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白话解读 12章 兵守
发布于 2021-09-24 10:51
兵守篇很简短,主要讲了防御防守的理论,创造性的提出了背靠大海后方无忧的国家(齐国)和四面皆强敌的内陆国家(魏国)应采取不同的国防战略,这跟现代讲的大陆型国家、海洋型国家战略是异曲同工的。文中提出了全民防御、坚壁清野的概念,具有进步意义。
正文及解读
白话解读:四面受敌的国家要重视防御,采取防御型国防策略,;如果背靠大海或者其他天然屏障,后方无忧,这样的国家要注重采取进攻型的国防策略,不断向核心区拓展生存空间。
这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当时天下最强是魏国,四处出击,王霸之气一时无两,后顾无忧的秦国、齐国反而采取防御政策,商鞅去过很多国家,有第一手的资料,所以很有前瞻性的提出了新战略。
白话解读:假如四面受敌的国家(典型的魏国)喜欢发兵进入攻击邻国四处树敌,国家就危险了。因为四面的邻国一旦同时发起战争,而自己就要四处派兵迎战,所以说国家危险。四面之国,如果不能有上万户的城邑驻守数以万计的军队,这个国家就危险了。所以说四面受敌的国家,其国防建设,重点就是防御战争。
同时打赢几场战争,即使现在美帝也难,所以有很多强邻的国家,防御是重要的。
白话解读:防守有城墙的城镇,最好的方法是发动民众与敌人决死一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如果这样,城池要攻破,敌人必将付出惨重的人员伤亡代价,入侵者不把城上的守军全部杀死就无法进入城内,这就叫用拼死抵抗的力量与敌人作战。
白话解读:城墙上的守军如被全部杀死,入侵者假如打开进城的通道,但是他们一定极为疲劳,而城内的军队以逸待劳。用以逸待劳的兵力同疲惫的敌军作战,这就叫用精力充实的有生力量同疲惫的敌人作战。
城头的守军注定是消耗最严重的,慈不掌兵,大概是这样吧。
白话解读:因此都说:“围攻城镇,敌人最担心的是守军拼死守城。”这种情况,如果入侵者考虑不够,这是将领战术上的错误。
城墙被围了,最怕的是因为担心没有援军、补给不够、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造成军心涣散,一般损失人数到达一定比例就军心涣散无法战斗了,真正靠力量攻下来的是少数。
所以将领要加强组织,对于战损、补给数量严格保密,并注意宣传有援兵、物资充足,给大家战斗下去的希望,并激发大家对敌人的仇恨,宣传万一城破的严重后果避免媾和的侥幸心理,同时组织人员严密监控城里的舆论,严惩涣散军心的人。
白话解读:守城的基本原则是增强自己的兵力。因此,假如有敌人来犯,就要马上整理簿册发出征兵文告,男女老少齐上阵,全民皆兵,组织成人数众多的三支军队,根据入侵者先头侦察战车的数量批次有针对性的分兵,分别抵抗,并留好精锐的预备队,哪地方不行了及时顶上去。
白话解读:这三支军队是:壮年男子组成一支军队,壮年女子组成一支军队,男女中的年老体弱的组成一支军队。
白话解读:壮年男子组成的军队,让他们吃饱饭,磨好武器,摆好阵势等待敌人的到来;壮年女子组成的军队,让她们吃饱饭,背上装土用的筐子等工具,编排组织好等待上级的命令,敌军到了,就让她们搭路障挖陷井阻碍敌人,并且坚壁清野,毁坏桥梁,拆除房屋,如果来得及运走,就把拆下的东西运走,如果来不及就将这些东西烧掉,使敌人无法得到用来帮助攻城的东西。年老体弱之军,让他们去放牧牛、马、羊、猪,并收集可使用的野菜野果等,做好壮男壮女部队的后勤工作。
白话解读:要谨慎地让三支军队不要私下互相往来。壮年男子到壮年女子的军队中,那男子就会爱上女子,如果有坏人借机做文章,军队就会无心作战丧失战斗意志,而国家就会灭亡;壮年男女住在一起,他们害怕早晚听到战争的消息,到这时就是勇敢的民众也不愿意作战了。壮年男子女子到年老体弱的军中去,老人会让他们感到悲伤,体弱的人会让强壮的怜悯;有悲伤、怜悯之情埋在心里,就会让勇敢的民众改变主意不愿意作战,也可能产生与敌人媾和换取和平的幻想,厌战情绪就会在胆小的民众中滋生蔓延。
此处指出了保持士气和防止军心涣散的方法。
白话解读:所以说,谨慎地让三支军队不要互相往来,让他们各司其职,壮男之军负责作战,壮女之军负责破坏道路房屋这些辅助作战,老弱之军负责后勤供给,避免情欲和怜悯之心,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这是增强防守力量之道。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