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系列解读: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

发布于 2021-10-12 19:32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

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紧密结合江苏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研究制定《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加快科技和产业创新步伐,着力构建低碳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支撑江苏未来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

- No. -

01

加强绿色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面向我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根本出路,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编制江苏省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从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到示范应用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大支撑。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强化高效碳捕集、零碳/负碳排放、变革性能源等领域前沿技术的超前部署,加快研发集成电路、功能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努力在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新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推动光伏、风电、钢铁、化工等产业领域节能降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高排放工业与新能源利用形式、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的应用示范,促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速产业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

- No. -

02

布局建设低碳领域重大创新平台。以大幅减少碳排放量为目标,聚焦太阳能光伏、特种合金等江苏优势产业领域,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探索部省联动实施重点科技项目,提高光伏产业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推进江苏成为钢铁行业碳减排及绿色发展先行者,为全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率先达峰作出江苏贡献。支持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解决“重化围江”、长江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等关键问题,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低碳绿色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针对农业固碳减排,布局建设农田气候变化模拟科学设施,开展全球气候变化情景模拟,研究碳中和背景下农田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方案与技术集成,提升土壤固碳能力。聚焦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绿色制造和资源循环与综合利用等领域,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大幅提升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水平。依托优势高校院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开展技术路线预测和专项政策研究,打造高端智库平台。

- No. -

03

强化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徐州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率先在绿色低碳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持续增加绿色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破解传统工矿废弃地可持续利用难度大、要素供给结构性矛盾制约新老产业接续等瓶颈,加快建成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强化绿色化高端化集约化导向,组织国家高新区实施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开展绿色发展“十百千”示范工程,争创“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支持高新区推动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技术升级,建立高标准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入驻园区,积极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努力实现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力争到2025年,国家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至0.3吨标准煤/万元以下。

(来源:江苏科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