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发布于 2021-10-12 18:35

张掖市以“让每一个项目在阳光下交易、让每一项交易实现公平公正”为目标,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全市范围规则统一、公开透明的平台体系逐步健全,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3月份,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三段式”交易模式、全流程电子化和“不见面”交易等工作在全省推广。前三季度,全市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331项,同比增长9.5%;交易金额124.47亿元,同比增长52.6%。
一是深化交易改革,交易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对传统科室负责制交易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交易受理、交易组织、交易见证”三段式交易服务模式,做到了分权制衡、相互监督、立体防控,构建起便捷高效服务环境。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交易流程,累计精简交易环节事项40余项,使交易流程更简单、简洁、简便,中心采取的一些便民利企服务措施入选全市作风建设典型案例。出台《张掖市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对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职责进行明确,构建起了职责清晰、责任明确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意见,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意见》,确定了“交易项目应进必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监管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为“十四五”时期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推动交易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信息化建设实现转型升级。把电子化建设作为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质效的重要手段全力推进。建成市、县两级共享的“一网三平台”(公共资源交易网、电子服务平台、电子交易平台、电子监管平台),实现了全国、省、市、县四级交易数据共享。积极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业务受理、信息发布、招标文件下载等全部网上办理,实现了“一网通办”,交易业务网上办理比例达96%以上。一体推进电子监管、交易档案电子化、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CA证书全省互认、人脸识别系统、“云桌面”系统、专家电子签名等,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向智能化迈进。建成网上“开标大厅”,实行远程投标、限时解密、在线查看,市级平台可同时进行5个项目网上开标,开标会议基本在3分钟之内完成,开标时间大幅缩减。开发政府采购和房建、交通、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等7个行业领域电子交易系统,部署市县两级房建市政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系统,投标人由“至少跑五次”变为“一次都不跑”,做到“交易不见面,网上全公开”,实现了有形场所向电子化平台的转型跨越,开启了“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新时代。中心的一些特色做法,受到省交易中心高度评价。
三是注重综合监管,全力维护交易市场秩序。梳理编制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代理机构等交易主体小微权力清单,提高项目交易事前、事中、事后工作透明度。加强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场内管理,召开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场内服务工作培训会议,对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分别进行负面清单考核和“一标一评价”,上半年,对违反市县平台场内纪律的28家代理机构和33位评标专家,由市中心统一进行通报,督促其公平公正履行职责。加强与市公管办和各行业监管部门沟通协调,认真开展现场监督,共同维护场内交易秩序。根据监管部门和业主单位需求,及时配合处理质疑投诉,上半年处理质疑投诉5项,一些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处理。加强内部廉政风险防控,制定中心《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十一条”服务措施》《廉洁服务风险防控规范》等制度,针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排查廉政风险点33个,建立权力清单和风险防控台账,形成有效管用的廉洁服务内控机制,确保干部职工不碰红线、不越底线。聘请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的15名同志担任行风监督员,交易服务质效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测评“较好”以上评价达99.7%。近三年来,没有一名工作人员被投诉举报,党风廉政工作在市政府廉政工作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来源:通讯员 公思涛)

诚邀通讯员

为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发声

供行业同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加入我们的通讯员队伍

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仔

第一季度优秀通讯员已经出炉

第二季度优秀通讯员已经出炉

联系人:孙老师

联系方式:17316017971(同微信)

万亿公共资源“一网交易”的“上海样本”
代理机构包含哪些?
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系统在延安上线试运行
云南省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改革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