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文每周解读 | 微度假、红色旅游、自驾游成为旅游新趋势

发布于 2021-10-10 16:27

顶层趋势

01 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之“照鉴·中希戏剧对话”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


2021年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之“照鉴·中希戏剧对话”活动是与艺术的对话,是与文明的对话,是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与未来的对话,以戏剧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示了两个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 (文旅部)

  

02 2021年“金牌导游”培养项目实施

金牌导游”培养项目是文化和旅游部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加大对一线优秀导游的培养与支持,鼓励入选对象开展业务研究和实践,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为提高导游队伍专业素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03 国明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

10月9号,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奋力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国务院官网)

04 国庆假期红色旅游广受欢迎

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广受欢迎,游客重温红色记忆、参访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家国情怀。同程旅游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国庆假期红色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了230%。

产业热点

01 国庆假期旅游

全国: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游客满意度达85.5。文旅部)

河南:国庆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6675.07万人次,旅游收入为322.32亿元。与2019年国庆假期相比,旅游接待人次增长0.65%,旅游收入恢复64.21%。与2020年中秋及国庆8天假期相比,按可比口径计算,旅游接待人次增长5.44%,旅游收入增长2.12%。河南省文化旅游厅)

郑州:据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综合大数据监测、抽样调查和区县(市)统计,全市共接待游客123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4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全市重点监测的14家景区共接待游客127.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4多亿元。(澎湃新闻-看郑州)

 

02 游戏:《鱿鱼游戏》火爆全球

《鱿鱼游戏》是奈飞(Netflix)近期上线的一部网剧,全剧仅有9集,内容中集齐了许多“大逃杀”元素。在国外的影评网站烂番茄上,《鱿鱼游戏》烂番茄新鲜度一度达到100%,奈飞韩剧榜排名第一。36氪)

 

03 电影:主旋律电影的高光时刻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10月1日-7日七天国庆档,国内院线票房43.85亿,成为历史上票房第二高的国庆档,仅次于2019年国庆的44.66亿。这当中,抗美援朝题材的战争大片《长津湖》七天拿下了32亿,一家就分走了国庆档七成以上的票房。(数据梦工厂)

 

04化节目原创潮流文化节目坚定文化自信

 

9月29日《国潮有力量》首播,这是国内首档以直播形式输出“国潮”主题的原创潮流文化节目。节目试图通过每月一观“国潮现场”,每周一约“国潮在线”,以大直播为主要艺术阵地,小直播结合热点与轻体量话题来运营,邀请相关领域大咖以及能够为国潮主题破圈的名人,用最新的视点、最潮的视线、最奇的视角,破解“国潮”、再造“国潮”。

 

除此之外,节目还不断完善和丰富“国潮”的内涵和外延,包括计划从宏观到微观、从影像到味觉感官来呈现“长城”这个精神图腾之潮,规划结合冬奥会解锁冬奥里的国潮力量等尝试。(文旅部)

河南动作

 

01 交旅融合推进自驾游、微旅游快速发展

9月26日被游客赞誉为最美“云中高速”尧栾西高速栾川至双龙段通车,沿线30多家旅游景区直接受益,增强了游客“快进慢旅深体验”。

 

尧栾西高速该路段10月1日至6日总流量为5.36万辆,日均车流量0.89万辆,其中最高流量为10月3日达到1.22万辆。10月1-6日省内主要通往景区高速公路郑栾(尧山、白云山)、郑少(少林寺)、郑云(云台山)、洛栾(白云山、老君山)车流量较平时增长1倍左右。

 

02 焦作:国潮国风成为新亮点

假日期间,国潮国风成为新亮点,传统文化备受青睐。云台山推出《七贤游园》国风演艺,芒砀山旅游区举办汉服有礼·国风婚典季,殷墟景区开展“乐游殷商”等一系列集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娱乐活动,让游客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03 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假期期间门票多次售罄,7天内主剧场演出98场次,微剧演出800余场,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总观剧人次超60万。

建业电影小镇新升级后的《穿越德化街》一改传统的表演模式和舞台呈现形式,以沉浸式表演还原真实历史故事,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7天接待游客18万人次。

 

04 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上演“十一奇妙游·演艺狂欢节”

 

清明上河园景区举办的“十一奇妙游·演艺狂欢节”,融合戏曲、杂技、武术等传统文化元素,每天举办各类演出170余场,吸引央视频“火车火车哪里开·国庆云游记”栏目组进行长达2个多小时的在线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18万人次,让国潮成为热潮。

 

05 多地同频共振,老家河南思念你 

国庆期间,抓住“奇妙游”落地引流,《若思念,便思念》老家河南思念你等系列视频火爆全网,相关传播浏览量1122.8万人次,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景区宣传营销的创造性“破圈”融合。

 

06 奇境栾川游客如织,一元午餐再升级

 

国庆长假期间,奇境栾川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假期前三天,全县共接待游客2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6亿元,市场回暖效应明显。

 

07 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拟认定名单进行公示

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对推荐的申报单位进行了初评、实地抽查评估,拟认定河南自然博物馆等32家单位为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08 豫剧电影《新桃花庵》举办首映式

10月9日上午,豫剧电影《新桃花庵》在河南安阳市两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首映式。

《桃花庵》是崔派的代表剧目之一,豫剧电影《新桃花庵》是在豫剧名家、当今崔派代表性传承人张宝英舞台版基础上改编而来,讲述了一段跨越十六年的悲欢离合。

他山之石

 

01 上海阅读建筑、沉浸文化,大都市多花样玩转微旅游

国庆假期,上海市区联手、政企合作,推出一江一河“滨水游”、主题乐园“亲子游”、郊野休闲“生态游”、看剧观展“文化游”等四大系列文旅产品。新华社

上海“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0北京迎来首波冬奥热

伴随冬奥会测试赛等一系列活动推广,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冰雪京城双奥之旅、长城脚下生态之旅、京张雪乡休闲之旅三条北京冬奥旅游路线,展现了不同冬奥赛区的地域特色及文旅资源。据了解,融合“冬奥”“永定河”“西山”、“首钢工业”等元素国庆期间,每天3000名预约名额早早就被全部约满。(文旅中国)

//////////



核心解读

根据北京、上海、河南、山东等省份国庆假期旅游数据来看,文旅市场的复苏痕迹明显。
从大量的旅行数据中,我们发现,随着交通的便捷和大众旅游消费的升级,再加上疫情因素,家门口“微度假”、短途游、自驾游的也逐渐兴盛。飞猪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前一周,本地及周边游预订量环比增长超380%。
微度假、自驾游、亲子游成为国庆旅游三热,体现了当下旅游群体对短途近郊、高享受、慢节奏、亲子教育等的新型旅游要素需求的增加,也反映出未来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倾力点。

策划:郭广新、韩碧莹
整理:方青
图片:来源于网站及摄图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


智库观点 | 汪振军:河南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逻辑与现实
独家评论 | 数字文博助力“新双创”,更应重视在地文化
独家评论 | 从太极申遗到泡泡玛特上市,河南新文创蓝海可期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河南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