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峰爆》致敬的铁道兵,到底有多可敬?

发布于 2021-10-12 21:43

由于微信的推送规则进行了调整,

希望大家看完我们的推送后可以

这样我们的推送

节目制作不易,还望多多支持!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秦雅楠、程涵

小剧场配音:韩建强、陈光、田洋

话说最近一段时间,一部叫《峰爆》的灾难片一直在影院热映,估计咱们节目播出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朋友走进电影院看过这部影片了。您要是没看过,先放段片花给您看看,多少能感受到电影的宏大和刺激。

在电影中,男主角的父亲是一个退役的老铁道兵,每每提到这个身份,老爷子都饱含自豪。

电影中也提到:铁道兵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队伍,在成昆铁路、湘渝铁路上,平均每一公里就要牺牲一个铁道兵,很多隧道口布满着这些筑路人的墓碑。

相信不少朋友看过电影之后,都会对铁道兵这一群体产生好奇,他们都做出过哪些牺牲、又创造了多少奇迹呢?

既是解放军又是工程队

铁道兵的历史,要从1945年8月说起,当时,东北那片的第四野战军为了保证解放区物资运输畅通,组织了一支武装护路队。

等到辽沈战役爆发前夕,护路队已经吸收了东北各个铁路局的1200名铁路员工、再加上二线兵团补充的8500人,变成了一个近万人的大部队,名字也随之变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

这时候的铁道纵队,不光要负责武装押运、道路维护那些事儿,还担负起了抢修东北、华北地区支离破碎的铁路线的任务。

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铁道纵队又经历了一次“版本更新”,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而兵团成立后面对的第一个任务就相当的惨烈。

铁道兵团成立一年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由于志愿军是10月下旬出发的,没多久,朝鲜的冬天就来了。

咱们上期讲长津湖战役的时候也说了,当时朝鲜赶上了百年不遇的极端天气,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四十度,志愿军的冬衣供给却跟不上,这件事让全国上下都很着急,周恩来总理每天要打两次电话、催问冬衣的生产和调运情况。

为什么情况会这么困难呢?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对咱们的交通线进行了严酷封锁。

咱们前面节目也提到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那段时间,空中力量非常薄弱,最开始,志愿军都没有航空兵参战,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空中完全是横着走,甚至还出现了美军轰炸机执行任务的时候,说飞就飞、连战斗机护航都省了的情况。

这种空中力量对比,美国佬自然不会客气,他们对朝鲜的交通线进行了全方位的狂轰滥炸,战机毫不顾忌地扫射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至于铁路,那更是重点打击对象,一度搞到朝鲜近千公里的铁路线只有107公里能够通行。

天上悬殊的形势一时间无法逆转,但在地上,铁道兵已经行动起来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几天后,铁道兵团第1师进入朝鲜,担负起抢修铁路任务。

▲前方打到哪里,我们修到哪里!

当时,人民志愿军作战所需的军事物资和几十万大军的给养,全部都要靠国内供给。如果长时间失去铁路运力,后果是不堪设想,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说出过这样一句话:

白天汽车不能走,如果没有铁路运输,我们要坚持打下去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你炸我就修,你再炸我还修

在这样的困境中,铁道兵团夜以继日地抢修铁路,然而,到1951年,一场罕见的自然灾害使原本紧张的抢修雪上加霜,究竟发生了什么?

1951年7月,美军策划了空中封锁志愿军后方运输线的绞杀战。

当时,美国空军平均每天出动两批32架至46架轰炸机编队,走马灯一样对铁路桥梁和志愿军抢修部队狂轰滥炸。

仅仅到八月底,美军就累计破坏桥梁165座次,炸断铁道线路459处次,至于在轰炸中受损的火车车厢,更是多到没法算。

这还不算,1951年夏天,朝鲜北部出现了40年不遇的大洪水,很多桥梁在洪水中受损严重,天灾加上人祸,当时朝鲜北部的铁路基本瘫痪。

其中,清川江大桥受损尤为严重。1951年7月,抢修清川江大桥的命令传达给了志愿军铁道兵团第1师第1团第1连,这份千钧重担落在副排长杨连第身上。

要说这位杨连第可不是一般人,1949年2月,解放大西北那时候,他接到抢修陇海线8号特大桥的任务,他硬是冒着生命危险攀上了40多米高的桥墩进行抢修,让大桥提前20天恢复通车,因此得了“登高英雄”的美称。

