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仙,是怎样一种存在?
发布于 2021-09-04 07:46
红线女是原本是潞州节度家的小青衣,因为魏博节度想要造反吞并潞州,红线女一夜之间往返七百里,取了魏博节度床头的金盒回来,警示魏博节度。魏博节度搜索金盒之时收到了潞州节度送来的金盒,全军顿时大惊,知道是剑仙警示不可作恶,就熄了做恶的念头,这便是剑仙红线女的故事,所谓大忠大智便是如此,自此之后红线女便隐遁修仙去了。
再说一则著名的剑仙聂隐娘的故事,聂隐娘原是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在幼年就被一乞食的老尼姑掠去教成了异术。后来聂隐娘有了丈夫,两个人骑着两头用剪纸法术做成的驴行走天下,就跟张果老的驴一般,骑的时候拿出来,不骑的时候收起来。聂隐娘原先是在魏帅左右的,魏帅让聂和丈夫去刺杀他的仇家刘节度,而刘节度以自己的神机妙算派人在城外迎候,不但免除自身的一场灾劫,而且还收服了聂隐娘夫妇为其所用。此后聂隐娘又以自己的神妙斗败了魏帅派来的刺客精精儿,妙手空空儿,自此魏帅的刺客就再也不来。这就是聂隐娘以自己的剑仙神妙之术保住了自己的爱情,不妄杀无辜的故事,这也就是道家智谋神妙与爱惜生命之处。
这便是剑仙驻世,挟奇术历经世故、敢作敢为的故事。类似道门剑仙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多都是敢爱敢恨,除恶扶善的故事,可见道门修行最重要的是不泯灭自己心中的是非观念,坚守原则才能有所成就。
02 大道剑术:自古及今, 一脉相承
剑仙的修行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自我的快意恩仇,更多的是为国为民,传承大道,不然也不能称之为道门的修行。
大道运行有阴有阳,有生有杀,道家修行如同上面的故事一般讲求符合天道、抑恶扬善,以自身之力匡扶世道,而不是等待着他人的救助,可见道家修行自我、善恶分明的特性。但同时大道以慈爱为核心,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云:“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所以,剑仙的修行不但要有奇术,更加包含着大道在其中。这种大道在剑仙之道的表现首先是剑仙的根本来源,第二则是它严格的戒律以及历史上的真正为国为民的大事。如果没有这些,剑仙也称不上修行大道,只能算是小术的一部分了。
首先,剑仙的来源完全出自道家,道家最早关于道术传授的记载:九天玄女传授黄帝的道法中就包含着剑仙的法门。在黄帝与蚩尤作战之时,黄帝屡战屡败,九天玄女现身将兵符传授给黄帝,同时就将剑仙之法一并传授给了黄帝。黄帝的大臣风后习之,最后和黄帝一起打败了蚩尤。黄帝作为道家最早的始祖之一在九天玄女之处得到了兵符和剑仙的法门,可见剑仙法门来历的正统性——是道家自古及今一脉相传的道法的一部分。
同时在剑仙的记载中也详细指出了剑仙为什么流传甚少,不见道藏的原因:“帝以此术神奇,恐人枉用,且上帝立戒甚严,不敢宣扬。但拣一二诚笃之人,口传心授。故此术不曾绝传,也不曾广传。”
道门中往往越是厉害的法术,戒律越严,既体现了大道神奇造化的同时,也表明了天道的慈爱严明,戒律森严。关于剑仙的记载中,主要有三条大戒需要遵守:不得妄传人,妄杀人;不得替恶人出力害善人;不得杀人而居其名。这三条大戒充分显示了道教修行与传授的严谨和公正,无论是剑仙还是其他任何道教法门的修行,修行自身、驻世红尘都不可枉为,因为道法不仅仅是术,更是大道的体现——慈爱公正,善恶分明,不居名利,最后才能以术入道,成就自己,也正是这些戒律才让剑仙成为了道家修行的法门,而非杀人的方术。
古代剑仙的记载除了上文个人的恩怨情仇之外,在国家社会的大是大非前,剑仙也常有参与,以维护修行与天道的善恶原则。除了黄帝战蚩尤,有风后习剑仙之术打败蚩尤的记录,更有张良召剑仙力士刺杀秦始皇,梁王遣刺客刺杀袁来等。在剑仙相关的记载中常有言明,剑仙修行者主要是为公事出力,而非私仇,其剑术有严格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国家体系中不顾百姓疾苦,昏庸无道的贪赃枉法者。那些文官武将、封疆大吏乃至帝王国主,无法由法律得到适当的制裁,就是剑仙替天行道、积功累行的对象;而那些舞文弄墨、偷奸耍滑的文吏和武断的土豪之类,由刑法主之;至于世间忤逆之子,负心之人则交给雷部。
可见剑仙的修行除了为了自身的快意恩仇之外,主要是为了大道是非,并且有着非常严格的戒律和范围,时刻受大道的制约。
道由术彰,然而大道在道而不在术,故宜以道统术。大道的修为与世间息息相关,世间本身就是大道的化现,是实有而非虚幻。历史上关于剑仙的来源、戒律以及各种或为自身或为国民的记载,充分体现了道法神奇,道家快意恩仇,既入世又出世的大道情怀。作为后辈的修行者,不一定能遇到剑仙这么传奇的道术,记载剑仙的故事也不是为了让人过分花心思追求奇术,而是表明了道门是一个修行实际,参赞天地,不弃世消极,传承着华夏阳性文明的本土宗教。
道法中有千门万法可以传承,每一门都有其实际的作用。努力修行,不挟术自重,并追求大道,以实修入道,据此成为一个有情有义、不费人伦的修行者,而非避世消极而堕入无知无识境界的修空者;如此才不负大道神奇和华夏文明。共勉之!
图文部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缘转发 | 功德无量
点分享
点收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