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贺子珍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提出三个要求,中央批示:同意

发布于 2021-09-22 07:55



前言

图|贺子珍和李敏

1979年9月3日,贺子珍实现埋藏心中30年的愿望,初次来到北京,望着北京城的繁荣景象,往事再次涌上了贺子珍的心头......

贺子珍:我为什么不能去北京?

1949年贺怡将李敏和毛岸青送到了毛主席身边,初到毛主席身边的李敏,虽然很高兴能有父亲的陪伴,但是没过几天,她便问贺怡:“姨妈,我妈妈什么时候过来呀?”

李敏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毛主席恰好走进门。

贺怡见毛主席走了进来,便把这句话扔给了他,这也是贺怡把李敏送来后,最想同毛主席说的一件事:“姐夫,娇娇在问什么时候让她妈妈过来?我想你回答娇娇最为合适。”

毛主席听到贺怡的话,只是微微发愣,并没有说什么。

贺怡见毛主席既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表示反对,便直截了当地说:“主席,我这次来,一是护送外甥女,二是给子珍姐争得她应当得到的地位。”

毛主席思虑良久后,才缓缓地说:“你让贺子珍到这里来,这是历史造成的事实,我们还是按中国的老传统办吧!”

虽然贺怡不知道毛主席所说的按中国的老传统办是怎么办,但是在她看来,只要姐姐和毛主席能够见面,一切就都好办了,于是,贺怡在听到毛主席的话后,便赶忙回到沈阳去接贺子珍。

1949年6月,贺子珍和贺怡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向北平而去。

可正当贺子珍和贺怡在火车上畅聊着“美好”生活的时候,在山海关车站,上来两名同志,他们自称是组织上派来的,态度十分强硬的对贺子珍和贺怡说:“你们不能进北平,只能南下,到你们哥哥那里去,这是组织上的决定。”

图|贺子珍

贺子珍听到这句话,顿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她知道不让进北平,这是指她,而不是贺怡,但面对这样的结果,贺子珍也没有与对方争执,只是沉默着,不再说话。

而贺怡并没有像贺子珍一样不说话,立马站起身与来人争执了起来,但这个决定是不可更改的,那两个人始终扳着面孔,好像是毫无商量的余地,并以开除党籍来威胁她们二人。

就这样,贺子珍和贺怡只得转车前往上海的哥哥家,那时让人没想到的是贺子珍的下半生基本都是在上海度过的。

当毛主席得知贺子珍没能来到北京,而是转道去了上海的时候,毛主席特意给陈毅致电:“一定要妥善安排贺子珍同志,她的开销从我的稿费中支付。”

陈毅与贺子珍也算是老战友,对此,陈毅拒绝了毛主席的“嘱托”:“主席,我们市委还是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贺子珍同志的。”

虽然贺子珍没能去北京见毛主席,但是在此后的岁月里,无论是见毛主席,还是去北京,都成了贺子珍心中的一个愿望,只是她只能将这两个愿望藏在心里。

图|贺子珍

1959年,毛主席来到庐山开会时,提出要见贺子珍,这是毛主席和贺子珍时隔22年再次相见,但这次见面仅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却也算是圆了贺子珍多年来想见毛主席的心愿。

其实,在毛岸英(贺子珍在苏联曾照顾过毛岸英4年)和李敏回到毛主席身边的时候,他们就都同毛主席提起过要接贺子珍来北京,但是最终都未能实现。

1966年9月,贺子珍的侄女贺小平要到北京去,当贺子珍得知这件事后,她赶忙找到贺小平说:“我也和你一块去吧!”

贺小平对姑姑贺子珍突然想去北京的想法,有些奇怪,便说:“你怎么去?市委是不会同意的。”

贺子珍又说:“我到北京去住娇娇那里嘛,他当他的主席,我不去找他,为什么不能去北京?北京十大建筑人家都看过了,我还都没看过,为什么我不能去北京?

图|贺子珍

贺小平听姑姑的话,十分心酸,但也只能不断劝说姑姑不要去北京,直到贺子珍不再吭声,去北京的事情才算作罢。

贺子珍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落泪:没想到组织上还记得我

1976年9月9日,中国大地一时间笼罩在了巨大的悲恸之中,因为这一天是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去世的日子。

这一天,让无数高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寿无疆”的中国人民一下子变得开始迷茫了起来。

当毛主席去世后,李敏生怕妈妈贺子珍因这个噩耗被击倒,便让丈夫孔令华带着女儿孔冬梅赶往上海,去照顾妈妈。

据孔冬梅回忆:

“当外公去世后,外婆出人意料的冷静,她叉着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自言自语地说:‘主席身体不是很好吗?怎么,一下子就走了?’”

