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0+国内外大咖学习心理咨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丨“学院π”项目教学“梦之队”

发布于 2021-09-25 08:16

正文共:4000字左右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站在心理咨询的大门前,或许你也曾有过这些困惑:

➣ 想学习心理咨询,却不知道如何入行?

➣ 学了一些心理学课程,却还是没有搭建起心理咨询的基本框架?

➣ 做了一些咨询实践,但是还是不确定咨询应该如何做?

莫慌,你不是一个人!

实际上,许多新手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学习初期都遇到过类似的困难。

他们的行囊中装有一些知识和技术,却总觉得不太够。

在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旅途中,如果你也在寻找一条不投机取巧、不浮躁轻率、脚踏实地、埋头前进的道路,“学院π”项目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



专业的教学“梦之队”

“学院π”项目由国内外多所高校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共同研发设计,由国内知名高校核心教员和海外师资组成的梦之队全程授课。

教科书级别的心理学大咖相聚在“学院π”项目,只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文化的新生代心理咨询师。


扎实的课程设计

2.5浸泡式学习+5个学期+16门必修课+2门选修课

我们相信,520学时的稳扎稳打,终将培养一批行业内最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养方案

以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聚焦咨询师成长发展的6项基础胜任力和6项功能胜任力。

(二)不断优化的课程设计

项目课程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心理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初阶、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进阶、科学研究、执业与职业发展。

向上滑动阅览

随着项目开展到了第五期,在不断收集授课教师和学员的反馈和建议,“学院π”项目的课程设计也在不断精进、优化。总课时也由第一期的480学时,“膨胀”到了第五期的520学时。

只要对咨询师的专业发展有帮助的建议,我们都愿意采纳!

来看看课程进行了哪些调整吧:

(三)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

考虑到有大量的“学院π”er扎根在不同的行业中,希望通过项目学习敲开心理咨询的大门,同时为了保证课程学习效果,课程学习采用集中培训与网络实时授课结合的形式开展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江光荣 教授

《心理咨询伦理与法律》 钱铭怡 教授

《团体心理咨与治疗》 富珉 教授

《临床评估与个案厘析》 萍 老师

(四)兼顾非心理学专业和零基础学员

由于项目按照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水平设计课程,项目组为零基础的“学院π”er准备了“课前能量包”,以便在第一学年补修心理学史、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这些心理学基础知识也将成为心理咨询框架最稳固的基石。


我们期待你……

➣ 拥有强烈的助人动机

➣ 决心从事助人事业

➣ 想进一步提升咨询胜任力

欢迎加入“学院π”项目,成为最扎实的一批心理咨询师!


“学院π”er眼中的项目

如果你要问一名“学院π”er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有哪些,我想他可能会这样回答:

“除了科学知识和技能、伦理与法律敏感性、职业规划和专业认证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你还将看到心理咨询行业的从业者们为推进这个行业的完善和规范化所付出的努力,他们对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思考和沉淀,他们对助人事业的理解和态度,这些终将成为宝贵的养分,为每一个学员源源不断地提供向上成长的力量。”

快来看看学员们是怎么说的吧~

(向上滑动启阅)

➣ 课程内容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是帮我们从头开始搭建心理咨询的框架、“打地基”的过程。跟随老师去深入思考那些看似寻常的问题,发现无论思考的过程、还是揭晓的不确定的答案,都变成了自己最大的收获。

——尚同学,四期学员

对以前听过的、好像懂又不太懂的知识点,有了更明确和深刻的理解。对中国心理咨询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感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对同一件事情理解的差异性。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风格和不足。

——蔡同学,四期学员

有被师傅引进门的感动和感恩!这门课程打开了理论流派的大门,让自己窥见门内的精彩。收获很多:了解了影响广泛的十一大流派,并对这些流派优势和局限、相似与不同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哪个理论流派更适合该来访者,有了更多思考和认识。为自己选择合适的理论流派打下基础。

