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 第788天:蒋兆和与古人像

发布于 2021-10-10 08:53

788天打卡

关键词:艺术创作;人生感悟;趣事



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张大家很熟悉的《杜甫像》,画中的诗人,骨骼瘦削、傲然孤寂,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杜甫本人无疑。但这其实是现代画家蒋兆和(1904-1986)的作品。而且,如果找出蒋兆和先生的照片做一对比,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我们所熟悉的杜甫像其实就是古装扮相的蒋兆和先生。

这背后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1952年起,周恩来总理收到莫斯科大学来函,希望中方提供素材,以完成大礼堂的世界各国科学家拼贴像。经过讨论,认为李时珍和祖冲之最为合适,但遍寻汇集古人画像的南薰殿和《三才图会》,都没有找到这两位科学家的画像。

周恩来总理指示,“画历史人物,找蒋兆和。”

以此为契机,蒋兆和开始了历史人物画像的创作。他先后依照京城名医萧龙友的样子画出了李时珍像,以科学家竺可桢为蓝本,创作了祖冲之像。惟妙惟肖的创作背后,是蒋兆和对历史人物内在气质的深刻领悟与生动描摹。这之后,蒋兆和又如法炮制画了刘徽、张衡、张仲景、孙思邈、等古代人物的画像。这一系列古人像中,创作于1959年的《杜甫像》最深入人心。

这次杜甫画像的原型是蒋兆和本人,在画的右边,他题款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千载岂知逢新世,万民欢唱大同时。我与少陵情殊异,提笔如何画愁眉。”




“读者·新语文”陪你

每天2分钟

每日一篇语文作文素材

每天进步一点

体验坚持与积累的力量

感谢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您身边的中小学阅读写作教育专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