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篇C刊论文作者:论文选题怎样蹭热点

发布于 2021-10-10 21:14

本文根据何义珠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开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何义珠,丽水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近20项,发表CSSCI论文15篇,制定地方标准1项,荣获市级及以上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

社会热点,如果没有对接核心期刊的学科与选题方向,也是无用功。这就是涉及什么学科、用什么方法的问题了。比方去年很火的“武德”,体育学出了篇文章,分析的非常到位,就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了。这几天,《乡村爱情》里的谢大脚,演员于月仙车祸去世了,朋友圈里有人分享了一篇把“大脚超市”这种民间最小单位的实体经济跟政治学结合起来的论文,写的是真好。

 

所以,我们看一下怎么去预测社会热点,怎么运用好这个热点做好文章。现在社会热点是相对明确的,比如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方向,都能成为社会和学界的热点;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点迟可以发展成热点。其实,还有很多不那么明显的热点,怎么去筛选会对我们写好文章、发表好的期刊更容易呢?举例来说,政治与专业的结合,一方面要了解领导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看政策演变和社会需求变迁。比如民族问题一直备受历届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但他们的话语体系特征各有不同,需要与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结合起来理解,但他们的目标都高度一致,致力于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大格局。假如我们把中央领导人的某个领域的话语体系做一个梳理,深入一点可以出一本书,浅一点能做一篇很有深度的综述文章。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小视角切入,比如说某个民族或地区发展的经验问题、民族团结的关键性影响要素分析等等。哪怕是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中,也有很多热点选题,如电影《少年的你》反映的校园霸凌事件,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选题热点,通过报纸、新闻获取一些相关事实案例,可以出品一篇不错的论文。

热点选取要看三个点:
▶看专业属性。我们属于什么专业?任何热点要跟我们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才能搞大事情。热点,不管它是政治领域的还是经济领域的,都可以转变成我们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个点。前面说的“大脚超市”,从社会学角度解释和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肯定不一样。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点,它可以用不同的学科来分析,主要看用哪个学科的哪个理论去驾驭它。
▶看期刊栏目。我们热点的选取得看市场,不能是核心期刊不感兴趣的,或非常设栏目的。智库这几年很流行,很多核心期刊都设置了智库专栏,选择这个方向就要了解专栏所侧重的方向,哪怕这个方向跟我们的专业有一小点的关联,也是可以去尝试的,而且尝试的成功率还比较高。
▶看个人能力。实际上,个人能力是随时变化和可以提高的,在论文这一块的体现就一个点:结合。也就是说把我们的专业跟一切东西结合,只要能用理论解释得通的,创新一种新说法也是可以的,前提当然是现有依据能支持我们这种观点。

完成热点预测与选择后,怎么写文章呢?自然逃离不了文献,而旧文献和最近报纸是很关键的参考资料。报纸有最新的素材,旧文献可能是古代的或民国时期,哪怕是十几年前的,我们怎么样从旧的文献中寻找新式的热门话题,就一定要结合现在的背景挖掘。以“少数民族”为例,一直以来少数民族这个话题都是居高不下的热点,核心期刊都比较喜欢,任何领域都可以跟少数民族挂钩,并且基本上是要跟民族团结、民族发展、民族文化有关的。那我们怎么从旧文献中梳理这个民族问题呢?像畲(she)族,不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他们中没有出现过一个叛徒,全是忠勇之士,这些材料梳理一下系列论文就出来了,并且会是高质量期刊偏好的方向。而报纸,我估计大家做研究可能都不太重视,觉得没什么可用的东西。其实,报纸里能提炼出很多有用的东西,新闻报道背后它有很多理论性的东西,甚至包括很多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些路径。某篇报道里讲某领导人去某地考察调研,询问了什么事情,做了什么总结性发言,这个总结性的话实际就给我们的论文提出了一个对策或者几个对策,而这些对策肯定是比较有高度的。然后我们要从这些看似家长里短的信息中提炼出专业理论来,如果领导视察的是乡村,我们能不能跟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能不能跟现代化治理结合起来?如果他视察的是学校,我们能不能跟学校的发展,甚至说教育改革里有关教材的这一方面结合起来。和什么结果,主要看哪些是我们能够驾驭得了的。从报纸中探视现实的一个路径,领导视察的地方要么极好,要么极差。极好的话就是总结经验型的,极差的话就是各种援助、支持等等,而这些都可以在探寻现实路径上提供给我们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只要我们能把政治话语转变成学术话语,这一文章就有机会成为热点选题中的佳作。

假如您现在准备写关于“农村”的话题,但是又想不出合适的题目,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更全面的了解,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农村”去检索,你会发现与此相关的研究主题多而杂,有关于“三农”的、农村妇女的、农村公路的、农村信用社的,甚至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的、农村义务教育的、示范村的等等,这些话题都可以现农村衔接起来做文章。

