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病有什么道理?艾灸“得气”与“灸量”详解
发布于 2021-09-15 07:05
艾灸是中医治法的一种。
手持艾灸,悬灸治病,要点就四句话:“神定能得气,盈科而后进,气至而有效,火足能求愈。”四句话,散见《灵枢》、《针灸大成》、《医宗金鉴》诸典籍,现在挑出来阐述艾灸治病的道理。下面分别讲解一下这四句话。
神定能得气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一个是神要定,另一个是我们手拿着艾条,做一点手法,让经脉的气血充盈。艾条虽然悬于皮肤之上,艾热却可以透到身体里头,很像针刺之中的“得气”。
《标幽赋》上面讲:”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我们给人做艾灸,首先自己神要定,其次人,要让被灸者的神定下来,别让他玩手机、打电话,就得专注地接受治疗。要是他的神不回来,不定下来,没法给他灸,气会特别散,找不到点可以定住灸。神定下来,气才能随,神是身体的主人,气也得跟着它跑。
神定下来,这时我们给他做点手法,不用很复杂,就手拿着艾条,放松地来回,保持艾条平着移动。比如,灸肚脐,那就沿着任脉来回,放松地扫,被灸者的神定着,就容易感受到艾热正在身体外头敲门,神觉得有必要开门就开门,气马上就跟上,也就是得气了。
不同人不同地方,得气的快慢也不同,就像《标幽赋》讲的:”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杨氏注: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此处的“气至”,说的是气至下针的地方,杨继洲注里说的是针下“得气”,是比较准确的。老不得气,施针者就得做手法,提插捻转之类的,来回手法多做一会儿,多能得气。
得气是什么感觉?
《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艾灸得气时,被灸处是绝对不烫的,因为艾热都被身体吸收进去——被挡在皮肤外面,艾热蓄积,就会感到被灸处烫,而被吸进身体里,很快会沿经络跑到别的地方去,灸处就不会感到烫。灸处不烫,是被灸者主观感觉不烫,表面温度还是高的,别去摸它,不然扰乱心神,还得回头做手法,神定能得气。
施灸者要“神定”和让被灸者更易“得气”,通过站桩来锻炼是很好的方法。
盈科而后进
艾热被人体吸进身体里,之后就像水流一样,水就下,哪里低洼,先得注满水才能往前流去,这个特点叫做“盈科而后进”。比如,灸足三里,热跑到大腿、跑到小肚子,不跑了,被灸者就感觉小肚子一直热热的,这说明小肚子是很需要这股能量的。
什么时候我们会需要外来补充能量呢?
第一条就是单纯地正气不足,像肚子饿时血糖偏低,吃点东西很快就恢复如常。经络或者脏腑的气不足,稍微虚了一点,我们给他灸,补得很快。这种情况下,被灸者就感觉热热的,很舒服。有的说灸前面后面热,灸肚脐时腰部热,叫透热;灸的时候,热沿着一条线往前走,叫传热;还有扩热,热由一个点扩散开来等等。
第二条,被灸者身体内有伏邪,灸的时候就没那么舒服,或是酸胀,或是痛,还有的干脆没感觉。艾热源源不断被吸进身体里,补起正气来,跟伏邪开一仗,正邪都厉害,战争就剧烈,表现出来就是剧烈的感觉,痛、胀痛、酸痛等,这时候对正气的支援不能停,不然打不过邪气,就闭门留寇了。
这得熟记在心,给人灸的时候才有把握。特别有一类人,平常水果当饭吃的,或者甜食吃得多,体内湿气蓄积,灸的时候常常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
还有一条,身体吸收艾热后,反应在精神、情绪层面上。灸着灸着,突然哭出声来,是情绪宣泄出来,要没有这点艾热的帮助,情绪没法释放出来,因而这是治疗,不是调理,不是养生。艾灸对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起效很快。
或是灸着灸着,被灸者睡了,这得怎么理解?体内的神医,本神,工作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熟睡时它工作起来效率奇高。把人灸睡,别把他摇醒,问他有什么感觉,就一直把他灸睡着就好。要是灸得不好,守不住,艾条不得气了,灸的地方准烫,或者干脆就是艾热和被灸者隔离太远,被灸者马上就醒了。把人灸睡最好,身体改善得快。
气至而有效
气至而有效,这一条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分开说气至哪里而有效的。《内经》上直接把这秘密明明白白告诉你,第一段在《九针十二原》里头: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怕后人看不懂,《灵枢》后头给了“气至而有效”的注解,见于《终始》:"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
这里头意思有好几层,得一点点说。第一条,有没有效,直接观察到有效的,那就是有效,就像风吹走云彩,就看得到蓝天。好比说主诉鼻塞,不管是灸的哪里,鼻子通了,这就是有效。有效肯定是气至而有效,但是艾热是通过什么经脉到的鼻子,还让鼻子通气的,不必细究,总之有效。
要是病程比较久的,灸一次两次,症状反而多起来,看起来变严重,我们靠什么去判断是误治还是排病?就得看灸的前后,脉的改善是否如预期——灸对的话,脉的改善应该是“泻则益虚、补则益实”,能如此者,叫做气至而有效,当下虽然症状有起伏,过后呢,“病必衰去”。
气至而有效是我们临床施灸,预后判断的关键。把握好这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把脉的时间点。“泻则益虚、补则益实”的特点,一般是灸后马上号脉能观察到的,如果延迟到第二天还有这样的特点,那就不对了。
明代医家李中梓曾言“脉也者,实气血之先也。先也者,主宰乎气血之神也。脉即神之别名,此千古未剖之疑义也,特表而出之”,故而脉之改变,其实是神的变化的昭示,用以判断艾灸是否起效和预后如何,是很好的选择。相对而言,腹诊和舌诊提供的信息,没有脉诊如此及时。
火足能求愈
最后一条,火足能求愈。这句话是化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的,原文是: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
也就是说,我们用艾灸想把病治好,两个条件,火足、气到。气到包括两点,第一是艾灸的地方要“得气”,第二就是刚讲的,气至而有效。火足呢?笼统地讲,是艾灸的时间得够,就跟文火炖汤一样,火候到了汤才够滋味,灸火的时间得够,病才能好。而不同的情况,这“火足”又稍有不同,得稍加分辨。
第二条,病灶不一,身体会慢慢改善,最好养成把艾灸当成生活之中的习惯。如同饿了得吃饭,身体有所消耗,经气虚了,也得灸一灸。好比说中年人,又有胃病,又有腰疼,灸的时候腰痛先好了,身体自动会把艾热搬运到胃里,改善胃的功能。这种情况下,艾灸尤其是自灸为主的朋友,得有耐心。
