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书写“夕阳红”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贵阳市观山湖区明珠助老社党支部书记杨朝群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在贵阳明珠塔周围,活跃着一个老年人歌舞团队及互助团。在这里,聚集着6000多位老人,年龄多为65岁以上,其中30%患有疾病,有失明的,也有聋哑的,还有失独的。他们没有因为老龄放弃希望和梦想,而是在这里书写着自己的暮年计划:没有跳过舞的开始学跳舞,没有弹过钢琴的开始学钢琴,患病的收获着温暖和信心……
创造这一奇迹的,也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她就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明珠助老社党支部书记杨朝群。十年来,杨朝群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建歌舞团,创新开展“10分钟微党课”,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他们从寂寞和孤独中走出来,在相互守望中活出了精气神,传递着“家”的温暖。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每逢“七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和庆典,众多老人高举“永远跟党走”“党在我心中”等红色宣传牌,集聚在贵阳世纪城明珠广场,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背后,与杨朝群的无私奉献息息相关。2010年退休后,杨朝群自己筹资开了一家公司。但在生意日渐兴隆之时,她放弃了董事长职位和优厚待遇,跑到广场上带着老人们跳起了广场舞。短短半年时间,十几个人的跳舞小组发展成一千多人的团队。由于大家经常在世纪城的明珠塔下开展活动,于是,在杨朝群操办下,明珠歌舞团应运而生。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后来大家渐渐明白,作为党员的她有一个梦——给留守老人、独居老人们营造一个“团结互助、快乐生活、帮助他人”的“温情之家”。因为世纪城周围居住不少空巢老人,有的是投靠子女不适应环境而感到孤独,有的是失明、聋哑、患癌而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因家庭矛盾感到沮丧,他们需要希望、呼唤关怀。让身边空巢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找到心灵的归宿,考验着耐心和责任心。一位患慢性白血病的苏姓老人,因长期使用激素药物影响了容貌,不愿出门。杨朝群组织队员一起来到苏姓老人家,对他进行鼓励:“老人都是无价之宝,是金子,是玉石,我们以后的表演需要你。”苏姓老人感动得大哭,第二天就加入跳广场舞的队伍。一些因身体原因不能跳舞的老人,也纷纷坐着轮椅来到广场上,跟着音乐动起来。随着成员越来越多,各种议论也多起来。有人质疑,有人担心。对此,杨朝群曾经也产生动摇。因为感觉身体严重透支,杨朝群决定退出。但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早上,几十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她家门前,请她继续。女儿也深受感动,力劝母亲。杨朝群再次回到老人们中间。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学习交流,明珠歌舞团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老年人参与,队伍迅速扩大。团队越大,老人越多,管理越不容易。如何凝聚思想?社会组织需要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老党员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必须建立起像战斗堡垒一样的基层党组织,有一个强有力的主心骨。”杨朝群这样认为。2012年,在世纪城社区的帮助下,明珠歌舞团党支部成立,杨朝群当选支部书记。2017年10月,明珠歌舞团更名并注册为明珠助老社。老人们有了新的大家庭。“老年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的10分钟党课,我们继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感恩奋进赛家风’活动,有请两位党员上台分享他们的好家风……”今年5月13日早上8点半,在世纪城明珠广场,杨朝群主讲的10分钟党课准时开讲。听课的“学生”大多是附近的老人,现场不时发出阵阵掌声。从2019年11月起,明珠助老社开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感恩奋进赛家风”活动。在10分钟党课中,由两名成员上台分享自己的家风,每半年投票评选出优秀家庭并颁发证书、给予奖励。“谁都可以站在台上分享自己的家风家教故事。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帮助许多人解决了家庭矛盾。”杨朝群说,只有小家和谐,大家才会和谐。“作为一名党员,我想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党的好声音、国家政策宣传给老人们,带领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杨朝群说,她用讲故事的形式,用身边的实例,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消防、防电信诈骗、禁毒、家庭安全等知识,把党委政府的政策、规定讲出来,让老人都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每日10分钟党课,把老人们带入党的怀抱,感受党的温暖。”会员阳正潮说,明珠助老社就是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党课不仅自己讲,也带动党员讲。