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下架的滴滴每月订单还在上涨,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2021-09-20 22:33

营运车公社
营运车行业最新资讯,捕捉行业最新热点!
16篇原创内容

7月4日晚,国家网信办发文:因“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目前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滴滴出行的APP还是没有上架,也有人担心过滴滴会不会因此消亡?

不得不说,有这种想法的网友多虑了,滴滴不仅没有消亡,反而依然过得很好。就在APP下架的一个月内,订单量依然超过了2100万单,稳居龙头老大的位置。

这是为什么呢?

滴滴出行凭借价格全透明,廉价便捷的特点创下佳绩。2016年,滴滴出行创下10亿订单数,总量达到14.3亿。自此,线上打车时代正式兴起,滴滴出行也赚得盆满钵满,程维也成为白手起家的富豪典型,可谓是名利双收。国家网信办在2021年发布的一则通知让这个社会沸腾起来!

在滴滴被下架之前,滴滴一家独大,市场份额接近90%。尽管有很多平台出现来抢夺滴滴的市场份额,都是收效甚微。

就在滴滴下架之后,同行见到了希望,T3出行、嘀嗒出行等网约车平台疯狂做广告,希望趁此机会提高用户量。最过分的是美团,早就放弃了美团打车APP的独立开发,看到滴滴被下架之后,又重新上线了独立的美团打车APP。

就在滴滴下架的这段时间,曹操出行是最大受益者,因为它在一周前刚刚拿到了38亿元的B轮融资,距离A轮已经过去了44个月。如果不是B轮融资,恐怕人们认为曹操出行不行了呢!

据曹操出行表示,其成立于2015年,控股方是吉利集团,目前已经进驻62个城市,7月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000万,注册用户超过5700万。

而滴滴7月份的月活跃用户数是6306万,下降约10%。

尽管滴滴活跃用户数下降了,但是滴滴7月份的订单量还同比增长了13.1%,这就说明APP下架影响了月活跃用户数,但是没有影响到订单。平均每天接到的订单依然有2100万单,滴滴还是那个滴滴,竞争对手想要抢夺滴滴的市场还是有点艰难。

创业嘛,如果不难那就都成功了。据知情人士表示,自从滴滴被下架之后,T3出行开启了“战斗模式”,几乎全员实行007工作模式。在半个月的时间里,T3出行就进入了12座城市,而T3之前用了1年多的时间才进入26座城市。

通过这种效率的对比可以看出T3出行这是拼了,要在滴滴被放出来之前狠狠咬上一口肥肉。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T3的数据表现也十分亮眼,7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加32.79%,日订单量突破了100万单。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7月31日,全国共有241家网约车平台,环比增加5家。7月份的总订单量高达7.77亿单,环比增加10.7%。

综合各方数据来看,尽管滴滴在网约车领域具有垄断地位,但是有太多平台不甘心,一直在找机会蚕食滴滴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网约车行业还有成长空间,一直在不断增大。

自滴滴出行被下架后,其他的网约车软件见势,纷纷开始内卷,这让本平静的市场,再掀波澜。说起这风波,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滴滴出行一直都处在垄断地位,被各大网约车软件眼红已久,都想来分一块羹。眼见滴滴失势,都开始躁动起来,等待机会大干一场。
随着滴滴出行的下架,与此同时,还有它背后一大批用户资源可能面临重新选择。美团开始大量招聘新司机,推出优惠策略来吸引新用户。包括高德、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平台主要以补贴来收取滴滴出行的老司机。而滴滴出行也成为资本家眼中的“大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打车全面更新,加入新用户优惠,甚至推出司机前七天免租金。这是下了大功夫来吸引司机,不禁让人猜测美团打车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滴滴出行?答案是否的,事实上,这段时间美团打车出现了很多差评,主要体现软件自身问题,“引导司机撞墙”也上了热搜。
滴滴出行“起死回生”,不减反增,内情是什么?
在滴滴出行下架后,网友惊奇发现滴滴出行的订单量不减反增,足足增长了13%,不少网友表示滴滴出行的生命力也太强劲了。那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滴滴出行包含了很多方面,主打一站式出行平台,在网约车市场中,滴滴出行算是规模较大的公司,不论是出行安全度还是各种体系都很完备,用户安全得到保障。其次,滴滴出行尽管出现了这种问题,但用户量还是最大的,滴滴司机都不愿放弃这个平台,并且滴滴出行经常举行活动,对司机也很大方,补贴量很大,经常直接用钱来奖励。在网约车软件中,用户和司机就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条件,用户和司机两个主要因素都不愿放弃,滴滴出行在短期内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
业内人士表示:“事出反常必有妖,滴滴被严查是必然趋势。”据调查,滴滴出行在美国上市仅仅用20多天,而美团上市却足足用了将近三个月,加上滴滴出行日美股份占有量接近总分量的一半,让人不得往坏的方向思考。数据安全越来越重要,滴滴出行下架就是信号之一。
还有一方面,国家想要打破滴滴出行的垄断统治。滴滴出行占网络出行的80%,算上垄断企业,国家想要打破垄断,必须从根本入手。虽说这次国家重拳出击,明面上并不是反垄断,但却达到了这一目的。
结语:
滴滴出行被调查,其他网约车软件面临这么好的时机,还是没能成功取代,足以说明滴滴出行依靠用户短期内是不会被其他网约车软件所取代。
虽说滴滴出行的订单在增加,但增长量确实垫底的,可见因这件事滴滴受到的冲击并不小,如若其他软件加以改进,在未来也并不是没有超越的可能,但用补贴来留住司机,并不是一个万能之策,想要真的能发展起来,还必须要深化整个行业,完善软件。至于滴滴出行的未来,还得等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
营运车公社
营运车行业最新资讯,捕捉行业最新热点!
16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