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精神还好吗?

发布于 2021-10-10 08:38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于1992年发起,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后开始实行。

创设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在防治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

今天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加强合作,共同创造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外部环境。

普通孩子各年龄段

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1)婴幼儿(0-3岁)

由于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该阶段精神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2)学龄前儿童(4-6岁)

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或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可行方法。

(3)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

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可行方法。

孤独症

属于精神障碍吗?

孤独症儿童在我国申领的残疾证类别为“精神”残疾。那么问题来了,孤独症是否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

国内诊断孤独症较为权威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生邹小兵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现在,仍有人认为孤独症是一种精神病。因为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肯纳最早把该病症定为一种精神障碍。

但从2013年开始,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DSM-5)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都明确指出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与儿童智力落后、发育落后属于同一类问题。

尽管有些孤独症人会共患精神疾病,如焦虑、抑郁、双向情感障碍,个别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精神分裂,但本质上,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后天刺激等因素导致的精神疾病。

如何应对孩子

出现的精神状况?

孤独症孩子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状况,他们往往没有良好的表达方法,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耐心,去帮助孩子应对焦虑,安抚精神状况。

儿童正面图片来自于网络

促进安全感:

对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表现的儿童,可以通过轻抚、拥抱、陪伴入睡等,以增强亲子关系重建安全感。

促进平静稳定:

首先家长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往往是从大人那边传递而来。还应建立儿童规律和有秩序的生活,这能够增强孩子可控、可预期的感觉,也是促进孩子平静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可以通过带领孩子角色扮演、运动、听音乐放松等促进儿童平静稳定。

提升自我意识:

面对儿童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性发育、疾病、死亡等,不要觉得奇奇怪怪,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不回避、不批评、不忌讳,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力给予适宜的回答,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

灌输希望:

根据儿童的年龄段和认知特点,告知简单、清晰、必要的信息,帮助他建立对未来的希望。

家长的精神卫生

在日复一日陪伴孩子训练的过程中,家长很容易出现精神状况。他们连续不断地面临各种持续性的应激,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更易出现焦虑、抑郁和社会隔绝。但同时,他们的感情痛苦与对孩子实施特殊照顾的责任矛盾地交织在一起,大多数的家长也会在陪伴的过程中产生快乐和满足感。

重视精神卫生

从现在开始

“合肥市蜀山区至爱阳光儿童康复中心”创办于2005年,是一所由八名星儿家长发起开办的非盈利性民非企。16年来,专注自闭症、智力障碍和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秉承“有爱才有奇迹”的理念,先后为全国各地2000多名特殊儿童提供康复,创造了业内的上佳口碑。目前在训学生200余名,年龄区间2-16岁。作为一家资深的国家民生工程定点机构,至爱阳光是全省屈指可数的小龄阶段早期疗育、学龄阶段日间照料、大龄阶段职前培训和成年阶段辅助性就业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康复中心。

我们的愿景:用至爱阳光人全部的力量,智慧和爱心,让心智障碍人士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本部·至爱阳光

合肥市蜀山区山湖路558号

二楼:青少年发展中心

三楼:幼儿启智中心

新校区·巧智园

包河区万科时代之光商业街中段

咨询电话:

400-996-6804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