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长津湖》了吗?思念和信念跨越山河

发布于 2021-10-13 08:10

1950年

   11月

长津湖战役

这段经历和记忆,

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国庆假期之后,《长津湖》成为了最火爆的电影。从微博QQ到朋友圈,见面的第一句话除了问“今天吃什么”,还要加上一句“你看长津湖了吗?”


截止10月10日,电影《长津湖》累计票房超过40亿元,打破了20多项中国影史纪录,票房进入中国影史前十。


 
假期和周末,我和家人一行六人去到电影院,从艺术电影的一角,渴望探究71年前的那个冬天。



#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在长津湖零下40度的严寒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15万人在崎岖的山地中隐蔽行军,躲过侦察机搜索,潜入长津湖地区,为歼灭美军陆战第一师。

他们之中,有年轻的勇士,无畏的战士,有的双亲健在,有的妻儿圆满,但仍旧一往无前奔赴战场,组成了千千万万思念着祖国的志愿军。


远离家乡的战士们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热血浇灌着希望与坚强,但残酷的气温却将许许多多的战士们永远留在了山路之间。

 
电影终归有艺术加工,而真实远远比电影描绘更为惨烈。吃土豆、吃草根、以雪充饥,有的战士牺牲了,长眠于厚厚的冰雪之下,连姓名和尸骨都无处可寻。
 
随着《长津湖》电影的火爆,越来越多老兵的故事也逐渐被人们所知,老军医回忆着自己被炮弹炸伤已过去整整70年,他说:“战士们只能裹着被单,趴在雪地中一动不动。战士大多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有的冻掉手指,有的被迫截肢,可再痛也不哭。”

 
也许你曾为电影中的惨烈而心痛和流泪,暗红的伤疤与溃烂的皮肤背后,是一双双熠熠生辉的眼睛,正值年轻,仅存的家书上写着“为了让所有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将归家的期望埋藏心中,化作光荣的使命。
 

#
 昼伏夜出,屹立不倒
 
中共党史出版社《开国第一战》给出的统计显示,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总计减员48156人,其中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死亡3000多人),冻死1000多人。

装备上的落后,让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去阻挡敌人的进攻,用信念与执念,化作最坚实的脊梁。

难以想象的极度严寒让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的战士周全弟老人失去了双手和双腿,他看见战士们冲锋向前,自己却因冻伤不能行动感慨万千:“没能完成任务,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
新华网
长津湖战役亲历者曾雪地里埋伏三天三夜,攻击时站不起来。他说,没能完成任务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长津湖》结束的影厅里响起了不绝于耳的掌声,我的父亲用手机拍下了最后一幕,回家看起了长津湖战役的国家记忆。

我久久不能忘怀影片中那些离去的背影,有手足同胞不舍的目光送行,带着坚韧不拔与祖国的思念,走向历史长河,负重前行。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眨眼间,重阳节即将悄无声息地来到。往年我们在九九重阳敬老爱老,登高赏菊,如同“九”字一样,渴望长长久久,家人健康长寿。岁月不曾衰老,回想起伟大的先辈与长眠异乡的英雄们,历史仍旧令人自省,值得铭记。

 
71年后的今天,书籍和互联网永远地铭记了那些故事,我们踏上列车,去追忆那些热血与艰辛,拂去英雄眉梢的风霜。

和平年代的安稳与幸福岁月静好,祖国繁盛,民族自强,再也没有饥寒交迫,更由衷地感慨团圆可贵。我们在心中埋藏珍贵的时光匣子,难以忘怀过往的痕迹,铭刻美好,展望未来,坚定地朝前走去。

欢迎回家,
最可爱的人啊,我们不会遗忘!


高登喜岸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