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安全小课堂|新《安全生产法》解读(二)

发布于 2021-10-11 11:48

新《安全生产法》

新《安全生产法》总计修订42条,本篇介绍7-24条,分别从事前、事中、事后加强了各参与主体在安全生产全过程中的安全责任。

首次提出“安全事故公益诉讼”,为人民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追究行政机关和有关人员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

01

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编制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

【解读】

遵循政府管理“放管服”和清单制工作方针,明确执法清单,清单以外不设限。

02

将第十八条改为第二十一条,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将第二十二条改为第二十五条,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专职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协助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解读】

明确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法定责任,加强执法依据。

03

将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三十六条,增加两款,作为第三款、第四款:“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

 

“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解读】

结合当下安全管理短板,制定针对性法规。愿“蓝朋友”转移燃烧煤气罐的新闻能少一些。针对多发问题,严格法律要求,加强法律意识。

04

将第三十七条改为第四十条,第二款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通过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解读】

建立安全信息预警系统,重大危险源信息联网共享,实时监控,多级预警,加强信息管理措施。

05

将第三十八条改为第四十一条,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解读】

06

【解读】

07

将第四十六条改为第四十九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不得倒卖、出租、出借、挂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施工资质,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不得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解读】

严肃打击常见的安全生产资质非法转让的行为,严堵管理缺口。

08

将第四十八条改为第五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具体范围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

【解读】

高危行业由“鼓励”投保改为“应当”投保。用保险从侧面降低风险,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风险意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09

将第五十三条改为第五十六条,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治有关人员。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

【解读】

保障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索赔权利,加强事故善后工作。

10

将第五十四条改为第五十七条,修改为:“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解读】

以人为本,强化从业人员个体的安全生产责任,通过立法机制提升个人安全生产意识和法律知识学习。

11

将第六十九条改为第七十二条,修改为:“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资质条件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应当建立并实施服务公开和报告公开制度,不得租借资质、挂靠、出具虚假报告。”

【解读】

明确安全评价机构及安全评价师的基本职责,随着国家对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视和监管强化,安全评价类人员的春天即将到来。

12

将第七十条改为第七十三条,修改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等网络举报平台,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需要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的,转交其他有关部门处理。

 

“涉及人员死亡的举报事项,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核查处理。”

【解读】

明确举报制度和举报窗口,不仅是生产经营单位全员,还包括周边人员,均可以参与到监督安全生产的活动中。

13

将第七十一条改为第七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

【解读】

增加处罚方式。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还有些行政机关存在行政不作为的现象,以经济处罚代替责任追究、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等。建立安全生产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为人民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追究行政机关和有关人员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不能仅仅是赔钱了之。

14

将第七十五条改为第七十八条,修改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存在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采取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暂停项目审批、上调有关保险费率、行业或者职业禁入等联合惩戒措施,并向社会公示。”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处罚信息的及时归集、共享、应用和公开,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处罚决定后七个工作日内在监督管理部门公示系统予以公开曝光,强化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诚信水平。”

【解读】

强化安全行业信息化管理,成立违法信息库,让劣迹人员无所遁形。行业通报,协会自律,广而告之。

15

将第七十六条改为第七十九条,修改为:“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并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统一协调指挥;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国务院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民航等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地区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通过推行网上安全信息采集、安全监管和监测预警,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解读】

国家层面成立事故救援体系,监测信息化,预警智能化。保证及时预警,迅速救援,专业处理,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16

将第七十七条改为第八十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解读】

事故救援预案及救援联动机制深入生产一线,面对事故发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提升全社会的事故救援意识和能力。

17

将第八十三条改为第八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一年内,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对不履行职责导致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没有落实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解读】

加强安全事故的事后追责,加强“回头看”管理措施,让安全管理形成闭环。让事故发生也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来源:广东应急管理官微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