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两项研究成果喜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发布于 2021-10-10 10:08
近日,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由教育部设立,用于奖励对促进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有重要贡献的科研成果,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奖项。本次共评选出获奖成果344项,其中一等奖26项,二等奖119项,三等奖199项。北京师范大学获奖总数达45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一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项研究成果获奖。杜育红教授的论文《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与方法的演变及其启示》荣获一等奖,胡咏梅教授的著作《Evaluating research efficiency of Chinese universities(中国高校科研生产效率评价研究)》荣获三等奖。
杜育红教授出席颁奖大会
获奖成果介绍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理论与方法的演变及其启示》
作者 | 杜育红,赵冉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4期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已有研究在教育如何作用于经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如何测量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中国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的二元经济,四十多年的发展很难用西方经济学的某一理论解释,探讨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需要建构统一的理论框架。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蔡昉、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寻找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内在逻辑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尝试提出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量框架。一方面通过分阶段分产业分部门进行增长要素分析,基于作用机制分别测算教育提升生产过程劳动力质量的贡献,提升整个社会人力资本与知识水平的外部作用,提升技术创新的作用,提升技术吸收能力的作用以及在资本积累方面的贡献。另一方面借鉴舒尔茨的投资收益法,在分产业分部门的教育投资收益法基础上,通过加权的方式,计算各阶段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外,选择的教育指标能否实质性地捕捉到各个发展阶段的教育特征也是测算贡献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力资本指标的选择应该反映市场上不同时期对不同能力与技能的需求变化。
《Evaluating research efficiency of Chinese universities(中国高校科研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作者 | 胡咏梅,梁文艳,唐一鹏
来源 | Springer出版社2017年第1版
This book employs the modern econometric approaches such as DEA, Malmquist Index and Tobit models to evaluate research effectiveness and productivity of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five-year longitudinal data of more than a hundred “Project 211” universities, this book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oductivity of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demonstrat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exploring dynamic changes and identifying underlying factors. Any researcher or policymaker who cares abou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nefit from our in-depth analyses.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328096579998.jpg)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