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文韵 魅力石桥 | 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候选推介
发布于 2021-09-25 16:55
候选推介10
石桥子镇位于诸城市西北部,总面积169平方公里,辖18个社区,人口6.5万。近年来,石桥子镇全面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公共文化硬件基础,持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被授予“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山东省文明镇”“潍坊市文明和谐镇”等荣誉称号。所辖刘家庄村被评为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山东省首批景区化村庄,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获评“第一批潍坊市党史教育基地”,西院社区被评为潍坊市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社区”。
抓投入,强基础
全面夯实公共文化阵地
一是坚持科学施策,为文化事业添动力。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的理念,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驱动文化创新、推动文化繁荣、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相继出台了《社区公共文化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考评办法》《关于推进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创建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每季度对社区文化工作进行专项考评,考核结果作为社区经费和社区干部绩效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以此鼓励和监督各社区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同时,为推动公共文化各项政策落地生根,镇党委每周一召开例会,协调统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全镇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为文化事业激活力。充分发挥5名镇文化站工作人员、18名分管文化的社区干部和18名专职文化管理员的专业作用,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同时,组建成立以秧歌、广场舞为主的80多支民间文艺演出队和以竹板、二胡为主要特色的3支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圣华教育学校演出队、老年大学演出队等队伍。群众自己创作表演的小品《就是离不开》荣获2019年潍坊市乡村题材文艺作品大赛一等奖、“山东省庄户剧团”大赛“十佳剧团奖”和全省“新创剧目展演”一等奖;《墙头记新编》,用荒诞剧小品形式进行表演,教育群众孝老爱亲,倡树新风正气,深受群众欢迎。
三是提升阵地建设,为文化事业增实力。投资600万元,建设综合文化站,占地7000余平方米,配有图书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书画展览室、道德讲堂、多媒体会议室、室外文体广场和健身路径等设施,综合文化站图书馆被评为山东省一级乡镇图书馆。投资1500多万元,修建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伴倒井子家风家训学堂、都吉台文化礼堂、孙家楼子红色讲堂等,将其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其中,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被评为潍坊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潍坊市党史教育基地。
抓创新,重惠民
持续丰富公共文化供给
一是“红色金桥”弘扬传承红色文化。依托刘家庄抗日自卫战事迹,编排了地方场景戏《刘家庄的钟声》,陈列馆作为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自开馆以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到现在已累计接待12.6万余人次,其中团体256个、9万余人。在孙仲衢烈士陵园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祭扫”,在文化礼堂开展“经典诵读”等系列主题活动,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魅力金桥”繁荣发展社区文化。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春节开展下乡送春联送福字活动、举办“百姓村晚”,晒地方民俗,诵经典文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党的生日、国庆节举办书画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举办知识竞赛,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连续12年举办社区文化节,集中展示群众文化成果,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催生一批优秀的本土艺术人才和优秀作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间文艺骨干和团体,为石桥子镇的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舞动金桥”舞出精彩百姓文化。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模式,将“群众看戏、政府买单”列入为民办实事主要内容之一,镇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聘请市内外优秀演出团体开展惠民演出,同时变“输血”为“造血”,积极培育发展自己的演出团队,发挥73支广场舞队伍的带动作用,打造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四是“书香金桥”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开展“图书赶大集”活动,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金桥”,让阅读成为习惯,促进全民阅读。不定期举办读书朗诵大赛。将疫苗接种和阅读结合起来,在临时接种点安排工作人员,帮助留观村民下载注册并使用咪咕阅读。按照“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次机会、展示一技之长、培育一代新人”的宗旨,定期举办学校特色文化活动节,组织开展特色节目演出、家校共育、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师生书法大赛、“创新教育”系列活动、“运动健康”系列活动等。
抓传承,树品牌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挖掘传统文化,激发创造活力。石桥子镇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出土了大量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商周时期的玉器、“子孟姜”盘等青铜器重要文物。对都吉台村“斗鸡台”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起都吉台文化公园在伴倒井子村挖掘刘秀带兵驻扎饮马于此“半倒井”故事,还原“刘秀南征·军马畅饮”历史场景,展示历史文化元素,建起伴倒井街角公园,在通往祝英台老家祝家楼村的枳房一断桥处建起“梁祝文化主题公园”,挖掘借用传统历史文化,打造建设美丽乡村,让更多群众意识到乡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并自觉加以保护和利用。
二是挖掘非遗文化,提炼本土元素。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办起“尼山学院”。按照服务标准,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在社区打造18个“乡村儒学讲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在龙乡农场组织开展 “非遗”大集走入乡村活动,让非遗项目展演融入百姓生活,琳琅满目的非遗实物和精彩的非遗表演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围观,居民现场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聆听非遗实物背后的故事,为乡村文化旅游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味”。
三是挖掘红色文化,凝聚发展力量。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公司进行量身打造,深入打造龙乡农场——伴倒井子家风家训学堂——都吉台文化礼堂为主的“传统文化路线”,宴驾山、龙石头河玉泉——枳房梁祝文化主题公园——吴家楼水库湿地——张家清河嘉泽园林为主的“特色产业路线”,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石桥子镇乡村记忆展馆——荆河湿地公园——孙家楼子红色讲堂为主的“红色研学路线”三条特色乡土文化产业精品路线。把孙家楼子红色讲堂、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伴倒井子家风家训学堂、都吉台文化礼堂等景点连成一体,打造文化旅游联合体,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引领文明乡风,留住美丽乡愁。为党员、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教育资源,引导群众从红色传统、历史文化中感悟崇高理想,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实践动力,真正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精神转化为支撑镇域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
虽然石桥子镇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因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群众也因贴心的文化滋养而幸福感满满。但与上级要求和广大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下步,石桥子镇将认真借鉴兄弟乡镇的经验做法,持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面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取得新成效。
获得第一手文旅信息
你写的文案/你拍的照片都是我的宝
留下你的署名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
wfwhjwzxx@163.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