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要闻 | 来,看《焦点访谈》解读2021中关村论坛

发布于 2021-10-10 08:56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办于2007年的中关村论坛则是一个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的交流平台,已经举办了多届。而今年更是升格成为了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内容也比以前大为丰富。2021年中关村论坛于9月24日到28日在北京举行,年度主题是“智慧·健康·碳中和”。在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视频致贺。


在中关村论坛开幕式致辞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

(打开视频观看《焦点访谈》报道)

9月24日到28日2021年中关村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的年度主题是“智慧·健康·碳中和”

这一主题体现了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全球的高度共识以及国家的重大战略

算法和芯片的进步推动了智慧化的发展今年的中关村论坛都更多地融入了智慧元素。其中MR也就是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是智慧化赋能的一个亮点

会场中融合实景、全景加三维模型与会代表虽然天各一方但又身临其境像在现实世界里一样互动与深入交流

举办如此规格与规模的论坛疫情防疫工作同样是重中之重科技智能安检测温系统可以做到在一秒钟的时间里识别身份,智能测温,查健康码、核酸疫苗接种信息,联网,电子登记等信息

高科技凸显中国式防疫的力量这些科技办会的实际应用也将直接落地到北京冬奥会中

除了应对疫情的挑战本届中关村论坛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应对碳排放的挑战

城市更智能我们的建筑也将更低碳能源物联网、大数据分析让能源的使用更加高效,更节能

传统数据中心的计算设备使用风冷降温,能耗很大采用50摄氏度的温水水冷技术可以提升高性能机房算力5%能耗比以往降低42%在冬季还可利用余热为楼宇供暖进一步节省其他能耗


未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更加智慧化,一个更加智慧、健康、绿色的未来正在向我们走来。总书记在中关村论坛开幕式致辞中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199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0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关村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
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发布和实施了高精尖产业“10+3”政策、高精尖产业规划等重大产业政策,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例,发布实施“科创30条”,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与创业。北京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了2.9万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北京市GDP的1/4。今年中关村论坛,首发“高精尖”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就有200多项。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表示,总书记要求我们把中关村努力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我们就是要主动融入世界创新网络。我们有信心创造更好的环境,吸引国际科研机构和企业来中关村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的中关村论坛成果丰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广泛交流,寻求合作,汇集了3000项技术交易项目、7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还发布了接力科技投资基金100亿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改变经济格局和人类生活,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形势下,更加需要全球科技界、产业界深化科技创新协作,以科技向善理念,协力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共同应对时代挑战。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