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论语》十大思想内涵解读

发布于 2021-10-12 06:20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解读

 

一、为政以德——治国的德政主张

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叫“德治”。

[内涵解读]

1.为政以德

“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执政者应实行“仁政”①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②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树立榜样,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2.民生与教化

孔子高唱仁爱赞歌的同时不忽视老百姓的温饱。冉有问政时,孔子先强调“富之”再强调“教之”。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均不容忽视,但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先富后教(《〈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之间没有矛盾,只是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孔子又主张治国以“礼”,就是要重视“教化”,使百姓遵守“礼”,就是提倡百姓要有一种精神力量,重视人的基本准则。

4.“均贫富”与“均无贫”(《〈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一致,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

5.“政”和“德”、“刑”和“礼”的区别(《〈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3题)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法家的法治思想和儒家的德治思想进行比较)

[相关成语]

1.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北,北辰,北极星。

2.足食足兵:粮食富足,军备齐全。

3.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4.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能。就列,归入行列。

5.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xiá囚笼)

6.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7.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8.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9.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10.持危扶颠:扶助将要倾倒的。比喻扶持大局。

11.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攻,声讨。

12.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13.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

[论语摘译]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位,而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顺。”

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向往善道,百姓也就会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

4.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季氏比周公还富有,可是冉求还为他搜刮民财来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们自己人了,后生们尽可以敲起鼓来声讨他!”

5.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景饥荒,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答道:“为什么不用十分抽一的彻法呢?”哀公说:“十分抽二,我还感到不足,怎么能用那个彻法呢?”有若答道:“老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足呢?老百姓不富足,您怎么会一个人富足呢?”

6.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译文: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赶车。孔子说:“人口很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很多了,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说:“已经富裕起来了,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说:“教育他们。”

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在位者自身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自身不端正,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

8.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剩下的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

9.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办事严肃认真并恪守信用,节约用度并惠爱人民,役使百姓要按一定的时节。”

10.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我听说有国的诸侯和有家的大夫,不忧虑国家贫穷而忧虑财富不均,不忧虑人口稀少而忧虑动乱不安。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为政以德”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为政以德”要重教化,轻刑罚。(  )

B.“为政以德”反对横征暴敛。(  )

C.“为政以德”须富民。(  )

D.“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做到为政需正己。(  )

E.“为政以德”须做到取信于民。(  )

参考答案:A项,2、3;B项,4;C项,5、6;D项,7;E项,8、9。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颜渊》)

(1)两则材料分别从的角度阐明了“信”的重要性。

(2)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但孔子却说“去食”取信。两者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答:

参考答案:(1)治国 修身

(2)不矛盾。“民以食为天”是从个体生存角度出发的,强调食物的重要性。“去食”取信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出发的,强调取信于民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参考译文:

子贡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剩下的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论语·为政》)

孔子说:“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论语·颜渊》)

二、克己复礼——维序的制度规范

[内涵解读]

1.“礼”的内涵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的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周礼”受到冲击,“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后来的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的绝对统治,并把它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

2.“礼”与“仁”(《〈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就无所谓“礼”了。

3.克己复礼(《〈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的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将其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特别是明代以后,更是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4.孝与仁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做到“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而不仅仅是孝行,也就是所谓的“色难”。

[相关成语]

1.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

2.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

3.名正言顺:原指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后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4.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措,安放。

5.犯上作乱:指触犯上级,闹乱子。也指叛逆活动,还指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论语摘译]

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他仁德了。实践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评论季氏说:“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呢?”

4.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人如果不仁,怎样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怎样对待乐呢?”

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这种人很少;不喜好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正确原则就会形成。孝悌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最难。有事情,做子弟的年轻人效劳,有酒食,让给父老享用,难道竟把这当作孝吗?”

