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外卖肥宅君~生活没有模板,只要心安;
发布于 2021-10-16 21:26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与他人无关
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兼职外卖骑手,我点了一个月的外卖,没有一單超过10塊钱!为了避免被删,我先上入口:kfc13499电影外卖肥宅君
快都给我安排上!!(咆哮)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6/4_16343939404178.png)
每日语录
昨天终于把蔡崇达的《皮囊》读完了,心里一直有一种意犹未尽,不想读完的感觉。就像韩寒说的那样:“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好,达到更快。”
在读的过程中曾几度被感动到落泪,也许是我和作者一样来自于南方小城,所以在南方的生活有很多共性;也许是被作者的父亲、母亲的很多事情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是每一个小人物的故事都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
一直觉得,生活就像一片汪洋大海,看似平静却暗藏汹涌。我们每个人都在漂浮在这片海上,起起落落,也要勇敢向前。
生活就是不断地去经历,去感受;然后又在得到中不断地失去,最后看透了生活的本质。
被皮囊包裹下的那颗心,充满着对世界的探索,希望;对生活的无奈和坚持。
即使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但在这条生命长河里,也要敢于活出自己,遇见自己,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在《皮囊》这本书里,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比如人性、亲情、人生等等。
书中的故事是发生在南方小城,书中的故事都来自这座小城里的小人物,硬骨头阿太、倔强残疾的父亲、对生活勇敢的母亲、自尊心强到杀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满嘴”世界“和”理想“却被现实狠狠打击的厚朴、被小镇风俗扼杀生命的少妇张美丽......小人物的故事背后,都在说一个问题:皮囊之下,我们是谁?
硬骨头阿太是作者外婆的母亲,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狠角色,阿太的狠在于亲人去世,阿太哭都没哭一下;别人不敢杀的鸡,阿太狠狠地一摔就死了;
被刀切断了自己地手指,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反倒旁人很紧张;还有把年幼的孩子扔进海里学游泳,差点溺死,即使别人劝她不要那么做,过了几天之后她还是做了。
而在这些事情的背后,阿太都只给了一个答案:“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后来阿太去世,只留下了一句话让母亲转达:“黑狗大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以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仔细想想,皮囊之下不就是我们的灵魂吗?如果没有了沉重的躯体,那么灵魂自然轻盈。
在书的最后,作者慢慢悟出了阿太的生活观,他写下:“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却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这句话,只有28个字,却说透了人生,也是作者在写下那些故事之后发出的感慨。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欲望,对金钱,名利,物质的欲望,这些东西将我们困在自己的皮囊里,让人迷失双眼,没有自由。
阿太一生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狠,对别人的狠,藏着她对亲人的爱和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想要自由的灵魂,就要舍得自己的肉体;想要得到一些东西,那么你必然要失去。人的生命是因为有了灵魂和肉体的结合,才构成一个有思想的人,一旦灵魂与肉体分离,那只是一副皮囊罢了。
人的灵魂本是轻盈的,却因有了欲望,愈发令人感到沉重。
人活一世,万事皆由心生,皆由心起,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生活,你就能活出什么样的人生。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画家,想要画佛与魔。
他便在一个寺庙里,找到一个僧人,发现他打坐的时候,气质清明。于是他询问僧人是否愿意让自己画他,并且承诺会给丰富的报酬。
当画作完成之后,画家一举成名,僧人也如愿拿到了重金谢礼。
过了一段时间,画家想要画一个魔鬼的人物,但是找来找去都不太满意。
有人就建议他去监狱里找,他真的去了,在监狱里他看到了一个犯人,他很满意于是着手作画。
这时候,犯人却哭了。
画家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
犯人说:“上次你画佛的人是我,这次你画魔也是我。”
原来,僧人拿了报酬之后,便下山去享乐了。可那笔钱很快就用完了,但欲望越来越大,最终一步步沦陷下去了。
他偷盗、抢劫、无恶不作,最后锒铛入狱。
画家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长叹一口气,丢了画笔,一生再也不作画了。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佛与魔只在一念之间,一旦沉沦在欲望之中,就永远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周国平先生曾说:“欲望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就是人性,人的本能,对人的本能不能做道德的判断。”
深以为然,欲望是人的本能,但你想要成为自己,就要学会克制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给自己高配的生活,而不是在欲望的驱使之下,让自己沉沦。
现代社会上,各种名牌衣服、包包、化妆品都成了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收不住了,借钱也要买,白条、花呗满天飞,说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其实那只不过是一场骗局,因为人性使然,一旦欲望的阀门打开,就收不住手了。
因此,不要试图用钱来考验自己,也不要去考验别人。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人生就是不断去做减法,不断选择一些没有必要的东西,内心才不会被遮蔽,有光照进来,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真正的需求。
膨胀的欲望,让人永不知满足,这才是痛苦的根源。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让生命富足。
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断舍弃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人生才能快乐。
在《皮囊》之下,人心充满无限欲望,但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接纳自己,认清自己,而不是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也不是一味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高晓松曾说:“原来觉得在平凡生活中过不过来,一定要激荡。现在是在平凡的生活里发现幸福,和老婆孩子一起就是幸福,不是非得流浪去远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但是当历经一切之后要学会看清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放下欲望,才能获得幸福。
《皮囊》之下,要学会与自己和解,认清自己,知足常乐。
《皮囊》之下,我们是谁?灵魂深处,是清明抑或是污浊,也许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但我们终其一生想要探索的生命意义无非就是找到自己,认清自己,才能更好的生活,《皮囊》一本书里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每个人在那里都将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