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陕西力争明年底基本消除“公参民”学校

发布于 2021-09-14 20:17

今年8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通知,就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部署。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其中透露:陕西开展“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力争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公参民”办学模式,2023年底彻底整改到位

                                                                                  


 公参民学校主要包括以下3类:

1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2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3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公参民学校的最终归宿是专为公办学校

可以看到,这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双减政策也有点关系,为了学生们减负,为了家长们不要为了内卷放弃公办学校,而一窝蜂的转向民办学校,有些民办学校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甚至还出现了军事化管理,在义务教育阶段是没有必要的,还是让孩子们做好基础的教育就行了。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也表示:“公办学校以品牌输出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一方面加剧了教育焦虑,另一方面造成了不公平竞争。”确实公参民学校,各种收费机制都是民办标准,其中的利益链肯定牵扯了不少,长久下去,肯定会扰乱教育的发展。

这个政策一定程度上是十分明智的,缓解了教育焦虑之后,有更多的公办名额,这样让家长们也缓解了教育焦虑,这些公参民学校转型成为公办学校之后,政府也更加方便统一的去管理这些学校,对于教育公平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保持教育的公平是基础,毕竟也只有在基础教育的时候限制内卷提前发展了,在高中大学,基本上是学生们自动卷,根本不需要家长们带动。

结语:公参民学校的持续发展,肯定是需要受到有关部门管制的,现在的教育市场因为内卷受到影响,如果没统一的规定,对学生们的发展也十分不利。

今日话题:公参民学校归于公办有什么好处?


E N D

三师教育平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