8.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名分不纠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么礼乐就不能复兴;礼乐不能复兴,那么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百姓就会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给事物定的名分和称谓一定可以顺当说出来,说出来的事情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克己复礼”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克己复礼”要求个人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严格守“礼”。(  )

B.“克己复礼”从国家角度来说,要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决不容忍僭越“礼”的行为。(  )

C.“礼”与“仁”的关系:“礼”是一种制度,“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

D.“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

参考答案:A项,4;B项,2、3;C项,5;D项,6。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荀子·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1)出自文段二中的一个成语是

(2)阅读这两段文字,分别说说荀子、孔子对“正名”的理解。

答: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段意的理解,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以得出成语。(2)本题考查荀子和孔子对“正名”的理解,第一步应筛选两段选文关于“正名”的句子,《荀子》选文应抓住“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这一关键句,《论语》选文则应抓住关键句“名不正,则言不顺……则民无所措手足”;第二步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第三步组织语言答题。

参考答案:(1)名正言顺(或“名不正言不顺”)

(2)①荀子认为“名”是人们理解客观事物的前提,“正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②孔子所说的“名”主要是指等级名分,是针对当时违礼僭越等现象而提出的,目的是“复礼”(或:纠正违背礼乐制度的名分),“正名”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

参考译文:

所以,王者制定事物的名称,名称一旦确定,那么实际事物就能分辨清楚了,制定名称的原则一旦实行,那么思想就能沟通了,于是就慎重地率领民众统一到这些名称上来。在这一前提下,如果还有人以玩弄辞藻、肢解词句、擅自创造名称来扰乱正确的名称,使民众疑惑不定,使人们增加争辩,那就要称之为罪大恶极的人,他的罪和伪造信符与度量衡的罪一样。

(《荀子·正名》)

名分不纠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么礼乐就不能复兴;礼乐不能复兴,那么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百姓就会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给事物定的名分和称谓一定可以顺当说出来,说出来的事情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的处世哲学

“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内涵解读]

1.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处世观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情怀的体现。古往今来,这种精神曾激励过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如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孔子的这种人格精神,要给予一分为二的分析和批判的继承。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2.儒道之辨——入世与避世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这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行事的大道理,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执着精神。

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执着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他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他的歌词里既含有对孔子的敬仰之意,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之情。而长沮、桀溺从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着眼来否定孔子的这种做法,觉得他的主张难以拯救现实社会,但并不否定孔子的这种精神。孔子十分看重这些不愿在乱世中做“中流砥柱”的隐士,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

[相关成语]

1.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后泛用以形容脱离劳动和脱离劳动的人。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3.无人问津:没有人寻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受到冷落。也比喻无人探索、尝试。

4.深厉浅揭:遇到深水就连衣涉水,遇到浅水就撩起衣服过河。比喻做事要因时因地制宜。

[论语摘译]

1.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早上进城,)守城门的人说:“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此人就是那个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2.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人挑着草筐子从孔子门前路过,说:“这个磬敲得大有深意呀!”过了一会又说:“偏狭啊,硁硁的磬声透着固执!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孔子说:“好坚决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微!以往的已不可制止,未来的还来得及挽回。算了吧!算了吧!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

孔子下车,想跟他谈谈。他急行避开,孔子没法跟他谈。

4.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子路说:“不做官不合乎义。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保持自己的纯洁,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践大义。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5.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答道:“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答道:“对。”桀溺说:“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乱不安,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并且你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随避开人世的隐士呢?”说完继续平土覆盖种子,干个不停。

子路回来把话告诉了孔子。

孔子怅然叹道:“鸟兽不可跟它们同群,我不跟世上人群相处又跟谁呢?如果天下清明,我就不跟他们一起来从事改革了。”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处世哲学的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  )

B.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  )

C.孔子所处的时代有许多隐士,孔子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很看重他们。(  )

参考答案:A项,1;B项,5;C项,2、3。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

材料二: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淳于髡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孟子·离娄上》)

(1)孔子反复申说“不敢不告”,体现了其的心情,孟子主张“嫂溺援之以手”,体现了其的思想。

解析:结合材料一的“弑”及“告夫三子”可知,当时礼崩乐坏,哀公大权旁落,孔子反复申说,其无奈心情可见一斑;结合材料二最后一句,可得出通权达变的思想。

参考答案:无可奈何 通权达变(答“无奈、权变”等相近意思亦可)

(2)孔子和孟子对于“礼”有不同的态度,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看法。

答:

解析:“陈成子弑简公”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嫂溺”是特殊的情况,两者因为事件不同,情境不同,故两位圣人采取了不同的做法,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评价时,既要强调“礼”的重要性,又要强调“仁”这一基础性。

