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庄《张氏宗谱》卷一《地舆图》之解读(一)
发布于 2021-09-26 23:43
上图是独山庄《张氏宗谱》卷一中《地舆图》的第一幅图,即《独山庄阴阳二基图》。此图遵循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小圆圈”图标则为先祖的“阴宅”,而“小房子”图标则为“阳宅”。从图中不难看出“戎公宅”、“信公宅”、“公祠”、“华公宅”,以及“新宅”。“戎公宅”位于独山庄大院的西部(俗称独山庄“上塆”),“信公宅”位于中部,而“公祠”(现独山学校的位置),位于“信公宅”的东北部(俗称独山庄“中塆”),而“华公宅”则位于东部(即独山庄下塆)。如上图所标记,独山庄东南向有“土砦”和“竖旗山”(此地名现仍在使用),西南向有“独山寨”。“井”即为现在独山庄的“水井沟”。现在的独山庄水井沟出现了“古井尚存,新井并存”的局面。图中的“新宅”即为现在独山庄的小地名“新庄”(也称作“新屋”),此地有四合院古宅尚存。“乐山“是一个风水学术语。《地理人子须知》这本风水书籍含有关于这个术语的专门介绍。独山庄的“乐山”就是独山庄的“后沟”之北的地名为“三棵树”的这片山。据传说,明朝末年,独山庄的张氏“戎、华、信”三公之一——自华公,擅长堪舆,最早在独山庄下塆搭棚定居,而现在的独山庄大院最开始已被“惠(xì)姓老太”占籍入住。华公和信公相中了独山庄这块风水宝地,思索数日,最终利用智慧,劝走了“惠(xì)姓老太”,护送她越过“惠家垭子”到独山寨的南麓定居。这位“惠(xì)姓老太”离开此地之后“,独山庄的这三位先祖继续“披荆斩棘,打草开荒“。十余年后,土地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了三公后裔”比宇而居“的格局。当然,这仅仅是传说,《张氏宗谱》也未留下这些文字依据。编者记载这个传说,仅供热心的张氏族人参考。
上图为“独山庄全貌”航拍图
上图为正在被修缮保护的独山庄张家大院古建筑群
上图为“戎公宅”旧址(正在修缮)
上图为“信公宅”旧址(正在修缮)
上图为2014年重修的“自信公夫妇合墓”
上图为重修后的“自信公夫妇合墓”近照
注:
2014年重修在原址大概位置重修了墓碑。重修时使用了被压在学校墙角多年的旧墓志。重修时一并建设了“文化墙”。碑联、石狮、香炉、拜台和坟头则是新立的。原墓志落款为大清光绪庚辰年。
下图为独山庄小学(公祠旧址)
注:1950年,独山庄拆除“张公祠”,在原址建设学校。
上下两图为“华公宅”旧址(即独山庄下塆)(四合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拆)
下图为独山庄的“新宅”原址,即现在的“新庄”,也称作“新屋”。其四合院尚存。“秀箭东标”这个牌匾也许暗示着独山庄张氏大家族在这里培养过“娴习弓马”的武艺高强之人。这里极可能出过“武秀才”。这个牌匾也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图片拍摄于2016年7月1日)
上图为独山庄《张氏宗谱》卷一《地舆图》的第二幅图,即《潭溪寺太和坪阴阳基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北有“老管寨”,也就是现在的“老官寨”。南有“高望山”,就是现在的宝丰镇韩溪河村和擂鼓佑城交界的“高望山”。东南有“保丰山”。从“水来水去”来看,这里水流多为自西向东。时至今日,以上地名大多仍未变更。“潭溪寺太和坪”即现在的韩溪河桃花坪。“保丰山”即“宝丰山”,现改名为女娲山。热心的张氏族人一定能在上图中找到“花栗树”、“张家塆”、“汪家沟”和“河湾”等地方在图中的大体位置。据独山庄《张氏宗谱》卷三、卷四和卷五的内容记载:自信公第四子显瑞公,葬潭溪寺,癸山丁向(座北朝南),有碑,妣章氏,夫妇合墓,生子六,即拱一、拱德、拱朝、拱勉、拱福、拱秀。拱一,葬张家湾,妣杨氏,生殁葬俱未详。拱德,葬其父墓前,癸山丁向,妣甘氏,葬潭溪寺,癸山丁向。拱朝,葬潭溪寺,生殁载碑,妣朱氏,生殁未详...... 拱勉,生张英寨(即现在的独山庄),葬土寨坡(即现在的秦古镇竖旗村)乾山巽向(座西北向东南)...... 拱福,妣董氏,生殁未详,葬汪家沟,未山丑向(座西南朝东北)....., 拱秀,葬窑塆(即现在的独山庄大包子),亥山巳向(座西北朝东南)妣何氏,复娶黄氏,俱葬窑塆,申山寅向(座西南向东北)。显瑞公夫妇的墓碑虽早已无存,但热心的读者能在上图中找到大体的位置吗?
请看下图,仅供参考
上图为1981出版的《湖北省竹山县地名志》所载的“保丰公社”地图
上图为今日的竹山县宝丰镇韩溪河村标
上图为今日美丽的韩溪河
上图为“保丰山”即“女娲山”
自信公夫妇之墓碑在秦古独山庄,而显瑞公夫妇之墓碑原址在宝丰韩溪河桃花坪。几百年来,正如独山庄《张氏宗谱》卷一的《祭田记》所记载的那样,“上下各置一祠,春露秋分,互致祭焉”。总之,秦古和宝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我们把独山庄称作秦古和宝丰两地同根同源的张氏族人的“祖地”,一点儿都不过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