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实,校外培训“被禁”只是初步行动,初中生还将迎来7大变化!

发布于 2021-09-14 12:10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有出息,按部就班参加中考和高考、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有一个更高的就业起点。但教育部最近下发的一项通知,却让家长慌神了。

拒绝孩子上“职高”,家长提议取消“中考55分流”,官方回复来了

教育部下发有关中学生的政策,提倡学生中考后进行分流。其中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正常就读参加高考;另外一半的学生,就读职高或者技校。


这就意味着,将会有一半的中考生无缘就读高中的机会,也不能像大多数父母所想的那样,顺利就读高中、考取大学。因为职高或者技校是不把文化课放在主要位置的,学生们主要学习一些技术和专业技能,毕业后直接走上岗位就业就可以了。

简单来说,一般的孩子失去读普通高中的机会,直接去学习一门手艺,毕业后也只是一名工人或者服务人员。这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实。

家长们把希望都寄寓在孩子身上。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考取公务员;或成为商业精英;或者做一名学者投身于科研事业……但在此刻,家长的梦破灭了。

孩子没有机会读高中,也就意味着孩子没有机会就读大学;更没有资格做很多体面而高级的工作。很多家长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认为和自己的预想相差太多。

在九年义务教育之下,每个家长都认识到了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每个学校和老师也在自己的义务范围内悉心培养学生,尽量不让每一个人掉队。

尽管现在中小学生的压力都很大,双减政策也是为减负作出的重大改变。但是,在这样的竞争机制下,学生还是无法忽略当前的升学压力。

为了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追求更加公平的教育体制,选拔人才只能是精益求精,不合格者只能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

面对教育体制改革,家长们可谓是胆战心惊。他们无法接受5:5普职和普高的升学概率,希望能够取消这一体制,给孩子们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拿到高考考大学的机会。

很多家长认为从中考阶段实行分流为时尚早。很多学生在普通高中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进行学习,很有可能实现逆袭。过早把十五六岁的孩子送去学习技术,孩子根本就不懂,也鲜有真正能够习得手艺的学生。

但更多的,是大多数家长固执的认为,应该把孩子送去学习普通高中学习文化知识,顺利参加高考才是真正正确的流程。

面对家长的呼声,教育部有关人员在采访中回应:目前还没有正式颁布高中普职比达到1:1,我们只是提倡接近这个数字,并没有强求。目前很多省市还只是6:4或者4:6的状态。

有关专业人员的进一步解释,似乎让很多家长解开了心结。职业教育中心曾副所长曾表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靠政府努力才能保证在70%左右,而以某种专业或者手艺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能达到90%。

如果更多的学生进入普高学习技术,将会提升社会的就业率。

确实职业教育能够给很多学生专心学习一门技能的机会,而国家恰恰需要这样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习职业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找到工作。


这样的举措对于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得到均衡发展,似乎也有一定道理。

不过更多的家长可能考虑职高的教育水平以及素质教育低下等问题,不能心甘情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习技术;再有就是对于职业的看法根深蒂固,认为通过职业和技术从事工作,不够体面。因此很多家长还是无法接受中考分流的事实。

写在后面

实现应试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综合平衡发展,是出于教育公平机制方面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更多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自己擅长的领域。因此5:5分流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反映出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

目前很多家长难以接受这一体制,也有自己的考虑和想法。希望职业教育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完善和健全,家长才能早一些转变观念,让教育发展的越来越好。

- END -

内容来源于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