参考答案:①孔子对“陈成子弑简公”这一不合礼之事,告哀公,告三子,是以“士大夫”之礼与责任要求自己,体现出他对周礼的恪守与虔诚,是不在其位也谋其政的表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孟子虽然也重视“礼”,但面对“嫂溺”的情况,主张弃礼救人,表现了他灵活变通的一面。孔子是在大原则下讲“礼”,孟子是在特定情况下“弃礼救人”,两者的观点都是正确的。②对于不合“礼”之事,我们理应指责与纠正,否则乱就得不到治理。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恪守“礼”,应该在“仁”的基础上进行,背离“仁”而去守“礼”,只会显得不合人性,不合事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成子(名恒,齐国大臣)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哀公说:“报告给季孙、仲孙、孟孙那三位大臣!”

孔子(退下后)说:“因为我曾忝居大夫之列,所以不敢不报告。君主却说‘报告给那三位大臣’吧!”

孔子到三位大臣那里报告,(他们)不同意出兵。孔子说:“因为我曾忝居大夫之列,所以不敢不报告。”

材料二: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吗?”孟子说:“这是礼法的规定。”淳于髡说:“如果嫂子落水了,那么能用手拉她吗?”孟子说:“嫂子溺水不去拉她,这就如同豺狼一般了。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子溺水用手拉她,这是变通的办法。”

四、仁者爱人——普惠的悲悯情怀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内涵解读]

1.“仁”的内涵

“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诸如“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2.“仁爱”和“兼爱”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墨子的“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

3.孔子的“仁爱观”(《〈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

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的,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而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动中。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看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指责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有“反坫”(坫土筑的平台)、树“塞门”(相当于屏风、影壁等)。

4.推己及人

孔子的仁爱是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想到其他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或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5.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相关成语]

1.一以贯之: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2.博施济众: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们免于患难。

3.立人达人: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

4.能近取譬: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来作譬喻。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6.安老怀少: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7.一匡天下:纠正混乱局面,使天下纳入正轨。引申为统一天下。

8.被发左衽:指像少数民族那样处于落后状态。也指沦为夷狄。

[论语摘译]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做子弟的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要尊敬兄长,做事一丝不苟,说话言而有信,博爱民众,亲近仁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2.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曾子说:“先生的学说,不过忠恕二字罢了。”

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以好处,并且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何止于仁呢!那一定是达到了圣的境界了吧!尧舜对此恐怕都感到为难呢!所谓仁,是说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

4.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孔子说:“对老者,使他们安逸;对朋友,信任他们;对年轻人,关心他们。”

5.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

6.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译文:师冕来见孔子,走到了台阶前,孔子便说:“这是台阶。”走到了座席前,孔子便说:“这是座席。”都坐定了,孔子便告诉他说:“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

师冕告辞出去。子张问道:“这是同盲乐师讲话的规矩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协助盲乐师的规矩。”

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纲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但不射栖宿中的鸟。

8.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孔子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仁者爱人”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选项有关联的原文段落序号或原句填入对应项后括号内。

A.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原句:)

B.孔子认为:要做到“仁”的方法就是能推己及人。(原句:)

C.能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的理想效果。(  )

D.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原句:)

E.孔子对弱者充满了同情和关心,这是他“仁者爱人”思想的生动体现。(  )

参考答案:A项,入则孝,出则弟;B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项,4;D项,博施于民而能济众;E项,6、8。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①,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注] ①贤贤易色:尊重贤德之人,不以貌取人。

(1)“出则弟”中的“弟”,意思是“学文”指的是学习

(2)对于“学”和“行”的论述,孔子和子夏有何异同?

答:

参考答案:(1)敬爱兄长 文化典籍

(2)孔子和子夏对于“学”和“行”都强调了“行”的重要性,认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言而有信等是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孔子主张“先行后学”,子夏主张“行学合一”。

参考译文:

孔子说:“做子弟的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要尊敬兄长,做事一丝不苟,说话言而有信,博爱民众,亲近仁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论语·学而》)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论语·学而》)

五、君子之风——高尚的道德修养

[内涵解读]

1.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即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以“道”“德”“礼”“义”“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六艺”的知识技能。具体有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等。这些品质对我们今天重视个人的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

2.“浮云”的比喻义(《〈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

“浮云”来比喻,形象地表明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们凭借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红楼梦》中用《好了歌》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孔子的“义利观”与韩非子的“义利观”(《〈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3题)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反对以正当手段求利。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可见孔子倡导诚信经商。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排斥个人私利,会打消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发展。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

