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中国精神解读(十八)“改革开放精神和特区精神”

发布于 2021-10-13 21:55

改革开放精神

特区精神

传承精神 / 不负使命

回首40多年来,风云变迁,没有任何事情能像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波澜壮阔的实践,无可辩驳的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璀璨,也没有中国明天的辉煌,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78年5月11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光明日报刊发短短6000字,就十年这篇文章,如同一声惊雷,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讨论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让每一位中国人的命重新焕发出活力。

传承精神 / 不负使命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些庄稼汉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个近乎悲壮的举动,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思想桎梏,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小岗村的大包干冲出禁区,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实践经验,那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则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宣言。

传承精神 / 不负使命

1979年4月30日,小平同志提出创建经济特区,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0年八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四月,海南经济特区建立一个个经济特区,相继建立一个个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时代哭声。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经济特区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长久,40年的艰苦奋斗,凝结成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2020年10月14日,习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出号召,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始终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从包产到户的星星之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风生水起,从新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闯出一条发展新路。

传承精神 / 不负使命

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正是凭借改革开放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冲破层层阻碍,攻克重重难关,这段史诗般的发展起中华儿女涉险滩,激流的磅礴伟力。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展望新时代,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奋斗征程更加壮阔,让我们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和特区精神,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往期精彩回顾

【四史学习】中国精神解读(十七)——“女排精神”【四史学习】中国精神解读(十六)——“大陈岛垦荒精神”【四史学习】中国精神解读(十五)——“劳模精神”

编辑:张惠智

校对:韩雪珂  王兴科

审阅:刘伟

旗帜领航工作室

投稿邮箱:qizhilinghang2021@163.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