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竟有一个天主教堂,历经上百年仍在使用,天主教徒比佛教还多
发布于 2021-09-04 16:45
关注神州佳音,了解更多信息
提到西藏,自然与佛教密不可分,无论是“转山转水转佛塔”的信教徒,还是“磕长头匍匐在山路”的苦行僧,西藏虔诚的佛教信徒已然成了西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西藏旅游途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西藏的信仰很纯粹,竟然没想到这里还有一座天主教堂,这便是位于芒康县的盐井天主教堂。
这座教堂具体在芒康县的上盐井,距离千年古盐田不过咫尺之遥,如果自驾国道214线的话就会路过这里,我事先也不知道有这样一所教堂存在,还是在当地人的推荐下来到这里,教堂不收取门票,可以随时参观,只需将车停在路边,然后步行进来即可。
关于这座教堂的由来,至今仍没有定论,有资料显示它是在1855年由法国传教士邓得亮创建,也有资料称盐井天主教堂是始建于1862年,还有其他史料称盐井天主教堂是在1879年由一位姓白的传教士建立,不过不管怎样,这座教堂也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不过当你走近教堂可以发现,这里与其他天主教堂有着明显区别,藏式风格非常浓郁,无论是雕梁画栋还是墙面的彩绘都没有西方教堂的影子,要不是这个十字架,很难把这里和天主教堂联系在一起,也不像是一个上百年的古建筑,倒像是一个传统的藏式建筑。
其实,在教堂创立之初,这里并非是藏式风格,而是非常壮观的西式教堂,只不过后来在某段特殊时期被毁,新修建之后便有了现在的风格,算是一种宗教大融合。和其他地方一样,传教士先是在盐井为村民看病,这些个村民便成为了第一批天主教徒,随着教徒的增多,教区还专门设立藏文学校,让传教士上学学习藏文,这样可以更好地为藏族同胞传教,特别是第四位本堂神父尼德龙,他不仅翻译了大量的藏文经书,而且设立了夜校,聘请本地的老师为信徒授课教他们认字,促进了天主教在西藏的发展。
但是,在西藏这个佛教为主的地区,天主教的传播自然也是充满了艰难险阻,它与当地以刚达寺为主的佛教冲突剧烈,教堂共有15任神父,其中7任都是被杀害,甚至一度中止运营。不过已有的天主教徒并没有断绝,他们在1951年向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申请得到批准后,这里再度成为天主教教民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成为了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天主教堂,甚至在1997年迎来了首位藏族天主教神父鲁仁,时至今日这个教堂仍在使用,教堂的内部也不像它的外表一样充满藏式风情。
目前,当地的村民有80%以上都信奉天主教,不过天主教徒与佛教徒之间早已经相互理解,大家和平相处,不会再发生任何冲突,盐井的藏民也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仰藏传佛教或者是天主教。不仅如此,当地天主教徒还会像其他藏民一样把藏历新年视作新年的开始,但也会把圣诞节当作一大节日,圣诞节神父主持弥撒讲经布道的时候,所有教徒和被邀请者都在教堂的大院子里用餐,但最后也会跳藏族传统的锅庄舞、弦子舞,这种宗教之间相互融合的情形,也算是整个西藏自治区上的一大奇观,值得去了解参观。
图/文 由旅游狂魔夏夏夏
相关链接:献县教区司铎、修女、教友公约
这个教区,神父的弥撒献仪全部上交!
献县教区老照片:刘定汉主教
弥撒中的不和谐声音
教友的榜样—记张兴屯热心教友袁占山老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