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怎么读》总体构想解读
发布于 2021-10-13 08:14
《大学怎么读》总体构想解读
这篇推文,原本在今年3月初拿到新书时就应该和大家见面的,由于青年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训练和一流课程申报等工作给延误了。
关于《大学怎么读》,本篇推文从“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的历史沿革说起,然后介绍本书的具体内容结构,包括“培养目标要求”“大学教育理念”“大学怎么读”,最后介绍本书的读者定位。
一、背景: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的历史沿革
本书可以追溯到2007年11月,我担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上任不久,开始与特殊类学生交流,他们因为多种原因,面临退学预警,这对曾经仅作为普通任课教师的我来说没有遇到过的情景。由此我开始思考: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如何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这是我需要探索的教育问题。
2008年春季,我兼任“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负责人,很快我意识到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同时它与我探索的教育问题密切相关。当时我们学院正好有8个二级学科,就安排每个学科责任教授主讲1次,我作为教学院长讲1次培养体系,总计9次(当时18学时/学分)。运行1轮次后,我认为应该将课程提前到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开设。当年秋季学期,课程被安排在2008级新生入学后第2周开始。
为了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我查看了所有学生课程总结,研究他们的学习效果、对课程的建议等等。经过3年教学实践后,逐渐认识到这种教学安排存在的弊端,比如,教学内容通俗性不够,8个主讲教师(责任教授)与学生的成绩评定、学生反馈,没有构成闭环,不利于课程的持续改进。
2010年春季,我决定由自己来负责全课程的教学任务,开始了相关准备工作。我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同步进行,并且每年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进,实现趣味性、通俗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同时将“培养目标、大学教育和大学怎么读”融入课程中。
2013年8月,在王梦醒和赵恒等学生的帮助下,完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第1版)的编写,很快于10月初正式出版。赵恒、彭守仲等协助我完成了第1至3章,王琨协助改写第4章,王梦醒协助我撰写了第5至7章。王梦醒起草的后三章分别是培养目标、大学教育和大学怎么读,它也成为本书编写的基础。很荣幸,同年荣获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和2014年荣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一等奖。
2017年,学校探索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我被聘任士谔书院(信息大类)学业总导师,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大一新生的导学模式。“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开始面向信息大类,并增加了学时,达到24学时,共计12次课程,其中8次课为“电子信息专业内涵”,4次课程为“培养目标”“大学教育理念和实践”“大学怎么读”相关内容。学时的增加,使得关于“大学教育”和“大学怎么读”的内容得以在课堂内展开。
二、全书内容结构
本书是2013年出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后三章内容的补充扩展,由作者在7年时间里,通过进一步观察、分析学生特点,总结、提炼教学实践经验而成。同时,本书也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流专业建设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教学成果之一。本书的各章节主要围绕以下3个重点进行阐述。
1. 培养目标
本书第1章就是“未来工程的社会背景”。立足于当前时代特征,分析社会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工程技术的变革引入了更多领域的知识,交叉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冲击之下蕴含着无数崭新的机遇。在技术之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给可持续发展、老龄化、道德伦理等社会生存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背景与工程发展紧密相连,若能从社会现象理解到社会本质,进而理解工程技术发展的目标,学生便具备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书第2章“未来工程师的能力素质”,它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第2版)密切相关。《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第2版),从智能手机入手,通过追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业创新的演变历史,穿插人物故事、创业案例,很好地诠释了电子信息的专业内涵,不仅可以了解专业技术,还能理解工程师的能力与态度,甚至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精神,为“未来工程师的能力素质”埋下了伏笔。
在此基础上,本章同样从智能手机入手解读专业内涵,将“信号”“电路”“计算”和“电磁场”四大系列专业基础,都与智能手机关联起来。而能力与素质,并没有采用逐条按照定义介绍,而是以人物故事诠释能力素质,于趣味中理解培养目标。
在诸如鲁冠球、包起帆、王选、乔布斯等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身上,学生能够体会到不断突破的勇气、终身为学的习惯、躬身实践的态度等传统品质的可贵。在华为、微软等大公司的风雨起伏中,学生能感受到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等能力在当今时代的必要性。还有微信产品中体现的人性之道,公益事业中体现的温暖大爱,都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思考自己将来要成为的人。
2. 大学教育理念
理解了培养目标,最好了解一下大学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听起来非常“高大上”,同学们能理解吗?