可在之后的几天里,贺子珍就被这一消息给彻底击倒了,一连哭了好几天,不吃也不喝,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她对孔令华哭诉道:“你们的爸爸走了,他临终时连儿女都不在身边送送他,好可怜啊!”

孔令华看到岳母伤心也十分难过,便安慰道:“作为一国的领袖,父亲的送终不仅仅是他亲人的事,而是全中国人们都牵挂的事情啊!”

可在贺子珍看来,全国人民牵挂毛主席,也不及儿女牵挂毛主席来得重要,她哭着说:“这也不行啊!”

图|李敏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和毛主席遗体告别

在毛主席去世的那段日子里,贺子珍埋怨李敏、孔令华搬出中南海,没能为毛主席养老送终,她也无数次埋怨自己没有嘱咐李敏照顾好毛主席,更埋怨自己当年的“不懂事”,可这一切都于事无补了。

这一次与往常一样,有关部门并未安排贺子珍到北平去同毛主席作最后的告别,哭过以后,贺子珍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泪水,说:“我也要祭奠润之。”

于是,她拿出一张毛主席的照片,把黑纱披在了毛主席的遗像上,随后向毛主席的遗像深深地鞠了三躬,嘴里默默嘟哝着:“润之,请安息吧!”

虽然贺子珍没能去北京为毛主席奔丧,但是她为了向毛主席表示敬意,她将自己的侄女、外甥和外甥女都叫到身边,托他们去北京同毛主席作最后的告别。

一代伟人毛主席永远地走了,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了他的亲人们。

李敏在北京安葬完父亲后,便匆忙赶往上海,她知道妈妈得知爸爸去世后,一定十分悲痛,但是当李敏见到贺子珍的时候,却发现妈妈苍老了不少,贺子珍看着李敏,缓缓地说:

“对你爸爸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你爸爸的遗志,为人民好好工作。”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贺子珍常常会对李敏说:“我可以干点工作了,哪怕是写写回忆也好。”

此时的贺子珍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她的身体也非常虚弱,但是她那颗想要为人民服务的心,却不减当年。

1977年,贺子珍前往福建看望哥哥贺敏学,她和哥哥一同回忆着过去与毛主席在井冈山的往事,兄妹俩也互相激励着,准备为党和国家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贺敏学

然而,就在贺子珍从福建到上海后,正当她满怀希望憧憬着未来的时候,她却再次病倒了。

一天上午,贺子珍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左半边身体不听自己使唤,也不能动,最后,在医生诊断为中风,很快,贺子珍就再次被送进了医院,自此以后,她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这一消息让贺子珍备受打击,但让她真正痛苦的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体,而是她不能再为国家、人民去工作。

就在贺子珍一度消沉的时候,越来越好的消息也随之而来......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获新生”,人民也从未忘记那些曾为共和国诞生付出过心血的战士们。

这一年6月,全国政协第五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中,当年在井冈山的老战友们,都纷纷建议增补贺子珍为全国政协委员,最后全国政协第五届二次会议也采纳了这一建议,决定增补贺子珍为全国政协委员。

6月10日,新华社便发出了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同时发布的还有一张贺子珍的照片,照片上的贺子珍虽然满头银发,但是神态却也十分沉静安详。

当贺子珍得知自己被增补为政协委员时,她高兴地眼泪都落了下来,她说:“我的心情太激动了,感谢党和国家,没想到组织上还记得我!”

那几天,贺子珍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这份迟到的殊荣,让贺子珍再次振作了起来,为了能够再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事情,贺子珍再一次与病魔做起了顽强的抗争。

贺子珍还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我还要工作,要为四个现代化处理,你们要帮助我恢复健康,我也要同你们一起努力把身体搞好!”

图|贺子珍和孔冬梅合照

虽然康复训练是十分痛苦的,但是贺子珍无怨无悔,在医院里,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觉得这位已经70岁的老人十分听话。

在这段时间里,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在各大报刊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进行报道,一时间,消失了40年的贺子珍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这也让无数人十分激动。

贺子珍出去北京,与毛主席再次“相会”

自毛主席去世后,每逢毛主席诞辰、忌日都会有无数的革命工作者和老百姓,前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贺子珍也十分渴望能去北京再见一次毛主席,可这个愿望,直到她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才得以实现。

1979年,当贺子珍被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她终于向中央提出了自己深埋心中多年的愿望说了出来,这一次她提出三个要求:“第一,我想去北京,第二我想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第三,我想去看看天安门。”

当贺子珍提出这三个要求后,有关部门赶忙汇报到中央,中央得知后立即批示:同意

自1949年建国起,贺子珍从未去过北京,也从未见过天安门,当组织上同意她的请求后,贺子珍高兴的流下了眼泪。

1979年9月3日,贺子珍在上海市委的欢送下登上了党中央专门接她去北京的专机,在飞机上,贺子珍看着窗外的大好河山......那些与毛主席在一起难忘的岁月再次浮现在了她眼前。

