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红色基地参观 第五期

发布于 2021-10-09 13:03

红色基地参观

第五期

百年风雨,岁月峥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党史,参观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公共卫生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开展了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色基地参观学习是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廖颍欣、李梓彦、李洁和方展彤等同学分别前往广州英雄广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詹天佑故居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重走红色足迹,领悟红色精神的力量。以下是他们参观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广州英雄广场

廖颍欣


向上滑动阅览

大家知道广州英雄广场在哪里吗?

广州英雄广场位于中山三路,正对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正门,是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命名的广场。

大家知道广州起义在哪一年呢?

1927年。

广场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广场以种植为主,配以平台。主要种植木棉、罗汉松、垂榕,配以灌木和地被。

赵自选(1901—1928), 湖南浏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直属铁甲车队军事训练教官。1927年底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参与海丰农民暴动,不幸牺牲。

叶剑英(1897—1986),广东省梅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主义革命,参加创建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1927年为南昌起义的发动作了重要工作,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彭湃(1896—1929),广东海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起义运动领导人。1924年推动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后赴广东海丰领导农民运动,建立了海丰、陆丰县苏维埃政府。

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人。1925年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在北伐中屡建功勋,被誉为“铁军”。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苏兆征(1885—1929),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震惊中外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1927年推举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29年2月在上海病逝。

恽代英(1895—1931),原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1925年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陈郁(1901—1974),广东宝安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1927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苏维埃政府人民司法委员。1974年在广州病逝。

周文雍(1905—1928),广东开平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投身于工人运动。1927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遭叛徒出卖被捕,同年牺牲于广州。

聂荣臻(1899—1992),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北伐战争任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负责人。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杨殷(1892—1929),广东中山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在广东从事工人运动,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之一。1927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肃反委员。

张太雷(1898—1927),江苏常州人。早年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1927年在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敌人枪击,中弹身亡。

广场内设有石碑记录广州起义事件。

广场前方有献血站点,大家可前往献血,可获得无偿献血证和小礼品噢。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开拓前进。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李梓彦


向上滑动阅览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于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进入纪念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雕塑家陈允贤创作的一组人物雕塑《一代英豪》,为纪念南昌起义的五位领导人:周恩来(中)、贺龙(右二)、叶挺(左一)、朱德(右一)、刘伯承(左二)。

雕塑右侧,这座透着历史沧桑感的灰色建筑就是著名的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为当时的 南昌大旅社。

进入大旅社,大门左右两边分别是小卖部和账房。这“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建军七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游览参观留下的题词。该旅社采用江南民居的传统布局“天井”,房间环天井排列,共有四层。

一层有警卫连住房、卫生队救护室、战利品存放室、喜庆礼堂。喜庆礼堂原为江西大旅社举行婚宴寿庆活动的场所。南昌起义时,周恩来在此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商议了起义的时间、部署,并决定了起义军总指挥、前敌总指挥的任命。

二层有林伯渠同志办公室兼卧室、二十五号房间(周恩来同志曾在此办公和休息)、小会议室(南昌起义时,周恩来、吴玉章、林伯渠等曾在此邀请国民党左派和进步人士商讨政纲宣言和政权组织人事等问题,会见南昌地区工农群众代表和青年学生代表)。

三层有西餐厅(居住和工作在大旅社的起义人员在此讨论有关起义事宜,书写宣传标语,接待革命群众)。这里为红色经典连环画展览。

雕塑后侧的现代建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进入馆内就可看见崩裂的石块堆中那冲破碎石紧扣扳机的手。其中一块石块刻着“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二时 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抢指的上方绘有蓝天白云。它寓意着“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升起了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

展览分为六个部分:

“危难中奋起”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步开始了早期军事探索,为后来创建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1927 年春夏,国民党右派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大屠杀所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伟大的决策”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7月中旬,为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审时度势,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

“打响第一枪”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起义部队按照预定的部署,向驻守南昌的敌军发起猛烈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占领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征下广东”

1927年8月3日,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撤离南昌,取道临川、宜黄、广昌,南下广东,占领出海口,以期取得国际援助,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重新举行北伐。在南下途中,起义军虽然取得过重大胜利,但终因敌强我弱,在潮汕地区遭受严重挫折。

“转战上井冈”

潮汕失利后,起义军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军会合,继续坚持斗争;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经过“赣南三整”、湘南起义后,与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群英耀中华”

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也锻炼和造就了一批治党、治国、治军的骨干。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考验,南昌起义将士逐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共和国开国将帅。他们身上所凝聚和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要时刻牢记我们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幸逢盛世不负盛世。

南昌起义永垂青史,

八一精神永放光芒!

詹天佑故居纪念馆

李洁、方展彤


向上滑动阅览

李洁:

詹天佑故居广州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詹天佑就是在这蜿蜒狭长的小巷中出生和长大。

故居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

在纪念馆的旁边,是一所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小学,一个绿色小花园将故居和学校连接在一起,花园内建有微型的“人”字铁路和“八达岭长城”,这是对“中国铁路之父”的伟大杰作――京张铁路的纪念。

方展彤:

此次参观的目的,是了解詹天佑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学习先生的精神意志。

詹天佑先生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李洁:

淡泊名利、不慕权贵、品德高雅是詹天佑先生的崇高精神。“幽芳淡冶仙为侣,傲骨嶙峋世所稀”,这是詹天佑的故友赠予他的诗句,也是詹天佑一生的真实写照。先生曾说“自国外学了些知识回来,要为国家做些贡献,要做事,不要只当官。”先生出身于平民之家,他将终生奉献给中国交通事业,他是铁路事业的科技骄子。其天生本分,诚实坚毅,没有染上投机钻营的恶习,没有领悟趋炎附势的奸巧,不奔走于权贵之门,不混迹于风月之地,求学规矩勤勉,做事严谨认真,做人不卑不亢,创业兢兢业业。

方展彤:

英勇无畏、坚贞不屈、铮铮血骨是先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1919年,第一次欧战结束,詹天佑不顾身患腹疾,代表中华工程师会出席远东铁路国际会议,冒着严寒赶赴会议,与企图霸占我国东北地区中东铁路的日方代表论战,取得了保护中国中东铁路的权利。回乡途中,他抱病再次登上长城,浩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先生号召青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此号召铿锵有力,振奋了百年以来中国青年的爱国热血。我辈当谨记先生之教诲,将个人理想、个人前程联系于国家事业,为国家发展前仆后继,奉献一生。

李洁:

走进广州詹天佑故居,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我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方志钦对詹天佑的评价:詹天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他对我国人民和古代科学家、工程师的伟大精神传统和创新才能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他遗留给我们今天科学技术界的伟大精神遗产。

资料来源:廖颍欣  李梓彦  李洁  方展彤

本期编辑:刘慧祺

指导老师:何少群  路成浩  许华剑

校对:马丽纯  李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