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令再升级!这场全国谁家楼最高的“掰头”到此为止
发布于 2021-09-14 07:54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
城市之间地标性建筑物的选定
变成了谁建的高就选谁
于是有了632米的中国第一高“上海中心大厦”
以及仅次于它,599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
城市不断攀比建设超高层建筑
盲目追求高度第一、外形奇特
脱离社会需求、抬高成本投入、加剧安全问题
这些无疑阻碍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统筹发展与安全,住建部在9月10号发布了《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第七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显示,兰州市常住人口超400万。
小编还盘点了兰州十大高楼TOP榜,一起来看看吧(数据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私聊小宝进行指正哦)。
这不是国家第一次对超高层建筑喊停了。
2020年4月27日,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就对超高层建筑做出了要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限制新建250米上建筑。
2021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再次强调500米和250米两道“限高令”。
这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可以说是对之前文件的细化与落实,首次提到按照城区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管理,而且要求实行“责任终身追究”,下面就来看看《意见稿》的具体内容。

各地要结合城市空间格局、功能布局,统筹谋划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建设,相对集中布局。严格控制生态敏感、自然景观等重点地段的高层建筑建设,不在山边水边建设超高层建筑,不在城市通风廊道上新建超高层建筑群。
不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世界文化遗产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有影响的地方新建高层建筑,不在老城旧城的开发强度较高、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地段,新建超高层建筑。

各地应严格控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各地要加强对超高层建筑隐患排查的指导监督,加强对超高层建筑隐患整治的监管,加强与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需求相匹配的消防救援能力建设,同时各地要建立健全超高层建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缮维护。
可能会有人对《征求意见稿》里的300万这个标准有疑问,为什么要以此作为分水岭?
根据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中国城市可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也就是说,城区人口300万是I型大城市与Ⅱ型大城市的分水岭,这个数据很重要,是很多管理政策的依据。
除了限高令要参照它,地铁建设也要参照它,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城市地铁的建设标准提高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0亿元以上,GDP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据此,如果城区人口不足300万,不仅250米以上建筑不允许建,连地铁也不允许修。
看热闹!2022年兰州重大项目扎堆开放了
慕了!“一带一路”带出甘肃超强“朋友圈”
310亩!4宗住宅用地!集体出让!坐等土拍大佬现身
免责声明:
本信息采集于2021年9月13日,实际信息可能有变动,本平台仅对上述信息进行采集、编辑,不对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因时间、市场、政策等信息会发生变化,请以官方信息为准。文中信息采集于住建部,如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邮件联系ptnr@fcb.com.cn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