“教育理念”,其实中学时代就已经有所接触,我们将从这里入手,导向大学教育。
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是传承我国古代书院制教育,同时借鉴国外大学,尤其是西方大学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第3章和第4章,从西方和中国两个方面分别介绍大学教育理念演变历史。
本书第3章,简要回顾西方大学教育发展历程,从古希腊时期至今,西方教育理念的产生、演变与发展。比如,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念历久弥新,洪堡、纽曼、弗莱克斯纳、雅思贝尔斯等大师的教育理念让西方教育蓬勃发展。然后选择4所大学,强调通识教育的哈佛大学、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斯坦福大学、回归工程教育的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探索新工程教育的欧林工学院,诠释当今美国工程教育理念和实践。
本书第4章,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简史。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纵横家思想谈起,回顾从五帝到明清的古代大学演变脉络,尤其重温朱熹、王阳明的治学理念,品鉴书院制独有的历史韵味。移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更是涌现出了蔡元培、梅贻琦等大师级人物,给中国高校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模式。通过这一章短短的回顾,可领略到中华教育文明的璀璨成果和中国教育的独特魅力,更懂得珍惜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这些教育思想,为大学的“教”与“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大学怎么读
本书第5至9章,分别是书院与通识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综合实验教学、科技实践和创业教育。我们以北航正在进行的新工科教育改革为例,从学生的视角、采用情景式的方法描述了“学”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教”的设计思想。而第10章,针对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
第5章,润物无声的通识教育,阐述了通识课程的设置和书院的五彩生活。通识课程是为了提升人才培养的完整性,在知识层面上拓展学生的专业涉猎,在品格层面上深化学生的内在素养。而书院营造的社区生活,让学生感觉到自由和新奇。在与书院导师的研讨中提升未来规划能力,在与不同专业同学的合作中激发多样灵感,在参与书院各类文娱活动中结识同道好友。
第6章,研究型课程教学,在“新生研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研讨课”的教学体系基础上,选取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6门典型课程作为案例,包括2门新生研讨课、2门专业基础课和2门专业研讨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研究型教学细节,基本反映了2011年以来开展的小班化研究型教学改革成果。
第7章,综合实验教学,探讨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途径。学院的“课程实验—零基础实验—综合创新实验”实验体系,为学生搭建了由浅入深、由体验到创造的实验教学环境。它与研究型课程教学相辅相成,能够将所学课程得到综合运用,在设计实践中可以深化对课程所教的理论。
第8章,科技实践,大学生爱恨交织的一环。以SRTP为代表的科研训练是开启学生科技实践的试金石。从选题、申报、中期到最后结题,每个环节都比对真实的科研项目,开启了学生的科研体验之旅。科技竞赛种类繁多,学生参与度高,成果丰富,能孵化出很多创新创业的金点子。
第9章,创业教育,高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熟悉基本的创业知识,了解必要的创业工具,种种问题都需要深入调研。科技实践和创业教育,不属于硬性规定的任务,有个性化选择的自由,尤其是走进实验室。
第10章,那些未解答的谜,选取“学习、选择、规划、定位”4个方面,针对困扰学生的12个共性问题,提供一种思考分析框架。这些内容,不只是大一需要思考,在大二、大三同样值得不断重新思考。
三、本书定位
本书首先是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大学指导性读物,不只是用于大学一年级,也没有要求全部理解;其次,可以作为“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的配套教材;也可以作为了解大学及其教育途径的自学教材。
对于家长来说,本书是帮助了解孩子大学生活和心理的有效途径。虽然家长们曾经也可能经历过大学生活,但未必都了解当下的大学教育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实现中学到大学的转变。
本书探讨的大学教育理念、大学教学实践,虽然是以学生视角撰写,但也体现了我们专业建设的经验,对学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尤其是承担专业建设的责任教授也有参考价值。
致谢
本书体现了我13年本科教学院长、3年士谔书院学业总导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我的教学实践得到了长期合作的领导、同事、同行及辅导员的支持与帮助。书中内容不是我个人的成果,而是汇聚了学校、学院的相关教学改革经验。
顾慧毅作为本书的主要执笔人,负责全书内容的撰写和思想的表达,而她本人作为学生和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属性,能够有效帮助她同时理解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诉求,为本书带来了年轻人的想法和活力。
王梦醒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撰写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第1版的相关内容,是本书的基础。
本人近年来多次受邀在教学会议上交流过关于导论课程和大学教育的建设经验,得到了同行的支持和鼓励,也收获了许多宝贵意见。
# 系列预告:
随后我们将推出每一章具体构思和写作意图。
相关阅读
作者 / 张有光
编辑 / 顾慧毅 刘玉浩
北航电子信息类导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