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庆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六)
发布于 2021-09-25 00:16
艾滋病科普系列活动精选留言展示
导语
PS:
虽然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但是宣传教育就是防艾最有效的“社会疫苗”。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需要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更需要社会和大众的关爱。
PS:
“四免一关怀”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最有力的艾滋病防治政策措施之一。该政策的有力执行有利于提高艾滋病病毒诊断率及发现率,及时启动针对性的治疗,减轻感染者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歧视,缓解其心理压力,并帮助艾滋病人遗孤健康成长。
PS:
艾滋病自检有助于发现更多隐藏的感染者。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通过唾液和尿液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试剂,它们最大的优点就是收集标本容易,同时因避免了血液接触,安全性较高,适用于现场的使用。并且,经过国内有关机构对上述试剂进行的试验性应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正式批准这两种检测试剂在中国上市。但是,这两种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不能作为报告的依据,必须经标准的血清学实验证实。
PS:
洁身自好,避免高危性行为,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远离毒品,不仅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负责。
PS: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次报道洛杉矶先后有五例男性同性恋者、吸毒者等发生了平时罕见的卡氏肺囊虫肺炎。这种肺炎以往仅发生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而上述五例患者发病前均是健康人。1981年7月,已有报告称发现26例卡波济氏肉瘤患者,随后又不断发现新的类似病例。这些病人都有原因不明、性质相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这预示着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开始流行。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PS:
非正规医疗机构不仅可能存在使用未经消毒器械的情况,同时还可能存在无证非法行医、滥用激素和抗生素、夸大病情以及使用假劣医疗器械和药品等情况。切忌贪图便宜或方便而因小失大。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