序不分先后),不停尝试新食物,尽快丰富种类。遵循一定添加顺序是毫无必要的,但要注意辅食必须包含了高铁食物(高铁米糊、肉、豆腐等)


当然,妈妈们从不容易过敏的食物开始添加肯定是对的,但是要不断为宝宝引入新品种,不需要刻意回避“可能会过敏”的食物。在遇到过敏的食物时,暂停这种食物,并继续尝试其他食物。



辅食应该吃什么、怎么吃?



我们就默认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是 6 月龄,从 6 月龄说起吧。


添加辅食前,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宝宝只需要喝母乳就好了,每天需要喝到 800~1 000 mL。而这之后,几乎每个月,咱们都要面临新变化。


第一阶段:6 月龄开始


辅食关键词:菜泥、果泥、肉泥


每天保持 600 mL 奶量,每天喝 4~6 次奶,1 次辅食。


优先添加富铁食物,比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红肉泥等。


选择铁强化米粉可以用母乳、配方奶或水冲调成稍稀的泥糊状(能用小勺舀起不会很快滴落,太稀太稠都不好)。


还可以吃菜泥和果泥:


  • 菜泥有:红薯、南瓜、土豆、山药、西蓝花等;

  • 果泥如:苹果、香蕉、梨等。


记住哟,一次加一样,观察没问题了,再加新的。


第二阶段:7~9 月龄


关键词:末状食物


每天保证母乳 / 配方 600 mL,喝奶 4~6 次,辅食 2~3 次。


从富铁食物开始,逐渐达到每天 1 个蛋黄和 / 或全蛋(蛋黄适应良好就可以尝试添加蛋白),和 50 g 肉禽鱼(大概普通成年女性半个手掌那么大一块),其他谷物、蔬菜、水果视情况添加。


若婴儿对蛋黄 / 鸡蛋过敏,回避鸡蛋同时应增加肉类 30 g(大概普通成年女性三分之一个手掌那么大一小块)。


可以吃的食物种类有:


  • 主食:厚粥、软饭、烂面等;

  • 碎菜:胡萝卜、青菜、菠菜、南瓜、西蓝花、花菜等;

  • 小粒水果:苹果、梨、香蕉、草莓、西梅、木瓜、鳄梨;

  • 蛋白质:鸡肉泥、鱼泥、虾泥、肉末、豆腐泥、豌豆泥、蛋黄、全蛋等。


这个时期是孩子需要开始练习咀嚼,因此要逐渐给孩子提供颗粒状的食物。颗粒由小变大、由软变硬。


7~9 月龄婴儿辅食时间表(可参考)


7:00~7:30 母乳 / 配方奶

10:00~10:30 母乳 / 配方奶

12:00~12:30 泥糊状辅食,如米粉、稠肉糊粥、菜泥、果泥、蛋黄泥等

15:00~15:30 母乳 / 配方奶

18:00~18:30 泥糊状辅食,如米粉、稠肉糊粥、菜泥、果泥、蛋黄泥等

21:00~21:30 母乳 / 配方奶

夜间可以再喂宝宝配方奶。



第三阶段:10~12 月龄


关键词:碎状、丁块状、手指食物


保证母乳 / 配方奶 600 mL,每天喝奶 3~4 次,辅食 2~3 次。


此时,孩子摄入的食物种类几乎可以跟大人一样了,但大小和软硬度,要比成人低 1~2 个档次。


每天仍然保持 1 个鸡蛋,肉禽鱼 50 g;适量谷物,增加蔬菜水果种类,根据婴儿需要增加食量。


吃辅食的时间,尽量跟大人三餐同步,两餐之间可以各加一顿点心。


可以吃的食物有:


  • 主食:小饺子、小馄饨、软饭、馒头片、面包片、软意面;

  • 煮软烂的蔬菜:豌豆、西葫芦、胡萝卜等;

  • 小粒水果:草莓、猕猴桃、火龙果等;

  • 蛋白质类:鱼片、豆腐、白煮蛋、碎豆等;

  • 尝试「手指食物」

    从较软的开始,如香蕉块、南瓜块等,12 个月时尝试黄瓜条、苹果片、鸡肉块、烤面包片等较硬的块状食物。


10~12 月龄婴儿辅食时间表(可参考)


7:00~7:30 母乳 / 配方奶 + 米粉或其它辅食

10:00~10:30 母乳 / 配方奶

12:00~12:30 厚糊状或小颗粒辅食:软饭,肉末,碎菜等

15:00~15:30 母乳 / 配方奶 + 水果或其它点心

18:00~18:30 厚糊状或小颗粒辅食:软饭,肉末,碎菜等

21:00~21:30 母乳 / 配方奶



第四阶段:13~24 月龄


关键词:三餐两点,清淡家庭食物


这个月龄的宝宝,大多已经尝过各种日常食物,不需要再吃辅食了。


这个阶段,家长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学习自主进食,并尝试清淡的家庭食物。


这个阶段,不要刻意加盐等调味料,必要时单独切碎食物。


每天三餐两点,奶量维持 500 mL。


保持 1 个鸡蛋,50~75 g 与禽肉,每天 50~100 g 谷物、蔬菜、水果。


这个阶段的宝宝除了母乳和配方奶外,可以直接饮用鲜奶,包括酸奶、奶酪等各种奶类,奶量达到需求量即可。


13~24 月龄婴儿辅食时间表(可参考)


7:00~7:30 母乳 / 配方奶 / 鲜奶 + 早餐

10:00~10:30 母乳 / 配方奶 / 鲜奶  +水果或其它点心

12:00~12:30 正餐,鼓励宝宝自己吃

15:00~15:30 母乳 / 配方奶 / 鲜奶  + 水果或其它点心

18:00~18:30 正餐,鼓励宝宝自己吃

21:00~21:30 母乳 / 配方奶 / 鲜奶 


这个阶段,宝宝 1 / 3~2 / 3 的能量供给来自奶之外的食物,宝宝可以和家里人共同吃饭啦。



温馨提示:文章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