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怎样才能做起来,而不是做下去

发布于 2021-09-12 12:18

      

      

      终于决定写跟互联网创业有关的文章了,太难了。

      这里不是想教你怎么刷单冲排名,也不是要写700万外卖小哥的内卷人生,除了公务员不内卷,各行各业都在内卷。也不想为外卖小哥呐喊,《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更没有骗钱的嫌疑,本人物质欲望不高,挣的也基本上够花。当然,你也别希望我告诉你一些挣钱的门道,如果你在其他地方看到,我希望你多想一下,为什么他自己不去挣而要告诉我呢?些所谓的门道,类似兼职打字员,兼职刷单,重金求子,没什么两样。一句话:赚钱的是哑巴,骗钱的是喇叭。

      古语有云,择其上者取其中,择其中者取其下,择其下无所取。商业世界有一只无形的手,门槛越高越难,从业人员也相对会少。

      相对传统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相对壁垒高一些,可以有时间积累。所以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如果一开始做公司就想变卖公司,除非遇到傻大粗,基本上是无疾而终。互联网创业公司,好的情况,无非是上市,因为基本上没有公司不依靠资本的力量。退而求其次,就是被收购。 创业,除了最基础的提供原材料买卖,基本上就是提供服务,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跟人的衣食住行相关买卖。现在虽然很少人真正关心材米油盐,但是食物始终是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14亿人口,假设一个人一天吃3餐,就要吃52亿餐,假设一餐平均消费20块钱,一天有102亿的生意可以做,基本只要有10%的人选择外卖,光中国一天就是10亿的生意,这里还不包括其他流量的衍生品买卖!

      如果你是个吃货,喜欢做菜,受不了打卡上班,偶尔还不能按时回家,要加班的生活,这个时候你会不会想,开一家餐饮店。是的,它门槛貌似最低,不过显而易见,竞争也就更为激烈,其利润也相对较低。然而,即便这样,无情的疫情,还是令诸多实体餐饮店无法生存,关门大吉。而一些大的餐饮连锁,则变相还生,开发出一些半熟包装食品。一些小餐饮店,则凭借稳定的外卖订单,得以存活。为什么就是这样的产业,互联网也要参一脚,外卖还不够,买菜,优选纷纷出现?因为人人离不开食物,体量足够大!

      美团经历千团大战,和大众点评争锋先对,到合并为新美大,再到饿了么,百度外卖的夹击中生存突围,最终收购百度外卖,独领风骚,可谓夹缝求生,险象横生。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多数人只看到胜利者,高昂的姿态,却不见厮杀中,同为创业公司的艰辛。然而,美团的成功,不是外卖的成功,效率的提高不是大众幸福感的提升。那么外卖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呢?

01

不能以缩短外卖小哥每单送达时间为代价,来提高派送效率

     

      笔者认为,一切可以提高效率的行业都可以做互联网。特别是政府,审批机制,无疑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社会的效率,及信用体系。

      外卖,看似提高了餐厅的利用率,提高了用餐者吃饭效率,实则制造了焦虑,让原本计划表拥挤不堪的上班族,没办法好好吃饭,得以喘息。你可能要说,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外卖啊,公司可没有要求他们吃外卖,公司还有食堂呢?确实如此,然而,如果不是因为食堂的菜过于无味,餐厅外卖插队堂食,使得真正想好好吃饭的人,也苦于越来越长的等待,而放弃好好吃饭的念头。

富士康14连跳,不也正是这种无意义的重复,没有喘息的机会制造的吗?

      至于《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其实:派单算法的提高肯定对于运单效率肯定是有帮助的,但不能不仅提高派单效率机制,也提高限定每单送达的时间。否则外卖派送员,只会越来越焦虑,也越来越危险。

      第四次经济普查报告显示,2013年到2018年,中国工业41大类中的37类,连年减少,从业人员减少2504万。其中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目前的外卖派送员(大约700万),和物流快递派送员。这不仅是更多的机器制造替代了人工操作,而是中国制造业长期处在中低端水平,不能给工人提供更好的上升空间。

      而被时代淘汰,没有技能的那部分打工人,往往负债20~30万,沉迷赌博,替朋友借钱,有的打赏女主播,靠信用卡和网商贷维持运转,这些人正是配送公司最喜欢的雇员。他们最需要拼命工作来维持收支平衡。至于外卖公司配送外包,完全可以理解。我国的大多数企事业大单位乃至政府部门都积极使用派遣工(中石油基层员工半数以上为派遣劳务工)。外卖平台只是有样学样,符合商业逻辑。