在她的示范带动下,支部委员、普通党员也纷纷走上讲台,轮流为社区老人们讲起了党的政策、国家大事,分享身边的好人好事,党课形式也从单纯的讲述到阅读、讲解与提问相结合等,形式日益多样,内容不断丰富。“一开始就是支部委员和大家拉拉家常,聊聊民生时事,说说党的方针政策,最初也只在党员内部开展,后来逐步发展为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公开党课,没想到大伙还很喜欢。”杨朝群说。在杨朝群的示范引领下,生动简洁的10分钟微党课,让感党恩、颂党情成为一种深入灵魂、融入血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区老人们的思想境界、团结互助意识。十年来,听课的党员和群众从刚开始的几十人增加到1000余人,除了观山湖区的成员,还有来自南明、云岩、清镇等地的成员,成为了当地老人的必修课。“即便刮风下雨跳不了舞,但是打着雨伞也要听党课。”74岁的社团成员彭荣贵激动地说。在世纪城周围,小区、广场、学校、街道路口等地方,经常能遇到穿着黄马甲、戴着红袖章的老人,精神抖擞地执勤、巡逻。这些参与的老人,有的曾经身患重疾,有的家务缠身,还有的居住偏远。“可疑人员问一问,邻里纠纷劝一劝,安全知识讲一讲,这就是我们每天的工作。”杨朝群谈起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不仅让老人们老有所乐,也要做到老有所为,让他们收获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信心。”在明珠助老社,只要身体允许,大家都自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杨朝群带领下,明珠助老社志愿者配合社区、公安、物管、学校等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推广普通话、维护交通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禁毒妈妈、消防妈妈、义务巡逻队等多支志愿队伍,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志愿服务离不开党建引领。杨朝群带领党支部全体党员按照“小老人照顾老老人、健康人照顾生病人”的思路开展工作,助老社内部设置了总指挥、团长、常务副团长、副团长等公益职务,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8个部(办)和1个应急大队,将助老社中的23名党员划分为6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联系1至3个助老社部(办),以党员骨干为主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星火行动”,让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助老社的方方面面。通过创新“主题党日”,杨朝群组织老人们召开座谈会、号召党员带头家访等,主动了解掌握社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所急、所需和所盼,对个别思想情绪波动较大的老人,坚持与他们交流谈心,帮助解开思想上的疙瘩,鼓励他们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走入社会,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病情较重的老人,坚持“每日送问候、生病送医疗、按需送服务、急难送救助、生日送祝福、节日送慰问”,带领党员与需要重点关怀的老人结成230对帮扶对子。针对老年人常体弱多病的情况,杨朝群组织党员骨干研究出了适合不同老人们的舞蹈锻炼方案,分组练习锻炼,让老人们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也让互不相识的陌生人逐渐变成了互帮互助的邻里亲,营造了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社团成员杨叔叔因为身患重疾住院导致思想消极、缺乏信心,杨朝群不顾疲劳和脚伤,和支部委员及社团老人多次到医院看望安慰,鼓舞他乐观面对困难;80多岁的张阿姨、70多岁的陈阿姨,都曾因与儿媳闹矛盾心情不好,支部委员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又联系派出所的同志上门劝说其子女,最终解开了两位老人的心结。一起上党课,一起排舞蹈,一起做志愿服务……老人们的生活慢慢变得充实而精彩。到2020年底,明珠助老社党支部共计组织300万人次开展大小型志愿者活动1000余次、累计捐款50多万元、调解纠纷300余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党支部迅速成立网络宣传突击队,在微信上通过快板歌、顺口溜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并组织党员群众捐款近6万元。如今,明珠助老社从当初几十人的小团体,发展壮大为凝聚6000余人的社会大组织,以党员为骨干组建了“禁毒爱心妈妈大队”“社区妈妈”“红袖章志愿者巡逻队大队”等80余支功能不同的公益事业应急大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一支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就是要建设一个引导正能量的红色社会组织。”杨朝群说,“我们虽然年龄大了,但还是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感觉到对社会还有用,大家就是快乐的。”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在一次次团体活动中、在一堂堂党课熏陶中、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明珠助老社的老人们虽难掩岁月的痕迹,但内心充满朝气和活力。在支部这个大家庭中,他们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也在不断书写着自己的老年精彩。
编辑:欣美缇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