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4.“仁者”和“知者”

孔子所说的“仁者”和“知者”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孔子希望人们能做到“知”与“仁”,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深刻。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迂;有智慧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流。

[相关成语]

1.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2.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3.成仁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4.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5.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

6.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坏事都做绝了。

7.不改其乐:不改变自己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8.箪食瓢饮:一箪食,一瓢水。形容生活清贫。

9.乐以忘忧:快乐得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10.乐在其中:快乐就在这里。

11.饮水曲肱: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12.浮云富贵: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13.乐山乐水:原指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后比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14.死而后已:到死才停止。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15.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16.驷不及舌:驷马虽快,也追不上说出的话。指话一出口就难以收回。或说话应当慎重。

1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喻事实既成或话已出口,不可挽回。

[论语摘译]

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绝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道。”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饭,喝凉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不守道义却有钱有势,这对于我就如同浮云一般。”

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起功来忘记吃饭,快乐起来忘记忧愁,不觉得衰老快要到来,如此而已。”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担子沉重,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担子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罢休,路途不是很遥远吗?”

8.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9.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追求正道,执守道德,依据仁爱,游习六艺。”

10.子贡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子贡说:“文饰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如同文饰一样重要。(如果否定文饰,就像兽皮去掉毛色花纹,那么)虎豹之革如同犬羊之革。”

下列各项是对“君子之风”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君子之风”可以归结为“文”“质”兼美,即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  )

B.君子应从正道、道德、仁爱、六艺四个方面提高修养。(  )

C.君子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  )

D.君子见利思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  )

E.心胸开阔、意志坚毅是“君子之风”的重要体现。(  )

参考答案:A项,10;B项,9;C项,3、4;D项,2;E项,7。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1)材料一体现了原始儒家的思想。(试用一个成语概括)

(2)请辨析两则材料中“忧”的区别。

答:

参考答案:(1)安贫乐道

(2)①材料一中“人不堪其忧”的“忧”是普通人之忧,重在物质生活的匮乏,担忧的是享乐生活的愿望得不到满足。②材料二中的“忧”是君子之忧,忧的是品德不培养,学问不研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徙移而从,有缺点不能改正。担忧的是自己的道德精神不够完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

材料二 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研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徙移而从,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

六、周而不比——正当的交往原则

[内涵解读]

1.周而不比(《〈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周而不比是“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与众人和谐相处,团结一致但不结党营私。

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二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唯利是图。

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人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交往方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交往尺度: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矜而不争

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取心但不斤斤计较。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3.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即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相对而言,“以德报怨”显得过于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太褊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怨”是较高的一种境界。

[相关成语]

1.周而不比: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2.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3.观过知仁:通过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4.言不及义: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或事情。指不说正经话,尽说些无聊的话。

5.好行小惠:喜欢卖弄小聪明。后也指爱施小恩惠。惠,同“慧”,聪明。

6.直谅多闻:为人正直,守信用,而且见识广博。

7.以德报怨:用恩惠报答怨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他好处。

8.以直报怨:用公正报答怨恨。

9.以德报德:拿恩惠来报答恩惠。指把恩惠施予对己有恩的人。

10.以人废言: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11.善与人交:善于跟别人结交朋友。

12.以文会友:通过诗文、学术活动来聚会或结交朋友。

[论语摘译]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朋友,跟诚信的人交朋友,跟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了。跟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跟态度伪善的人交朋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

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用朋友来辅助仁德的培养。”

5.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就远离怨恨了。”

7.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8.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交友之道。孔子说:“对朋友忠言相告,好话劝导,不听就作罢,不要自讨羞辱。”

9.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服侍君主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下列各项是对“周而不比”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周而不比”要求一个人在集体生活中,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团结一致,不要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

B.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是择友的重要标准。(  )

C.朋友之间的交往应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  )

D.要客观全面地对待朋友,不因一言一行而偏颇地取舍一个人。(  )

E.要以公平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

参考答案:A项,1、5;B项,2;C项,8、9;D项,3;E项,7。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材料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1)材料一中,“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句中的“谅”意思是

(2)请分条概括上面材料中孔子评价人的方法,并选择其中一条联系现实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

参考答案:(1)谅,小信。

(2)方法:①从社会贡献度的角度来察人;②从言行一致的角度来察人。

示例:第二条的启示:察人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启示我们在现实中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看他是否能做到言语与实践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从外而内地去了解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生活中我们也要追求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

参考译文:

子贡说:“管仲不是有仁德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不能殉难,而且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他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人民直到今天还享受着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已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沦为蛮夷)了。怎么能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信,自己吊死在沟渎里而谁也不知道他们呢!”

