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账,分期消费的实际利率到底是多少?
发布于 2021-09-14 20:15
近几年来,随着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消费信贷产品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分期方式“赊账”提前拥有自己心仪的商品。目前市场上的分期业务基本都不提利率,只提费率,一般每期费率为0.6%-0.7%,核算下来一年也就8%左右。很多消费者看到这样的数字都觉得很划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分期业务的实际利率其实并非名义费率。 专业人士指出:由于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此分期付款的实际利率要比费率高不少。
分期消费的利率该怎么算?
先举个例子,某知名电商提供的消费分期产品,分期费率为每期0.6%,消费者王先生在该网站购买了售价10000元的商品,系统提示他每期的手续费为60元,每月分期还款大约893.34元,一共还款10720元,支付的手续费为720元。王先生认为,这个分期产品的年利率就是720÷10000=7.2%。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能够真实反映利率水平的金融产品是大家常用的住房按揭,采用等额本息法还款,每月月供一样,形式上跟消费分期差不多。记者通过某银行官网的贷款计算器输入贷款利率7.2%,贷款金额10000元,贷款期限1年,得出的计算结果是每月月供866.19元,12个月支付的利息一共是394.28元。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这种算法得出的每期还款额比分期算法要少27元,一年下来利息支出要少320多元。而如果按分期付款的费率算法,按揭的费率水平只有394.28÷10000=3.94%。
分期手续费让大家多付了利息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专业人士表示,这是因为大家想象中分期付款的利率算法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按实际利率的算法,随着每月本金均匀地归还,大家占用的欠款是逐月减少的,每月支付的利息也应该越来越少。但分期手续费每期都是按照初期原始本金计算,每月付的利息一样,所以造成大家多付了利息。
简单来讲,分期消费10000元,分12个月还,每个月还的本金约为833元(不含手续费)。也就是说,10000元你并没有用满12个月,只有你最后还的那笔833元用了12个月,而第一个月还的833元只用了一个月。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12个月后的833元和现在的833元肯定不是一回事,比如这833元放在货币基金或者存银行还可以产生收益。
分期付款的实际利率比费率高很多
那么到底如何计算分期付款的真实利率呢?正确的算法应该是用内部收益率来计算。
内部收益率(IRR)是一个专有名词,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具体来说,大家用EXCEL或财务专业计算器输入每月还款额、借款总金额就能计算出实际利率。以上面提到的王先生为例,其消费10000元,分12期还款,每期费率0.6%,计算出的实际年利率大约是13%,远超过7.2%。
选分期产品可以货比三家
专业人士指出,了解实际利率便于大家了解自己真实的资金成本,不要在没有需要的时候随意使用。在进行分期产品选择时,由于实际利率与名义费率成正比关系,费率高的实际利率肯定高,大家在购买心仪的商品时不妨货比三家。
信用卡分期利率同样存在猫腻
无论是短信形式还是电话邀请,又或者是银行APP推送,你一定也收到过银行的分期邀请,对于账单金额较大的情况来说,每一期看似仅需要支付很少的费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分期的真实利率,其实远远超过银行宣传时的数字。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信用卡分期利息会贵这么多?
先弄明白平常说的先息后本利息怎么算的。例如A借钱1万块钱给B,约定每个月还利息60元,一年到期之后还本金,那么一年的利息就是720元,年利率是7.2%,这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真实利率。而信用卡分期采用等额本息的方式计算,每个月还款金额虽然不变,但是本金不断减少,导致资金使用率不高,所以算下来利息就高了。那么如何计算真实分期利率呢?
以0.72%作为基准来计算,假如100000块要做12个月的分期,是如何计算的?计算分期利息的公式,划重点:
年利率 = 单期手续费率*分期数*24/(分期数+1)
例如:10万年利率=720(手续费)*12(期数)*24/13(期数+1)
得出结果15950*100%/100000(本金)=15.95%
在分期消费前可利用专业的计算器来计算真实利息
名义利率多是经过包装后的数据,一般人难以通过精确的计算来量化利率,可以借助专业的计算器来完成利率的计算,可以在微信搜索里搜索利率计算器,选择使用人数较多、运营者较为权威的计算器来计算真实利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