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素材
广告素材
海报素材
展板素材
展架素材
宣传单页
画册素材
手抄报模板
邀请函模板
电商素材
电商主图
电商首页
详情页素材
活动页素材
Banner素材
移动端素材
元素素材
漂浮元素
装饰元素
边框元素
卡通元素
图标元素
艺术字元素
花边元素
背景素材
简约背景
古风背景
风景背景
H5背景
电商背景
VIP
登陆
注册
微信记录,怎样才能成为证据
发布于 2021-09-24 16:43
在每个人都很忙、见面和聊天成为奢侈的时代,微信沟通架起了亲人、朋友间了解彼此生活的桥梁。微信集语音、短信、支付、游戏等功能于一体,大家用微信打车、购物,甚至是借钱、谈生意,诉讼中,微信聊天记录也常常被作为证据提交。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科技城法庭今年1月至7月共审结买卖合同纠纷案件288件,其中以短信和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的92件(其中17件仅提交了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占31.94%。
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被篡改、伪造,并不必然被法院采信。那么,
在日常使用微信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踩“雷”呢?
王老板开了一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出售茶叶、枸杞等农副产品。2012年至2013年期间,邓女士向王老板购买了一些茶叶、茶具等产品,价值两万多元,因为资金紧张,便和王老板商量,等过段时间再付。为了客户资源,王老板没多想便答应了,随后匆匆做了份提货清单让邓女士核对,核对完后邓女士在清单上签了字。王老板还细心地开了收款收据,告诉邓女士等她下次来付钱的时候直接把收款收据带走就行。
有些“心大”的王老板隔天就把这件事给忘了个干干净净。2021年,王老板整理账目时,发现邓女士欠的货款至今未付。多年过去了,跟邓女士早没了联系,王老板想想两万多块钱,也不少,便通过朋友多方打听要到邓女士的微信,联系上了她。可事隔多年,邓女士一口咬定自己没在王老板那买过东西。无奈之下,王老板只能起诉到桐庐法院,要求邓女士支付拖欠的货款。
为了证明双方的买卖关系确实存在,王老板向法院提交了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开庭的时候,邓女士不认可该微信聊天记录的真实性,法官当即要求王老板展示微信聊天记录的原件。此时,王老板却犯了难,因为生意往来较多,他有个习惯——经常清理聊天记录,手机里的原始记录已经被清理,无法提供。由于王老板无法证明微信聊天记录的真实性,最终法院对此微信聊天记录不予采信。好在王老板提交证据时,一同提交了当初交易时的提货清单和收款收据,能够证明邓女士欠付货款的数额,法院据此支持了王老板的诉请。
看了王老板的案例,你是不是心里会有疑惑:微信聊天记录要怎样才会被法院当证据采信呢?李老板的做法就值得大家学习。
李老板是开针织厂的,与张老板素有业务往来,为了方便核对,双方每年均通过邮箱发送文件确认货款及收付情况。一直以来双方挺有默契,这边发货,那边付款,合作还算愉快。可不承想,合作多年,偏偏今年闹出了矛盾。2021年,李老板对账后发现张老板还有20多万元的货款没有付清,便通过微信直接向张老板讨要。可张老板却说只欠李老板六七万元,李老板不乐意了,坚持说是20多万元。双方在微信里各执己见。由于账目出入太大,迟迟谈不拢,李老板只能起诉到桐庐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微信聊天记录、微博、电子邮件、电子支付记录等,均属于电子证据。
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原始载体包括储存有电子数据的手机、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等。在提交微信聊天记录时,要提供使用终端设备登录本方微信账户的过程演示,聊天双方的个人信息界面,以及完整的聊天记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
普吉岛微信旅游海报设计
新精品微信牛股红包设计
开学季微信活动海报设计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