(《论语·宪问》)

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宰予这个人,不值得责备呀。”孔子说:“以前,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不仅要听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因宰予的表现而改变了对人的态度的。” (《论语·公冶长》)

七、诲人不倦——科学的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育理念含有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述而不作等,这涉及了教育者、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治学思想诸多方面,可谓全面、科学;“诲人不倦”是教育者应有的教学态度,是孔子全面、科学的教育理念的一种鲜明的体现。

[内涵解读]

1.因材施教(《〈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孔子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德行、才智、个性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宏观把握上,他按照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科教育,定向培养,使学生身通六艺,却各有所长。就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孔子则对学生的问题视不同对象给予不同的回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以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才能去学习,去践履。

2.述而不作(《〈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3题)

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

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从下面几点分析:(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3.启发式教育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体现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处于急于解决而又尚未弄清楚的矛盾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想说但又难以表达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法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以及对这两种矛盾心理状态的正确处理方法。

4.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两者是有所区别的。

[相关成语]

1.诲人不倦: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2.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3.安贫乐道: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4.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同类事情。即“一隅三反”。

5.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6.信而好古: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

7.爱素好古: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8.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9.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置。各自得到所需的东西。

10.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11.切磋琢磨:古代把加工兽骨、象牙、璞玉、金石分别称为切、磋、琢、磨。后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

12.绘事后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或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今也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论语摘译]

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而使品行智力相差很远。”

2.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

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用四种内容来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待人尽心竭力,办事诚实可信。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译文:孔子说:“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只不过在这上面做起来不厌烦,教别人不懈怠,只可说是如此罢了。”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

6.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世,(应该先听听父兄的意见,)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有父兄在世’;冉求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听到就去做’。我闹不明白,大胆地问一问。”孔子说:“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

7.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为老彭。”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教育思想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孔子主张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不要因为人的高下、贵贱、智愚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

B.孔子强调教学的启发诱导原则,认为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  )

C.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即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定向培养。(  )

D.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有关,孔子在治学上倡导“述而不作”,但实际上,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是“述而作”。(  )

参考答案:A项,2;B项,5;C项,6;D项,7。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材料二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句上》)

(1)材料一中“礼后乎”说明了礼仪和仁义的内在关系,即。子夏与孔子的对话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教学原则。

(2)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孟子对解读《诗》都有自己的见解,请比较二者的异同点。

答:

参考答案:(1)礼以仁义为基础  教学相长(互教互学)

(2)①相同点:二者都不拘泥于《诗》文辞的本身,而是挖掘其背后(深层)的意义。②不同点:孔子更加注重《诗》的教育功能,常用《诗》中的文辞打比方教育弟子。孟子则更注重作者的思想和感受,解读时更加注重自身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多动人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传神啊,洁白的底子上绘彩文啊。’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彩绘的事后于白底子。”子夏说:“那么礼仪是不是后于仁义呢?”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论《诗》了。”

材料二 解说《诗经》的人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才是懂得了阅读作品的正确方法。

八、高山仰止——融洽的师生关系

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为傲。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高山仰止”这一章主要讲了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及其人格魅力。

[内涵解读]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德者则仰慕之,有明行者则行之。”郑把“高山”比喻为崇高的道德,“仰”是仰慕;“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遵行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说,“高山”就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一个崇高得可以,一个直白得可以。对“止”,都解释为语助词,看来没有什么异议。

2.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最为精练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里面所蕴含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矛盾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

3.割鸡焉用牛刀

孔子的本来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小小的县城,怎么用得着礼乐之道这种治国的方略呢”。我们现在已经不能确知孔子到底是在跟子游开玩笑还是一时失言,但子游“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和师生之间畅所欲言的风貌却跃然纸上。从子游的答辩词来看,有时候杀鸡用牛刀也未尝不可,虽然是治理一个小县城,也应该与治理一个国家同步,因为其性质是一样的,在上位的人学了礼乐就会懂得爱人,在下位的人学了礼乐就容易使唤,只要目的能够达到,用牛刀又有什么关系呢?孔子完全同意子游的看法,所以立即表态修正,向学生们宣布自己的错误。