第三条,想要快点积累够灸量,尽快治好病,可以考虑先推通肚子再施灸。先推通肚子再施灸,等于先把沟渠疏通后再注水,不需要费水去清洗沟渠。
最后一条,灸够量等于蓄满水,如果不注意保养,每天都在消耗,很快也会状态糟糕。除了起居饮食方面要规律有节,减少消耗,一旦发现自己状态下降时,要及时灸一下,很快就补回来。
中医文献对灸量的论述
《灵枢•官能》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由此可见,灸疗的范围很广,有些疾病用针刺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灸法,针灸并用。
唐代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中倍加注意灸疗的应用,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可见,灸法在当时治疗手段中的重要地位。
灸法和用药一样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方可见效,即有一定灸量。《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云:“凡灸诸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灸量,是施灸时艾在皮肤上燃烧所产生的刺激强度,刺激强度等于施灸的时间与施灸的强度的总和。达到一定的灸量就会产生一定的灸效。灸效,是不同的灸法与不同的灸量协同产生的灸治效果。
古人运用灸法时,对灸治的量是非常重视的,对灸量的掌握,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部位、病性等方面来决定。
例如《外台秘要》曰:“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小也。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这就是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进行施灸的。所谓“生”是少灸之意;“熟”是多灸之意。
而《扁鹊心书》云:“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这是根据疾病的程度进行施灸的记载。明代著名医家李梃编撰的《医学入门》曰:“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阴虚有火者,亦不宜多灸,惟四肢穴最妙,凡上肢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尽”。则是根据身体部位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施灸灸量。
《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提出灸量根据病情、体质、部位的不同而决定。一般的病在体外浅表部,灸量宜少,在内灸量宜大,即“外气务生,内气务熟”;体壮病重者,宜多灸,相反宜少灸,即“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复减半”;在皮肉浅薄处灸量宜生,皮肉厚实处灸量宜熟,即“头面目咽,灸之最宜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则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欲须生少”。
东晋•陈延之撰的《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记载:“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灸壮多为50壮至百壮。
《备急灸法》载:“歧伯,孙真人,治走咬伤,即令三姓三人于所咬伤处各人各灸一壮即愈”。
《黄帝明堂灸经》记载灸也多为3~5壮。《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疟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百壮。”《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云:“凡痈疽发背,经一两日不退,须当上灸之一二百壮。”
总之,灸壮有从数壮、百壮、乃至千壮。有一次灸量,也有累积灸量,不管怎样,要产生一定的灸效,首先要积累一定的灸量。但是灸量并非越大越好,要依病依体依境而定。
《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云:“灸风者,不得一顿满一百;灸寒温者,不得一顿满千。”《千金要方》“灸脚气八穴轻者不可减百壮,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佳。”由此观之,要想获得一定的灸效,先有足够的灸量。
现代医家掌握施灸的量,多是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施灸量的大小又以病者的体质、施灸的部位及病情的轻重来酌定,这种对灸量的定量含有一定的随意性,从严格科学意义上讲,这种做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态度,正如用药不严格把握剂量和疗程一样,不但不利于治疗疾病,而且容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灸法既然是一种治疗手段就应该有严格的“度”和“量”,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更有利于这种疗法的发展。当然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古人不可能为我们制定出十分严格的灸量来,但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在某些方面我们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及时的把现代科技应用于我们的中医学中来,只要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就不难看出中医学的发展历来都是和当时的科技发展密切结合的,中国古代医家充分而且及时的把当时的科技方法应用于医疗和发展中医学。所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提出对灸量的界定,并不是什么非想,不论从发展灸法还是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灸量对疗效的影响