02


外卖只是堂食的衍生,不能成为侵蚀餐饮业的黑马

      起初,创业者基本上也出于自身需求,经过深度思考,把餐饮的这项服务搬到了网上。其实,外卖对于一些大的餐饮业,不是新鲜事,类似麦当劳的麦乐送,肯德基自配送。外卖扩大了堂食的经营范围,对于有力经营的堂食经营个体户无疑增加了收入。然而平台的搭建,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生态。

      刚开始互联网都会做赔本买卖,让商家尝到甜头,而利益受损的商家也不得不纷纷加入。甚至,很多只做外卖的黑作坊,拿老人的身份证注册起餐饮个体户,蒙混招商人员,轻而易举入驻平台,开始和实体店争夺生意。外卖平台,除了积压餐饮业的部分资金(美团一个月只能有两次免手续费取现,而饿了么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第二天即可现),有融资属性;还抽取平台提供的外卖服务费,为营业额的14%,如果商家选择自配送则为7%(朋友那里了解到,外卖平台,原本这个服务费为10%,5%或者更低)。所以保持两家的竞争非常有必要。


      对于外卖的黑作坊,入驻平台应该设置审批审查巡视委员组,可以对入驻商家进行巡视监查,一经查除追究招商人员责任。否则,商家很可能以次充好,甚至卫生达不到餐饮业审查标准,就“开店”营业。

03

外卖增长制造了更多的垃圾,给环境造成额外的压力

      我国在2017年7月18日开始禁止几乎所有有关塑料的洋垃圾进入中国。这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环境压力。

      一个人一天产生的垃圾,大概是1.2kg左右,如果不加以分类管理,回收利用,其后果相当严重。以北京市一天产生的垃圾为例,如果不进行分类管理,直接堆成宽1.5m,高1m的垃圾堆,可以绕北京二环一圈。而就中国一年产生的垃圾,可以排满“地月天桥”的双车道。

      人要生活,不可能不产生垃圾,重要的是垃圾管理。2019年开始,提出垃圾分类管理以来,我们并没看到,垃圾管理有较大的改善。这点你可以去发达国家地区看看,就能充分感受到。

      外卖市场的扩大,额外增加了很多无需产生的塑料垃圾。层出不穷的塑料打包盒,一次性餐具,打包袋,代替了可以重复使用的餐具。市面上的大部分塑料垃圾,来自饮料及这些外卖打包盒。然而,还是有很多餐厅的打包盒,餐具都为纸质包装,不仅卫生上档次而且环保。小餐饮个体户,为了增加利润,往往会选择粗编烂造,价格低廉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盒,及餐具。
      既然,外卖的利润与餐厅的经营息息相关,数据又都后台可见。外卖平台为什么不争取国家的补助,为餐厅提供优良环保的包装呢?我相信这个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垃圾管理的局面。

04

外卖怎么吃更健康?

      

       以上都是一些理想的供外卖平台,改进的可行性方案。然而,在外卖改进之前,我们如何吃外卖才更健康呢?

      如今美团,饿了么,改变了很多大学生,上班族的吃饭方式。省下来的时间,却是资本家的剩余劳动价值。饭吃的没有以前干净健康了,工作时间还更长了,生活比之前更焦虑了,环境也更糟了。这也不符合,创业者“吃好,玩好”的初衷啊。

      以前一直以为程序员是纯粹的脑力劳动者,却成为新生代的农民工,太讽刺了。置身于互联网行业,整日疲于功能实现,并一定对这些改变人们生活的科技行业有较全面的认知。只有认真的深入了解大家是怎么创造价值挣钱的,了解创业,也就清楚不是卖力的打工领工资,或是奋斗加班就能升职加薪。其实,加班和升职加薪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我们当把工作餐的时间当做休息的时间,而不是填饱肚子的时间。这不仅可以大大增加你下午的做事效率,而且更有利于你的健康和长期发展。如果哪天实在太忙,不烦就点点你去过的觉得还不错的餐厅的外卖,如果餐厅的外卖包装是纸质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1、中国打破了全球的垃圾回收系统,近几十年来全球的回收系统是怎样运作的?中国为何会接,现在又为何要拒绝?

2、《开讲啦》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垃圾分类为何势在必行?
3、
王兴的深度思考,对美团的成功有什么影响?

4、单日蒸发2550亿市值!美团“烧钱”搞垄断的路还能走通吗?【欣欣向融·陈欣】
5、睡前消息169:有进无出,700万外卖骑手的内卷人生

6、如何在股票市场里成为“铁杆韭菜”,陈欣教授带你看美团万亿市值股票

7、【中国商业史07】美团发家史,宇宙第一外卖帝国是如何建立的?8、【中国商业史08】5000亿人民币的战争:美团外卖VS饿了么VS百度外卖,中国外卖到底哪家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