4.墙

子贡在针对叔孙武叔“子贡贤于仲尼”一说发表言论时把自己比作一堵齐肩高的墙,人们只需要在外面把头一伸,自己内部的一切就尽在眼中了,而孔子则不同,他的“墙”非常高,如果你自己找不到门进去,里面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你根本就不知道。叔孙武叔之所以说子贡比孔子贤,是因为他只能看到子贡这个“矮围墙”里面的东西,孔子的“围墙”里面有什么,他连门都没有找到。

所谓“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对于我们而言,当尚未进入一个门时,切勿妄加评论,以免贻笑大方。

[相关成语]

1.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2.斐然成章:比喻富有文采,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也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含褒义。

3.用行舍藏:被任用时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被任用时就退隐。

4.暴虎冯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也比喻果敢勇猛。

5.临事而惧: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6.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屋。比喻学问和技能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

7.莞尔而笑:形容微笑的样子。

8.割鸡焉用牛刀: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不必动用大的力量去做。

9.喟然长叹:因感慨而叹气。

10.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11.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多形容教育得法。

12.欲罢不能:想停下来也停不住。

13.门墙桃李:尊称他人培养出的学生。

14.卓尔不群:形容才智和道德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15.博闻约礼:见闻广博,用礼约束自己行为。

[论语摘译]

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就施展抱负;没人任用,就退隐全身。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吧!”

2.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那手瑟,怎么能在我这里弹呢?”学生们因此而不尊重子路。孔子又说:“仲由嘛,水平已经登堂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3.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用牛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有地位的人学礼乐之道就会爱人,卑贱的人学礼乐之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跟他开玩笑罢了。”

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深深地感叹道:“先生的学说,越仰望越觉得高大,越钻研越觉得坚实。明明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到了后面。先生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义来约束我的言行,使人想停都停不下来。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能,而他一旦有所创立,又是那么高远。虽然想去追随它,但无路可走了。”

5.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孔子拜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他发誓说:“我要是做得不对,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6.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去哭他,哭得异常哀痛。跟随的人说:“先生过哀了。”孔子说:“真的过哀吗?不为这样的人过哀还为谁呢?”

下列各项是对孔门师生融洽相处情形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孔子十分欣赏颜渊,他的对出仕与退隐的人生态度的话,一方面显示了儒家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对颜渊的高度评价。(  )

B.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  )

C.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有不足就指出,有成绩就表扬。(  )

参考答案:A项,1;B项,3、5;C项,2。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材料二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材料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孔子探望患病学生时痛苦和无奈的心情。

(2)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其理由,并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1)反复

(2)第一,孔子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第二,孔子不仅希望自己的学生“博学于文”,还希望学生“约之以礼”,更难得的是对学生采取了“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探问他,从窗外握着他的手,说:“人就要没了,真是命啊!这个人竟得了这种病!这个人竟得了这种病!”

材料二 颜渊深深地感叹道:“先生的学说,越仰望越觉得高大,越钻研越觉得坚实。明明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到了后面。先生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义来约束我的言行,使人想停都停不下来。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能,而他一旦有所创立,又是那么高远。虽然想去追随它,但无路可走了。”

九、沂水春风——理想的礼治社会

[内涵解读]

1.礼乐治国

“沂水春风”是孔子礼乐治国精神的体现,是他国泰民安、和谐社会构想之缩影。曾点所描绘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发展,每个人都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

2.子路之志及性格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子路希望受命于危难之际,通过自己三年努力而达到使民“有勇”“知方”。他的回答,充分体现了他志向远大、信心十足,有大政治家的气魄。

3.冉有之志及性格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他从老师的笑中意识到了老师对子路的批评,懂得了“为国以礼”的道理,因此说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并且还只能解决吃的问题,礼乐教化的事有待君子来解决,可见他既想有所作为,又过分谦虚。

