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都是责任,怎样才能活出自己的快乐?

发布于 2021-09-25 08:28

Vol. 4 

question

问:

活到中年会觉得自己肩上都是责任,每天要做很多的事情,自己的空间非常小。大家都讲女人应该活出自己的状态,开心起来。我该怎样才能做到呢?

 by Anna Tarazevich 

answer

央金老师答:

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个阶段,从幼年慢慢长大,到青少年,再到中年、老年,生老病死是谁也逆转不了的自然规律。

人到中年,思想各方面开始成熟,可是身体却不再像年轻人那么鲜活,精力也没有那么旺盛了。但这时候反而要承担起对整个家庭的责任,真正的上有老下有小。对上,要照顾老人,甚至要经历跟老人离别的苦;对下,要养育孩子。这些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是人生中谁也逃不过的责任。

天下没有人是只享乐,不用承担责任的。但我们人到中年还是要想办法“活出自己的状态”,这不是说就要出去周游世界,什么都不管了。而是要真正活出自己内心的快乐,认识到什么是生活中最珍贵的,怎样的生命才是最有意义的。

很多中年的女性很紧张,感觉自己有中年危机,恐惧自己越来越老,皮肤没有年轻时漂亮了。有的就忙于化妆,去美容院拉皮,打玻尿酸,都变成鸡蛋一样光溜的脸,但是一点活力都没有,笑都不会笑了,多可怕。这些花掉很多钱和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心里空虚,一直追求所谓的年轻美貌,这种追求是没完没了的,仿佛大海一样,掉进去是出不来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这样。

“活出状态”也不是去外面吃吃喝喝。现在即使有钱也很难吃到安全健康的东西。去很贵的地方吃,人家还是会用味精、化学的调料,做的很香,吃进去身体还是很受伤害。

女人要想真正的快乐,需要改变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的习性,让自己的内心快乐起来,这个非常重要。这样,即便外境不圆满,也影响不了我们内心的快乐,这是真正拿钱也买不回来的快乐。



我们女人提升自己,壮大自己的内心,也要注意照顾好自己的家人。现在很多女性一听说照顾家人就紧张了,觉得就是要牺牲自己、为家人做牛做马了。其实是不是真的就是“当牛做马”倒不一定,而是我们带有“害怕为别人付出”的心态。

古代有很多伟大的母亲,她们身上天然带着这种给予的美德,有一种为别人创造快乐,她自己就快乐的状态。给予别人快乐,你就会快乐,其实佛法就在修这个。古代的女人有这种美德也是从小被训练和教育的。但是现代女性就很少有这种品质了。现代女性成长过程中,家庭没有这种教育,社会上更没有这种教育,反而都觉得如果一个女人不争取的话,就会失去,就不快乐。所以我一定要跟别人争,跟先生也要争,我做多了你做少了,多做一分都不愿意,甚至是要求先生要把自己伺候好……


当我们陷入在这种自我的心态里,烦恼就会是无止境的,而外界环境也不可能总是满足你。世界上哪里有那种时时刻刻伺候太太的先生呢?即便有这样子的先生,可能孩子也会出问题,或者其他的问题,你还是会烦恼。

怎样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还是要靠自己学习、提升、改变,靠自己修行。这里的修行,不是指落入宗教仪式地求神拜佛,而是学习真正改变内心的知见和方法。学了这些以后,我们才会开始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习惯、观念,了解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是什么令自己不快乐。

你慢慢就会知道这颗贪婪的心是怎么来的,会发现原来我受骗了,完全活在假象的世界里。我们从小种下太多的关于女人该怎么样的观念,比如作为女人一定要美容,作为女人一定要穿名牌,作为女人一定要先生对我怎么样等等。我过生日的时候先生一定要送今年最流行的包包,不买的时候我就很不开心,去年你给我买的,今年为什么不买……我们被各种观念卡住了,经常在我执里,一切都是我、我、我,这样就修不出女性的品德,修不出女性的贤惠。

这种状态时间一久,就会面目狰狞,活不出那种柔美的状态。女人内心的柔可以让自己静,静中生定力,定中生智慧。相反,如果越躁,就越硬,越硬就越苦,就是一种能量状态,身体变得僵硬像战士一样,就老想打仗,老想吵架,老想跟先生过不去,老想跟孩子过不去;在单位上就跟同事过不去,跟上司过不去,会各种斤斤计较。

所以,女人到了中年,要学会放下在外面寻找快乐的心,开始回归自己的内心,找真正让自己自在快乐的大智慧、大学问。同时,也要照顾好家庭,在照顾家人、为家人付出的过程中就是在修行,就是在转变自己的内心,减少对自我的执着。这样你才能真正活出自己内心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恒常的快乐。

《放下内心的恐惧,放下对孩子的执着》


父母应该如何帮助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回到内心重整人生,从容走出中年危机


央金Lamu
央金歌舞法创始人,格莱美音乐奖得主,畅销书作家,51岁生育三胞胎的四宝妈,大地母亲时代倡导者。愿与您分享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如何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收获圆满的人生。家是女人的道场,大地母亲,因爱而生。
71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