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痛风到底能不能吃这些?
发布于 2021-09-01 09:15
痛风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
如今,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但是人们对于痛风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
在对于痛风的认识和防治上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原因在于豆制品中的蛋白质多与核酸结合成核蛋白,其中核酸分解为嘌呤,继而分解为尿酸,容易诱发痛风发作和加重痛风病情。
此外,与动物蛋白相比,豆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高,其代谢废物含量较动物蛋白更高,大量食用豆制品会加重肾脏负担。
痛风患者可适量饮茶,但不要过量和饮用浓茶,特别是不宜在痛风发作时饮用。
此外,中药茶饮中有很多品种对于痛风患者是有益的,如车前草、金钱草、猫须草等,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可以预防痛风发作。
茶叶中含有名为“茶叶碱”的嘌呤类生物碱,茶叶碱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甲基尿酸盐,其分子结构不同于会沉积形成痛风石的尿酸盐,所以认为禁止饮茶尚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茶水是呈弱碱性的,适量饮用有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对病情缓解有利。但是浓茶所引起的血管兴奋收缩对痛风患者不利,因此饮茶应以适量淡茶为宜。
在痛风缓解期,在控制尿酸合理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少量摄入含嘌呤的食物。
过于严格限制嘌呤的摄入,容易引起“二次痛风”。“二次痛风”是指当过于控制嘌呤摄入时,造成体内尿酸迅速下降,使得A关节滑膜上的尿酸盐大量被释放到血液中,随血液涌入关节B中,引发又一次痛风。
还有,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会严格控制饮食,不但嘌呤摄入明显减少,蛋白质摄入也不足。长期如此,也可能造成营养不良。
丹参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功效,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局部皮肤较暗,里面可能有瘀血。因此,丹参在痛风缓解期很适合患者服用。
人参和党参补中益气,适合劳伤虚损、脾胃虚弱、气血两亏的虚证患者,对于自觉乏力、身体虚弱的缓解期患者非常适用。
实证患者若是误服人参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上火”的患者更应忌食人参、红参等补品。西洋参性平,益肺阴,清肺火,痛风患者也应根据自身病情或在医生及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
摄入蛋白质要符合三个原则:
①均衡搭配原则,即动植物食物、多种食物搭配;
②不过多原则,蛋白质摄入推荐量应占总能量的11%~15%;
③不过少原则,即使痛风发作期也要保证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的供给。
荤菜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荤菜摄入过少,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和机体抵抗力下降。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嘌呤代谢紊乱,不是几日素食就能改变的。
临床研究发现,尿酸正常的痛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非常高,高于尿酸偏高的痛风患者,这可能就是“矫枉过正”的结果。
可选择食用嘌呤含量较低的海产品。
海产品包括动物性海产品和植物性海产品。海产品是否适宜痛风患者食用,主要取决于嘌呤含量。
如同样是动物性海产品的海蜇和海参,其嘌呤含量分别只有9.3mg/100g和4.2mg/100g,比青菜还要低。
所以,痛风患者是完全可以食用这些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海藻属于较低嘌呤食物,且为优质碱性食物,痛风患者适当食用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也有好处。
主食应以细粮为主,可选择性地摄入嘌呤含量低的粗粮,如小米和玉米等。
单纯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为每人每日50g;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则可适当多一些;对粗粮非常敏感的痛风患者,则要少吃或不吃。
这是因为多数痛风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食用膳食纤维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进而改善痛风的整体代谢情况。但是谷物糙皮中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过多摄入会引起血尿酸升高。
对于痛风这种疾病,预防重于治疗,关键在于科学合适的饮食调理以及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预防痛风发作,首先要做到节制饮食,严格戒烟、戒酒,防止体重超标;其次是要做到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寒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END
预约热线:0794-7888120
地 址:金溪县和谐大道6号(交警大队旁车辆检测站对面)
了解更多健康资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