“登高英雄”杨连第

而这次,杨连第要抢修的清川江大桥,是朝鲜北部最重要的交通要塞,抗美援朝前线和后方,便是靠着这座大桥连接的。

如此咽喉要地,自然是美国空军的“重点照顾对象”,光冲着这座桥而来的美军飞机,前后就有数千架次之多。

▲被炸断的清川江大桥

美军一番糟蹋下来,原本的桥面被炸得支离破碎,江心的桥墩也被洪水冲得东倒西歪,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把大桥修复到能通车的地步,难度跟给您一堆纸灰让您还原成书本也差不多了。

然而,杨连第经过细致勘察,还是琢磨出一个办法,那就是:用钢轨搭建浮桥。

在此之前,这个方法从来没人尝试过。

多年后,志愿军铁道兵团的老兵回忆说:那会儿清川江大桥被炸的粉碎,有的部分还能拿来用,有的部分就完全废掉了,我还记得有一个战士是焊工,为了抢修,衣服、鞋子都被电焊溅起的火花烧坏,皮肤上到处都是血点子。

就这样,杨连第和战友们连续奋战了30多个昼夜,浮桥修了炸、炸了修,前后12次,终于,这个世界修桥史上前所未有的、由钢轨架起的浮桥顺利通车,抗美援朝的运输线上的“主动脉”重新运作起来了!

虽然咱们的浮桥取得成功,但不用说您也能想到,美军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美国人成天过来轰炸,咱只能等炸完再修,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啊!

铁道兵团的将士都很着急,甚至有人苦于找不出合适的对策,只能幻想说:要是我们能把这座桥藏起来,不让美军发现该多好!

“看不见”的桥可以有!

这本是一句无心之言,但落在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彭敏耳中,却使他眼前一亮,彭敏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

别人听见“把桥藏起来”的话,八成觉得这话没溜儿,但彭敏却一下子回忆起一件事:苏联专家曾对他讲过一个战例,说的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事,当时,苏军把桥架在水下,使河水恰好淹没桥面,德军从外面看去,无法察觉异状。等发起总攻的时候,苏军的坦克风驰电掣一般穿过河面,一辆辆“铁坦水上漂”,把德军都看楞了。

受到这事儿的启发,彭敏大胆地向抢修指挥部建议:修建一座水下桥!

很快,铁道兵团悄悄来到了距离清川江大桥正桥两公里的地方,还真修了一座藏在水面之下的桥!

结果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国空军始终没发现这座潜藏在江水下的运输干线,每天,美国空军侦查员开着飞机在清川江大桥的位置兜一圈,带回去的照片显示,清川江大桥仍然是炸毁的状态。

奇怪的是:志愿军的列车竟然还在源源不断地将物资运往前线,这其中的奥秘,美国人挠破头皮也没想明白。

1952年5月,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在记者招待会上沮丧地承认:“尽管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努力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凭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了前线,并创造了人间奇迹。”

第二年七月,《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长达三年的朝鲜战争终于宣告结束。

一个多月后,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了人民解放军序列。

“出于私心”选择最难路线

在朝鲜战场战火纷飞之时,一支由西南铁路设计分局派出的小队从宜宾悄然出发,沿金沙江溯流而上,他们此行,又背负着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呢?

