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打喷嚏 一定是感冒吗

发布于 2021-09-01 08:02

一阵秋风吹过,有些人揉揉鼻子,开始不停打喷嚏、流清涕,这是感冒了吗?实则不然,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发作了。

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为“鼻鼽”,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等,严重者可伴有嗅觉下降,炎症反应可通过黏膜累及邻近器官,导致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咽喉炎等。因过敏原的不同,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大类。其中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春季以花粉过敏为主,而秋季则以葎草过敏为主。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经济水平差距较大,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

发病机制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的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其本质是I型变态反应,是过敏反应的类型之一。当鼻腔黏膜接收到环境中变应原的刺激,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内经过复杂的生理过程,诱发一系列症状。过敏性鼻炎虽称之为“炎”,但并非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导致。当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抗体初次产生,此时往往不发生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随着刺激的累加,既往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开始“工作”,导致鼻腔黏膜血管扩张,鼻腔分泌物增多,刺激黏膜中的神经末梢,引起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涕等一系列症状。若鼻腔黏膜明显肿胀,阻塞鼻腔影响呼吸,使得气味分子无法随吸入的气流到达嗅区黏膜,则表现为嗅觉下降。

症状鉴别

有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症状就一定是过敏性鼻炎吗?答案是否定的。鼻炎根据病因分类,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的有血管运动性鼻炎、感染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血管运动性鼻炎又称特发性鼻炎,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鼻黏膜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表现为接触冷空气、刺激性气味、烟草烟雾,或体育运动、强烈情感反应后,出现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涕症状。这类患者虽然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但过敏原监测呈阴性,往往没有鼻痒、眼痒等刺激症状。

感染性鼻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即通常说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上火”等。这类患者虽然也有鼻塞、嗅觉下降、流清涕症状,但常伴有发热、头痛、乏力、四肢酸痛等症状,往往有受凉病史。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到医院接受专科检查,由医生综合查体和检查指标给出相应处理。

药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发作鼻塞严重时,减充血剂可有效缓解鼻部症状,市面上常见的鼻用药物大多有此类成分。这类药物虽然能快速缓解鼻塞、流涕症状,但不能长期使用。许多患者因缺乏专业医师指导,长期应用此类药物,剂量越用越大,频率越用越高,逐渐产生依赖,发展为药物性鼻炎,大量喷用药物仍不能改善鼻塞症状,发展为药物性鼻炎。

中医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的诊断相对复杂,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多个项目综合评估。切忌根据症状片面猜测,盲目用药,如有症状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系统用药,以免延误病情。西医治疗在过敏性鼻炎急性期可快速控制症状,中医治疗可以在急性期缓解症状,降低症状峰值,减轻患者疾病痛苦。中医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中药口服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证型有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等。因各人体质不同,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配方剂进行个体化治疗。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鼻炎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作用直接、起效快的特点。鼻内针刺法治疗有助于快速缓解过敏性鼻炎急性期症状。

中医薰药治疗将芳香通窍类的中药如薄荷、辛夷、川芎等药物研磨成粗颗粒,制成香囊随身携带,可起到通窍利鼻的作用,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期鼻塞症状。

中药滴鼻法将芳香通窍类的中药制成药液进行滴鼻或鼻腔冲洗,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具有吸收起效快、使用方便的优点。适用于不耐受口服中药的患者,对于儿童患者,鼻腔局部给药更易于接受。

预防保健

饮食养生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减少食用生冷、寒凉、辛辣食物。秋日人体易受燥邪侵袭,燥邪较重时易伤津损肺,耗伤肺气,致使肺气虚弱。生冷食物会加重肺气损耗,而辛辣食物加重燥邪侵袭,两者均有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症状加重。

经穴养生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可通过按摩鼻通、迎香等穴位改善局部症状。也可于三伏天时贴敷肺俞、大椎、膻中等穴位,以缓解症状,缩短发作时间。

情志养生《黄帝内经》提到“忧伤肺”,故过敏性鼻炎患者应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额外耗损。

过敏性鼻炎难以根治,治疗以控制症状、减少发作为主。患者在发作期应接受规范、系统、连续性治疗,避免因治疗不当导致萎缩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其他鼻部疾病。另外,过敏性鼻炎好发季节同时也是上呼吸道感染高发时期,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因自行治疗不对症、不规范而导致症状迁延不愈,或误诊漏诊,影响日常工作生活。(闫占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文字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敬意,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请联系邮箱:zyywhcyfh@126.com

文化产业分会
中医药文化产业分会隶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下属二级分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行业中首个获批跨部门、跨行业、全方位开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相关活动及研究的专业性、全国性学术团体。
10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