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放弃稳定工作,探索人生意义吗?
发布于 2021-09-07 08:21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520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djedj
本文来自诺言社区《寻找内心的火花》讲座,感谢诺友钟鹿、窗外整理文字稿。
诺友水兰诺:
我开始审视自己,事业单位里稳定的工作,我并不讨厌甚至是感激,它在我比较动荡的过往里给了我稳定的支撑。可是,当我寻求生长,想象 10 年之后,变成科长或者处长或者更高级别的样子,我好像不太期待。然而,此时此刻,近两三年这份工作依然让我挺舒服,甚至在稳定的同时给我提供了一些空间让我去自我探索。
这时我在想,怎么看待工作和探索人生意义的关系呢?十年之后,如果我依然是现在这个状态,可能我会非常焦虑了。我想请教您二位的看法。
还有另外一个延伸问题,业余我画了一些画、做了一些视频音频,但并没有发展成一个专注的事业,如何跳出一个惯性和头脑束缚,更勇敢地打开自己去尝试呢?以及如何克服拓展过程中的恐惧和焦虑?
秦华:
谢谢水兰诺。我想先确认一下你的问题,因为我的(教练)经验当中,一般会遇到三种情况,我想确认你是哪一种:
第一种,是完全不知道我接下来想走的那条路是什么,我只知道我不太喜欢当前这条路,但是要走哪一条路我不清楚;
第二种,是我可能知道我想要做什么,但是我迈不开步子,我有很多的恐惧或不自信;
第三种,是我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也准备好走出去,但是我不知道我怎么把我想要的这个(兴趣)发展成一个职业。
这是我看到的常见的三类问题,我感觉你是不是最后一种?我不太确定,我想跟你确认一下。
水兰诺:
秦华:
水兰诺:
秦华:
最底层是现实的社会,包括各种外界对我们的要求,如谋生、社会适应等,这也是大部分被内卷的地方。最上面一层,是形而上的探索和追求。
中间这层不就空着了嘛?若想要把这两层连接起来,就需要有一个职业作为中间层进行连接,既反映形而上的探索和追求,同时又能够让我们在现实丛林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
这么看的话,有些人觉得两者可以完全分开,工作之外去追求想要的那些东西。我个人比较希望职业能把这两个世界连接起来。但这都是个人选择,答案不唯一。
一诺:
第二,我同意Lily(秦华)的判断,我觉得最终人的幸福是内外一致。人如果内外不一致,每天做的事情很纠结,就不会很幸福。这些让你每天纠结的事(如职业)哪怕给你提供了一些你需要的东西,但它可能带来一些很高的隐形成本。
内外一致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去当一个职业水彩画家,不一定要这样,但至少工作跟你灵魂想要的东西不相违背,这是底线。然后再去更好的扩展,考虑如何具体化想要的人生。
关于如何扩展和具体化,我在诺言课程里分享了一些方法,这里我想你可以从两步进行尝试:
第一步,坐下来想一想,三个月之内我希望我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一年之内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三年之内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可能第一次想的时候很模糊,但是没关系,你可以经常去想,越想越具体化。你可以想很多细节,比如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坐在什么样的房间里,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这都非常有用。
如果三个月还不清楚,就可以再想长远些,比如三年。三年之后你不想成为处长、科长的样子,那你想成为什么样子?
刚开始可能不清楚,但只要不停地去想,在想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灵感,灵感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链接。这种心理过程非常有用,是扩展及具体化的第一步。
大方向的事情不必急于行动,不用想着去见谁做点什么或者约个猎头,你可以继续当下的具体工作,但多去想想自己理想的状态会是什么样,什么事情让你幸福?包括具体什么颜色、闻起来的味道等等。这个过程中会把潜意识的很多东西表达出来,表达过程中产生灵感,自然而然就“这个我可能可以做做”“那个也有可能哈”。

水兰诺:
秦华:
第一层是日常生活中的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能否谋生等等;第二层是对死亡的恐惧。
我当时是被第二层恐惧吓着了,我们都是要死的,对吗?想到我每天有限的生命被我这么挥霍掉,我就怕得不行,然后我就纵身一跃。所以,我就觉得很多的束缚是因为害怕得不够彻底,如果真看到生命的尽头,就不会有那么多束缚了。
这是回答你的问题,当时很多人说我很勇敢,我说我继续呆下去才是需要勇气,我不敢继续呆下去。
一诺:
这些节点,其实是结果不是原因,因是什么呢?因是内心的欲望。欲望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我们有欲望才有生命力,若没有欲望了就容易抑郁。
你会发现你心里是有欲望的,你心里的欲望没办法在现在的生活里得到满足,所以你才想追求,对吗?我也是,我在每一个阶段都会觉得:一个工作我做了这些年了,也挺好的,好像按世俗的原因没有什么理由要换,很好。但是,你自己总觉得缺点什么,这种感受时不时困扰你。
水兰诺:
一诺:
我觉得我们常人和所谓的牛人很大的区别是,牛人可能不会等,他不会说等到我老公要搬家、单位要关门,才去想改变,他很可能有了想法就去做,去试,哪怕下一家还没找到就辞职。
我们一般人相对是有惰性的,会等,等到最好外界出了什么事,不得不换的时候再想改变。有的时候,多数人是等不到外界出什么事的,这时又总觉得如常的生活里缺点什么。
这时候,就需要不停的自我对话,像刚才秦华说的那样自我对话——如果我明天就死了呢?一个月后死了呢?一年以后呢?经常问这些个问题就会发现,你可能并不甘心就这么过。
为什么我不甘心却还不去做呢?底层原因是某种恐惧。恐惧医疗保险、工作稳定性等等。但是,再往下看,换一个新工作就没有稳定了吗?其实不一定。那你真正担心的是什么呢?
我们脑子总有很多假设,但是,当你能诚实地面对自己时,你就可以挑战一些假设。
我举个例子,当时我离开麦肯锡的时候非常纠结,麦肯锡有全世界最好的医疗保险,理论上我的孩子不管在哪出了任何事情,我都可以在全世界找医生,且 100% 报销。我那时候觉得,这么好的保险怎么能放弃呢?而且那时候,我的三个孩子很小,作为母亲放弃这个去找另外一个工作太不负责了。
后来有一天,我想明白了,尽管这个保险它非常好,但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到呢?是得了大病的时候,对吗?如果我有这个选择,我宁愿一辈子都不用这样的保险,是不是?如果一辈子不用它,那它对我就没有意义。我因为害怕这种万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情况,竟然去牺牲那么多的可能性。而且,换到另外一个地方,保险可能也没那么差。
所以,当我们去面对这些问题,然后自我对话以后,就发现你能够面对这些恐惧了。经历不断对话“因”,慢慢会有一个小突破,突然之间可能有个大突破,“果”(可能是节点)就会以它该有的方式呈现。
- END -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