来到北京后,贺子珍被安排进了北京301医院,这是贺子珍多年来第一次来到北京,她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

刚刚来到北京301医院,贺子珍便迫不及待的和陪同自己的工作人员提出,要去毛主席纪念堂,要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图|贺子珍

为了安抚贺子珍激动的情绪,工作人员只能耐心安慰需要过几天才能去毛主席纪念堂,经过一番劝说后,贺子珍才勉强同意再等几天。

其实,从医疗角度来说,当时贺子珍的身体并不适合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因为在过去,她曾因为听到广播中有毛主席的声音、庐山见到毛主席后,受到严重刺激而病倒,而她现在的身体远不如从前,医护人员很怕她再次病倒。

但是,此次贺子珍来到北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不让她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经过几次商议后,医护人员告诉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和陪同贺子珍的工作人员,在去毛主席纪念堂的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停留时间,一定要保证贺子珍的情绪稳定,不能让她过于难过。

在出发前两天,大家纷纷对贺子珍做起了工作,有工作人员告诉贺子珍:“到了毛主席纪念堂,不能发出任何响动,更不能大声哭,这是纪律!”

贺子珍一听是“纪律”,她连连点头,因为她这一辈子最听的就是组织上的话。

9月18日,李敏和孔令华陪同贺子珍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临行前,护士递给贺子珍一块粉色的手绢,却遭到了贺子珍强烈的拒绝,她强烈的摇了摇头说:“我要白色的,这块颜色不好,不能用。”

图|贺子珍

护士立即明白了贺子珍的意思,赶忙找了一块白色的递给她,贺子珍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上午9时,贺子珍一行人从位于北京西郊十里长街上的301医院出发了,贺子珍用她可以活动的右手,紧紧握着一条精心挑选过的白色手绢。

贺子珍是坐着轮椅从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纪念堂南门进去的,李敏和孔令华代她向北大厅毛主席坐像敬献了一个心形花圈,左右缎带上分别写着:

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 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花圈的形状、缎带的文字,李敏都是征求过贺子珍意见的,心的形状可以代表贺子珍、李敏和孔令华对毛主席的一片心和几十年来的思念,“革命”和“战友”则是对贺子珍和毛主席一生的概括。

在敬献完花圈后,李敏和孔令华一左一右陪伴着贺子珍,在毛主席汉白玉坐像前合影,此时毛主席和贺子珍都坐着,目光望着前方的天安门,照片留下这个历史性的瞬间:这是继1937年延安凤凰山合影后,贺子珍与毛主席的又一张合影,这一张也成了毛主席与贺子珍的最后一张“合影”。

图|贺子珍与毛主席最后一张“合影”

随后,贺子珍就被缓缓推进了瞻仰厅,升降机缓缓托起水晶棺,毛主席再次与贺子珍“相会”。

20年前(1959年庐山会面),在突如其来出现的毛主席眼前,贺子珍双泪长流,不能自已,那一次,毛主席坐在贺子珍的对面,叫她不要哭,而她难以自控,甚至没有看清毛主席的面庞、眉眼......这一次,贺子珍决心好好再看看毛主席。

贺子珍专注地凝视着安详场面的老战友,她久久的望着毛主席的遗容,从井冈山到凤凰山,十年来一个个不眠不休的夜,是贺子珍陪伴毛主席度过的,她从那时就渴望能让失眠的毛主席能睡个好觉,如今,毛主席终于睡着了,而且睡得很沉。

看着,看着,泪水不再听贺子珍的,它不断地涌了出来,她只能紧咬着那块白手绢,不让自己哭出声。

医护人员见状,怕贺子珍受刺激,便将她推进了休息室,参观仅仅持续了10多分钟,但这一次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对贺子珍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纪念,更是与毛主席的再次“相会”,一如20年前的庐山会面一般。

图|毛主席与贺子珍

自这以后,贺子珍便在北京住了下来,从1979年9月到1981年5月,住了将近2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会前来看望她,同她一起回忆难忘的战争岁月。

后来,因贺子珍长期生活在南方,年纪大了,无法适应北方的气候、饮食,健康出现了反复,再加上她本就是一个怀旧的人,时间一长,她又想念自己在上海的日子,于是,她向中央提出回上海的请求,对此中央领导同志告诉她:北京和上海她可常来常往。

1981年5月,贺子珍心满意足的从北京回到了上海。

1984年4月19日,在毛主席去世8年后,贺子珍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75岁.......

来源:头条号历史详说官


内容摘转自互联网,仅做分享使用。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谢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