——汤同学,三期学员

很认可钱老师关于伦理的理念。我感受到伦理是基础也是一条线,而且应该不断夯实基础,不断加粗这条线,所以本次课程结束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开始。另一方面,很感谢钱老师在课堂中的示范,关于课堂录音录像、关于列举案例时的谨慎都是很好的示范。让我们知道伦理就在每一次的实践中、每一次的活动中。

——刘同学,二期学员

➣ 教学方式

第一次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和魅力。一直没有办法体会到团体是如何起作用的,通过这次教学,真正感受到了团体带给人的改变。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更加贴近和信任的过程和感觉。

——张同学,一期学员

每个小组讲解一章内容的环节,让我感受很深。因为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小组成员交流很多,这加深了我们的友谊,感觉到有温暖的同伴支持。同时,贾老师的讲解娓娓道来,由浅入深,将各个流派的优势特点做了梳理和深入,这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

——张同学,三期学员

虽然不是跟异常心理的人群面对面,但是通过视频的展示和参照dsm-5的症状解析,隐隐感受到他们对自救的无力以及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和使命,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痛他们的无力他们的挣扎,更要拼尽全力的在课上汲取老师传授的经验,课下不断大量的读书累积,让所有的知识与技能充实自己,未来可以更精准的帮助到他们,早点让他们触碰到属于自己的安宁与幸福。

——李同学,三期学员

➣ 咨询实践

感觉自己的“心”打开了,敢去接受和给予。随着这种开放而来的,还有对自己情感、直觉、感受、思维等功能运作的觉知,对自己的优势功能有更清晰认识,对之后的流派选择心中有数了。从武汉回来后,感到自己的咨询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开放”所带来的。如果用学车来比喻,之前在咨询会谈中只敢小心翼翼地踩二、三十的油门,还时不时熄火;团体课后,在咨询中有一点“人车一体”的感觉。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些变化的发生,只在心里体验、惊叹着,对老师、对明见充满感激。

——彭同学,一期学员

本来我手里有一些个案,其实对于来访者我心里很很多好奇,可是不敢问,也不知道怎么问,这课来的太及时了!正好在我的瓶颈期,给我打开了大门,不能再及时的及时雨了!我好感谢能遇上这门课!姚老师给出的框架让我可以把自己的思路整合起来,我终于能抬起头,暂时浮出水面了!

——汤同学,二期学员

大学时变态心理学课程用的是CCMD-3,工作后遇到一些案例,我虽然无权诊断,但是私底下在判断时候很糊涂,不知道如何归类。这次跟着王老师学习了DSM-5的诊断思路,感觉非常清晰了。最大的感触就是,工作中出现疑惑是因为于自己知识陈旧了,学科在进步,我们应该保持学习,让知识与时俱进。

——万同学,三期学员

虽然以前学习过相关的咨询技术,但只停留在书本,且掌握得并不扎实,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忘记运用所学的知识,容易犯各种错误。通过这次培训,江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运用了很多案例和比喻帮助我们理解记忆,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感觉自己能真正记住一些知识,且对以前的知识加以补充,开始有意识地学会运用一些技术,并希望通过练习运用得更加自如。

——马同学,四期学员

➣ 自我成长

——王同学,一期学员

最后,引用“学院π”项目主管叶姝槿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心理咨询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是路上有荆棘,也有鲜花;有笑容,也有泪水。不过,既然你选择了远方,我们也愿陪你风雨兼程。

选择了学院π”项目你就已经踏出了非常稳健的“第一步”

愿我们早日抵达,但也别忘了路边的风景。


联系我们

如果您对课程感兴趣或有任何疑问

可添加明见学妹(dfmj077)

了解课程具体详情

推荐阅读

咨询师养成记 001开学典礼“学院π”五期招生

当事人招募首次咨询的结构化工作注意事项

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咨询启动临床评估与个案厘析

文|别致 美编|吕满 

审核|彭薇 编辑|叶姝槿 张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