尽管这些主题都比较大,为了更细化的了解,我们再看一下检索结果的总体分析。两万多条,一篇一篇看过去不可行,这个分析让我们简单粗暴的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比如最早的文献是出自哪一年?2006年与农村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什么最多?那估计这一年应该有一个不同寻常的事情推动了这一主题研究的。

之后还有学科分布、作者分布、单位分布,借助中国知网的这种分析会比较省力,还有万方的、维普的,都有这种分析功能,都大同小异。拿中国知网来说,我们检索之后,它里面有一个“导出与分析”的栏目。

“可视化分析”里面有“全部检索结果分析”,然后就可以显示出上面的那些图,不管是会议文章还是学位论文还是学术期刊,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检索,如果是用高级检索的话,还要选定好范围再看“导出与分析”。它所显示的图,为我们做文献梳理提供了方便,还可以用于论文中的分析部分。再有,报纸是有一些理论版的,《人民日报》有理论版,《光明日报》有理论版,像类似这种报纸,也是我们发表学术成果的一个关键阵地,但写法与论文和新闻不一样,可以参考一下理论文章的写法。

我们以《中山日报》的这篇文章为例,这种报道一看就是讲故事了,我们怎么把人家讲的故事变成我们的学术性语言。看文章标题——《昔日农村改革先行地 今朝特色精品示范村》,副标题里有“红色资源”、“文旅融合特色村”,我们会想很多村子原先都是在革命老区里的,那它的红色资源怎么变成文旅资源?如何去融合,或者怎样去做创意性转化?这些是很关键的点,如何跟自己实际的情况结合起来,比如说红色资源的转化,是通过媒体?还是通过文化?还是通过其他的方式,那就要看一下有没有人写过这方面的东西。文化的转化跟红色资源的转化实际上有高度的一致性,红色资源转化很少,那我们就看一下文化怎么转化的,再迁移到红色资源的转化上来,这个问题就可以相对简单。

接着往下看,里溪村上世纪是什么情况,后来“包产到户”又是什么情况,《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刊发文章,公开报道改革经验。那我们去把公开报道的文稿全部找出来,然后复制到word文档里,去精读、细读里溪村的改革经验,人家是怎么总结的。传承红色基因的话,就是党史教育,后面包括接旅游观光团,如何做相关业务培训,怎样引入商业化运作,逐步形成红色旅游区。

以上是用报纸来找研究的点,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启示。

我们做热点的选题,也要跟核心期刊的偏好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选的选题不能只是两三个期刊会接纳的,一定要是多家期刊会考虑的,所以不能太冷门。怎么把冷门的话题变成热门的话题,其实也不会太难。前面讲过“结合”,这个就是“冷门”转“热门”的关键了。今年带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发现一个新的研究话题——民间文书。买卖契、和约、赘约、分关书等记载的事件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家族发展情况,同时也是民间诚信和契约精神的体现,这些折射到学术界都是热点问题,如诚信、文明、友善等。是不是可以研究一下民间文书从哪些方面体现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民间发展,或者说那时候居民的诚信和文明友善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可见,民间文书这个话题也可以让我们选题的延伸性变大,比如民间文书生存现况是一个话题,开发利用也是一个话题,从一个家族产生的文书中剖析当时的社会更是一个不错的话题。这些点,每一个都可以独立成文但又不完全剥离,如果是这样的话,选题的延伸性就很大了。但如果有的选题只写了一两篇文章就没法再往下写了,没有其它的结合点了,那我不建议去做。

还有一种延伸性不是内部延伸,是外部延伸,比方说公共文化服务这块外部延伸就很大。为什么会选这个选题呢?在2007年的新闻联播里看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提法,然后通过报纸、新闻、数据库去查询了解了这个概念和实践,发现公共文化服务可以结合很多点,比方说数字化,那就叫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了,如果跟现在的红色资源转化结合,就是研究红色资源变成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延伸了。而现在公共文化服务又发展到可及性的水平,外部延伸依托的理论就有了。所以我们要考虑到理论上的延伸,现实活动的延伸,还有内容扩展性的延伸。

以上是如何结合社会热点找选题,下一节针对论文写作,我们再进行分享。

……未完待续……
字数:4421字
编辑:淘淘
欢迎转载,请联系后台开白

往期文章

◆论文投稿前分析核心期刊偏好的三个方面



想查看更多学术文章

科研写作研究所
科研写作研究专业机构
776篇原创内容
学术有意思
有用、有趣的学术灵魂
19篇原创内容
外文期刊局
国外学术前沿瞭望镜
701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