4.公西华之志及性格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

5.曾皙之志及性格

曾皙:温文尔雅,谦恭安详。他的理想是礼乐治天下,即实行“仁政”,实现太平社会。他的志向最为高远,且性格放达洒脱。

6.吾与点也(《〈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

曾点所向往的是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朋友、学生一起,沐浴春风,咏诗论文,将富贵、名利等世俗的东西和救世为民之志向全抛至脑后。这对久在政治、官场、交际生活中浪迹的孔子来说,是一种自然回归;对厌倦政治、理想破灭的孔子来说是一种放松和解脱。但是孔子又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理想的人,难以抛弃自己的追求,只能向往而已,所以曾点之志引起了他的赞赏和感叹。

7.《沂水春风》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他能结合自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顾虑,引导学生发言言志。对学生的回答善于区别评价,即使是令他不满意的回答,也不直接批评,而用神情来表达。肯定赞扬也用“喟然叹曰”来表达,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相关成语]

1.春风沂水、沂水春风:原意是指大人与儿童在沂水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2.沂水舞雩、沂水弦歌:比喻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论语摘译]

1.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子路不管不顾地回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敌军进犯,内又有饥荒发生;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具备勇武精神,并且明白道义。”

2.“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译文:孔子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衣食丰足。至于礼乐教化,那得有待君子推行了。”

3.“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译文:孔子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不是说已经能够做到下面这类事,而是说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学习。宗庙祭祀的时候,或者外交会见的场合,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4.“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孔子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已近尾声,)瑟声渐渐稀疏下来,(听到老师叫他,)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的志向跟前面三位讲的不同。”

孔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

曾皙说:“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

(1)人物的语言最能体现人物的个性,孔子的四位弟子针对治国理想的表述就显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温文尔雅而又放达洒脱;坦诚直率,但也有些鲁莽。

(2)都明白“为国以礼”的道理,但只有对此理解更深刻。他用富于诗意的表述,描绘了一幅天下太平,社会安定,民众自由快乐的“礼治”图景。

参考答案:(1)冉求 公西赤 曾皙 子路 (2)冉求 公西赤 曾皙 曾皙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1)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

答:

(2)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1)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景,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

(2)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大几岁,不要因为我年长的缘故就不敢说话。你们平常总是说:‘没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

子路不管不顾地回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敌军进犯,内又有饥荒发生;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具备勇武精神,并且明白道义。”

孔子微微一笑。

曾皙说:“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深深地感叹说:“我赞同曾点的志向!”

十、中庸之道——深刻的哲学智慧

[内涵解读]

1.中庸之道(《〈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

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保守;“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了客观规律,都偏离了中道而走向了极端。孔子认为中道的标准应该是仁义之道。

(2)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

(3)强调温和处事。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的,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之道。

(4)强调“权”的重要性。“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

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作“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相关成语]

1.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2.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

3.和而不同:虽然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从附和。

4.无适无莫:对人没有亲疏厚薄三分。也指无可无不可。

[论语摘译]

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道:“颛孙师和卜商谁强一些?”孔子说:“颛孙师做得过头,卜商做得不够。”

子贡说:“那么颛孙师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

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调和而不混同,小人混同而不调和。”

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而是和义在一起。”

4.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译文:孔子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

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先代圣王的治道,这是最为美善的地方,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

下列各项是对“中庸之道”思想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中庸之道”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  )

B.“中庸之道”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

C.“中庸之道”强调“权”的重要性。“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

D.“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义,它提倡在保持稳定下允许有不同意见,反对表面上的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处事为人。(  )

参考答案:A项,1;B项,3;C项,5;D项,2、4。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材料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材料三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①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孟子·离娄上》)

[注] ①餔啜:饮食。

(1)材料一中“贼”的意思是;由材料二归纳出的成语说明了士应当“弘毅”的原因。

(2)对照三则材料中儒家对“士”的操守要求,说说当代学子应具备哪些品格。

答:

参考答案:(1)破坏者(“害人的人”“敌人”均可) 任重道远

(2)①秉持是非原则,爱憎分明,不与道德破坏者同流合污。②志向远大(心胸开阔),追求高尚的道德。③意志坚毅,实现志向坚忍不拔,坚持到底。④勇于任事(担当精神),敢挑重担,不图安逸享受。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

材料二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担子沉重,道路遥远。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子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罢休,路途不是很遥远吗?”

材料三 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跟着子敖来到齐国,只是吃喝罢了。我没想到你学习古人的大道,只是为了吃喝。”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