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了解语言吗?

发布于 2021-10-14 00:00

这是我今天在公共英语课上的演讲,讲下来反馈还不错,所以翻译一下发出来和大家分享。属于是用一些奇妙的小例子,来“骗”大家学语言很有意思。当然这些也确实能激发一些思考,所以大家就一起来受受“骗”叭~

语言就像空气、阳光和水,我们深深地沉浸在其中,没有语言我们几乎无法生存。但正因语言离我们如此之近,以至于我们几乎对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从人类告别人猿以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对我们自身和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从巫术、宗教,到哲学、科学,人们提出了各种猜测和解释,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乐趣。但是很少有人从研究语言中找到乐趣。为什么?因为语言就像我们的眼睛。我们总是关心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东西,但没有考虑太多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待世界的。我们都认为我们已经很好地了解语言了,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但作为一名学习语言的学生,我想和大家讨论两个关于语言的有趣问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我们真的了解语言吗?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接收信息?我们靠听、看、感觉,还是只是在猜?

    大家来做一个测试。首先,请先试着去读下面的字,越快越好。第二遍,再试着去说出每一个字的字体是什么颜色的,而不用管这个字本身是什么,同样也是越快越好。

    你会发现,如果这个字本身指的是另一种颜色,那你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说出这个字的字体是什么颜色的,并且感觉非常难受。这被称为Stroop效应,由John Ridley Stroop于1935年发现。尤其是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似乎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干扰我们获取真正想要的信息。我们只看到了文字,而失去了观察事物本质的能力,我们的大脑似乎已经被语言控制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视频。你认为这个人在说什么?是“哒哒”还是“巴巴”?

应该是“哒哒”对吧?好,现在请闭上眼睛,只去听这个视频的声音。你会发现他说的其实是“巴巴”。但一旦你睁开眼睛,它就又会变成“哒哒”。实际上,视频里这个人本来说的是“嘎嘎”,但后期给他消音并重新配上了“巴巴”的声音。然而,当我们看这段视频时,我们却认为它是“哒哒”。因为当我们说“巴巴”的时候,我们需要合上我们的嘴唇,但这个人显然没有。所以,我们的大脑并不相信我们所听到的“巴巴”,我们看到的唇形迫使我们觉得他说了“哒哒”。这被称为McGurk效应。这种效果证明了我们不仅仅是通过声音来接收语言信息的,我们的听觉和视觉其实在进行互动。

此外,我们也在感受语言。我们通常认为语言是具有任意性的,即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有时情况并非如此。语音可能本身就传达了一些情感。让我们看看这两个可爱的小家伙。我给他们起了名字,一个叫Kitik,一个叫Babop。大家可以猜一下谁是Kitik,谁是Babop?

同样我也给他们起了中文名字,一个叫做奇奇, 另一个叫做波波。感觉区分谁是谁也不难,对吧?事实上,这项调查已经在许多国家进行过,不管人们说的是什么语言,大多数人都认为左边的是Kitik,右边的是Babop。这些词似乎本来就存在一些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而且可以被我们共同感受到。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他们叫做“挤挤”和“爆爆”,那是不是就又得反过来了?

综上,我们可以说我们还无法清楚地得知,我们是如何通过语言接收信息的,我们大脑深处里发生的事情真的非常复杂。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理解我们是怎么理解语言的吗?我们能教会计算机我们的语言吗?

这个问题与自然语言处理(NLP)这一研究领域有关。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了,计算机现在能够识别我们的声音,也懂得所有的单词和语法,还可以输出声音。所以我们现在有了Siri这样的东西。但我们仍然觉得这些人工智能并不那么智能。为什么呢?因为语言不仅仅是语音、词汇、语法,它还强烈地依赖于现实世界以及我们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而这仍然是一个未知的过程。例如,“图书馆在自行车旁边”这句话在语法上并没有错,但没有人会这么说,我们只说"自行车在图书馆旁边",但电脑并不会明白为什么。现在,由OpenAI开发的,可以说是最强大的人工智能GPT-3仍然有一个阿喀琉斯之踵——它没有常识。当我们问它“太阳有几只眼睛?”它会回答:“太阳有一只眼睛。”在我们的语言背后,其实有一张巨大的知识图谱,但计算机学习这个可并不容易。如果要教会计算机“太阳没有眼睛”这一个简单的知识,可能大约要花费5.7美元,所以没有人教得起计算机。

而且,我们的语言并不总是合乎逻辑的。就像在形式逻辑中,如果p为假,q为真,“如果p则q”为真。但人类语言并非如此。就像那句著名的台词“你跳,我就跳。”对于人类来说,如果你不跳,我也不会跳。但对于讲逻辑的计算机来说,如果你不跳,但我跳了,也是没有问题的,这显然与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还有,我们的否定表达也不太合乎逻辑。例如“他差一点儿摔倒”和“他差一点儿没摔倒”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而“聪明”和“大聪明”就完全不同了。计算机又怎么能理解这些呢?

感谢陈保亚老师的《语言文化论》,汪锋老师的《语言与文化》课程,王韫佳老师的《现代汉语(上)》课程,周韧老师的《现代汉语(下)》课程,陈波老师的《逻辑学导论》课程,唐杰老师的《认知图谱——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瑰宝》演讲,毕玉德老师的《计算语言学概论》课程等,为我提供了思路和有趣的例子。

中韩语言文化
与各位分享"中韩语言文化"相关内容,欢迎感兴趣的朋友阅读分享,期待更专业的朋友批评指正。
5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