灸法和药物、针法一样存在着质、量与效的关系。虽然某种灸法对于某一具体病症十分合适,而“作用量”未能恰到好处,则疗效不能充分显现,甚至徒劳无益。目前灸疗方法很多,但还没有一种灸法能从客观上掌握其最佳刺激量,对各种病证、各种灸法,医者都以意为之。这就造成灸法疗效的不确定,不但影响临床治病而且影响灸法的发展,现代大量的研究证实灸量与疗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日本人对不同灸量对皮肤及皮下组织影响的差异性、疼痛阈、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皮肤过氧化脂质、凝血酶原时间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说明不同灸量和灸法产生不同效果。
1、不同灸量对血液的影响不同
顾一煌等观察不同艾灸量对小鼠运动疲劳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结果艾灸能有效地降低运动疲劳后血清肌酸激酶的产生,不同艾灸量其作用结果不一样。而艾灸在降低血清肌酸激酶产生时,艾灸治疗间隔时间、皮肤温度、持续时间3个因素中,皮肤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间隔时间次之,持续时间影响最小。
张京英等观察到各不同艾灸对全血中组胺含量影响各异。灸后90min,各艾灸组家兔全血中组胺含量有很大差异。艾条强刺激时,皮肤温度达到55℃,持续5min,全血组胺明显升高。艾炷强刺激时,皮肤温度达190℃,持续1min30s左右,全血组胺含量并无升高,与灸前相近。弱刺激中,艾条灸时皮肤温度保持在40℃左右,对家兔全血组胺无影响,小艾炷灸时皮肤温度达150℃约50s左右,全血组胺反而明显下降。
说明灸效与不同灸法、刺激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过强(大艾炷)或过弱(艾条弱刺激)的艾火刺激均不能使血中组胺发生变化,而较强的(艾条强刺激)艾火刺激可使家兔全血中组胺明显升高,中强的(小艾炷)艾火刺激可降低全血组胺的含量。张蕊等的研究也证实不同灸量对微循环的影响不同。
2、不同灸量对胃功能影响不同
刘农虞等研究了不同艾灸足三里穴对胃电的基础水平的调整作用。实验结果说明各种灸刺激治疗均能不同程度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胃运动亢进。但其灸效与灸质、灸量、灸法有关。
其中大艾条刺激能明显抑制胃电频率、振幅的增强,采用不同灸治时程(5、15、25min)治疗阳虚小鼠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灸治时程对阳虚小鼠模型的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白细胞介素II的影响存在差异,灸15min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
研究不同刺激量艾灸拮抗雷公藤甲素毒性反应的作用不同,7壮/穴/次组的白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与药物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这就提示艾灸在减轻雷公藤甲素对脏器的副作用时,其效果与艾灸的刺激量有关,一个中等程度的刺激更较轻刺激或强刺激有利于机体的脏器抵抗药物的副作用。
雷公藤甲素中毒的大鼠实验病理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是具有细胞毒作用的烷化剂,中毒后大鼠胸腺、脾脏体积缩小,胸腺、脾脏有不同程度的核固缩和核碎裂。比较对照组与药物组的胸/体、脾/体,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在艾灸的各组中,艾灸B组与艾灸A组、艾灸C组比也有差异。
这是传统针灸医生仅依靠肉眼观察判定,但它相对以灸的时间长短和灼灸壮数来衡量灸量要科学一些。因为采用灸法治疗疾病,主要观察对象是患者,这种以患者机体的变化为标准来衡量治疗量的方法,有其深刻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也反映了中医人性化服务的内容。
有人实验研究证实以“唇红为度”的灸量衡量标准有其科学基础的。因此灸术中“泪滴样红细胞”的出现可视为灸量的标准参考。当然有些医家认为灸量要以病人的感觉作为衡量标准,即病人产生“灸感”。
艾灸的临床疗效已被几千年的实践所证实。其治疗范围相当广泛,但由于忽视了灸治的最佳治疗量,即灸量。没有严格的把握灸量,致使灸法的疗效受到影响,使许多人误认为灸疗对很多疾病疗效不甚理想或无效。
中医认为“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只有在一定灸量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灸感”,要达到灸感所需要的治疗时间比针刺得气需要的时间长(半小时以上),一旦灸感出现,则灸感一般会直抵病所,症状也会随灸感的出现而明显缓解。且灸感在穴位停留的时间较长,给穴位以长时间的刺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灸感的性质多种多样,最多的是热流和气流样感觉,有风吹样、蚁行感、灼痛感等。在治疗过程中还发现,第一次出现灸感需要的时间较长,随后有缩短的趋势,这可能是灸量的累积效应或病变经络逐渐疏通的结果。
灸疗要产生一定疗效,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灸量的积累,当灸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易产生灸感。有灸效可能会出现灸感,获得一定的灸感必有灸效。所以,灸量是灸效获得的重要方面,结合现代科技方法研究灸量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为临床灸疗度的把握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灸,为灸法的发展和疗效的提高探寻“量”的依据,同时,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蕲艾根丨蕲艾条丨蕲艾绒丨蕲艾精油丨蕲艾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