这支队伍的任务是:为一条连接西南地区的铁路选线踏勘。

1953年3月,距离朝鲜战争结束还有四个月,勘测人员提出了东线、中线、西线三套方案——

东线是从内江站起,经自贡、宜宾、水富、盐津、彝良、昭通、威宁、宣威、曲靖到昆明,全长889公里;

中线方案最短,从内江站起,经宜宾、屏山、绥江、巧家、东川、嵩明到昆明,全长780公里;

而西线方案则是从成都起,经眉山、乐山、峨边、甘洛、喜德、西昌、德昌、会理、广通到昆明,全长1096公里。

这三套方案中,中国专家倾向于路线最长、地质条件最复杂的西线方案。

这是为什么?中国专家给出的解释是:东线和中线铁路长度比较短,地势相对平缓,地质构造相对简单,这都是很大的优点。但最长的西线沿线70%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这条线能通铁路,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大大有利,因此,虽西线重峦叠嶂、沟壑纵横,自然条件非常复杂,但专家仍主张采用西线方案。

此言一出,苏联专家当场就不乐意了——

您听听,在这苏联专家的认知里,工程技术人员就是负责把铁路修通,怎么好干怎么来。至于铁路为何而修、修好了要做什么,那当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每公里牺牲一个铁道兵

因为中苏专家双方在选线问题上分歧巨大,铁路的规划一时间陷入僵持。1954年,一个意外发现终结了这场争论,这是怎么回事?

1954年6月,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处进行暑期实习,竟然意外探明:攀枝花附近地层内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煤炭以及稀有金属资源。

有这样的好前景,加上中央政府认为:中线规划所经过的地区辐射人口少,没有多少重要的经济据点,既然要修西南的交通大动脉,那肯定得考虑综合效益。于是:最困难的西线方案最终被选中。

那这一重任该交给谁呢?您肯定也猜到了,自然落在了刚从朝鲜战场上归国的铁道兵身上。

歌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了行装扛起了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到哪里去,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同志们,迈开大步朝前走,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63年前,18万铁道兵就是唱着这首歌,与铁道部第二、第四工程局汇合,组成了30多万人的筑路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西南的莽莽群山之中。

听说咱们要在青藏高原边沿破碎的板块冲突带上修筑一条铁路,外国专家嘲笑说:“中国人简直是疯了!即使建成了,狂暴的大自然也会把它变成一堆废铁!”

确实,修建成昆铁路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当年筑路的地方,甚至是鲜有人类踏足过的深山,有铁道兵回忆说,山上的猴子看到有人来了都出来瞧热闹。铁路建设者在那里吃饭,猴子就蹲在山上围观,有的猴子看不顺眼了,还往下丢石头。

这样的山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甚至有“气死猴子吓死鹰”的说法。尤其是开凿隧道时,透水、落石、塌陷,随时都有难以想象的危险等待着筑路人,受伤、生病更是常事。

▲成昆铁路隧道里的铁道兵们

然而,说出来您可能不信,铁道兵们不仅没有抱怨退缩,反倒是争着抢着上前,以至于当时不得不出台规定:要求发烧39度的战士以上必须卧床休息,就算是这样,仍有人从病床上爬起来,偷偷溜回工地干活。

就这样,历经12年、在30多万筑路大军艰苦奋战之下,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在西昌市举行了通车典礼。

而与之相对的是:沿线1096千米的铁路上,留下了一千多座战士的坟茔,这也就是电影《峰爆》片尾字幕所说的“每公里牺牲一个铁道兵”这一说法的来源。

然而实际上,成昆铁路的修建牺牲了2100多人。因为当时的条件限制,许多战士牺牲后都无法掩埋。他们化作了群山的一部分,默默守护着这条祖国西南的交通动脉。

再回头看当初外国人嘲笑我们的话,咱们或许可以用成昆线牛日河大桥桥墩上、铁道兵留下的誓言作答:“要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如今,铁道兵这一兵种早已退出了解放军序列。然而,现今的中铁八局集团、中铁十一局至中铁二十局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他们的前身都是铁道兵,在中国高铁“惊艳”世界的今天,那支林海雪原铺新路,金沙江畔摆战场,在和平年代、付出最多牺牲的部队,从未离我们远去。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 1039听天下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