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以作业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发布于 2021-10-18 09:25

导语

老师该怎么教学、怎么布置作业,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是非常专业而且需要认真研究的。这是因为教育本身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慢慢摸清这个规律。所以,我们要重视和遵循科学规律,并对某些体系设计进行改革。


清华附中一直坚持通过综合发展、全面发展、能力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不靠加时加量强化训练。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十条要求”后,又促使我们的老师、管理者再次思考和审视,司空见惯的作业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首先,要从本质上思考作业的价值及功能。为什么要布置作业?在我看来,作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作业的第一个功能是检验学习效果。老师教的知识、方法,学生到底掌握得怎么样,没有作业就难以知道,所以作业是教和学诊断、检测的最重要的手段。班级授课制下,学生人数多,没那么多时间提问,老师要了解学得怎么样、掌握得怎么样,就得靠作业。老师当天布置作业、学生晚上完成,第二天老师拿到一批改,就知道这个概念、那个方法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没掌握,掌握程度如何,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予以调整,改进教学,这是作业最大的一个功能和作用。

作业第二个功能是巩固练习。要让学生练习,就像打篮球,你只有不断地练习,你才能投篮越来越准,运球越来越熟练。熟能生巧是需要训练的,做作业就是为了对知识掌握得更彻底,这样才能反应更快。

作业的第三个功能是应用拓展。有些东西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有些东西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悟。如ABC都讲了,D按照ABC这个思路可以获得,老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已学的东西去研究拓展新的知识,发现“盲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得到提高。这也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业和练习具有这样的功能。


作业不仅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对于老师和学校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业是我们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整个教师队伍工作状况、了解教和学的匹配状况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因此,作业应该由教师布置和批改。有些学校的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曾经还有一个家长因为拒绝批改作业成了新闻热点。让家长批改作业,我认为是不对的。只有亲自阅判了,才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作业不能交由别人来布置,也不能交给别人批阅,否则就是应付差事。


当然,重要的是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清楚了作业的功能和价值,你会发现无论哪种功能,都需要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才能实现,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题目出了很多,重复练习的地方很多,关键的地方又漏掉了。这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老师不负责任是无端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原因之一。好的作业应该让学生动脑筋又能解决问题,但又不是那么容易解决。不能进行简单重复的练习,比如说让学生把一个字写一千遍,可能就没必要,但是也不能一遍都不写,把握“度”很重要,过犹不及。如何设计作业,我们不能把含有过多新知识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时候,对未来的学习会有不利影响。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吃透教材,而且要以“学”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学”得怎么样,理解得是否深刻。


学校要把作业设计作为教研工作重点。把作业的设计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现在各学校都有集体的备课组、教研组,研究作业是他们的任务,作业不能随随便便布置。要鼓励教师创新作业形式:

其一,作业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定要使学生理解,能够感受到有意思的地方,作业设计一定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其二,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现在以“教”为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其三,要进行学科整合。目前学科割裂的情况比较严重,如果教师能出一些题目把不同学科给串起来,学生就觉得特别好玩。

我们特别重视项目式学习、研究式学习、STEM综合性学习,这些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还应该创新布置作业的形式,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学情,有针对性地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作业也不一定是做题,类型可以多样化,比如小课题研究、艺术赏析、体育锻炼、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创意制作等都可以成为作业,特别是要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首先想到,要考查学生什么能力,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思维,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练习,等等,先想明白这些问题,你就知道该怎么设计作业了。


还要改进考试命题,引导作业改进方向。因为学生通过作业,不断练习解题的方式。考试对作业及平时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有些老师,特别是高三老师,往往模仿着高考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做题。所以高考、中考要改进命题方式,把作业自然导向注重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创新能力、注重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所以在中学,作业布置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作业量,其实都与当前的考试招生制度、高考内容改革等密切相关。


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要提倡综合评价,摈弃唯分数论,通过综合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会把一切“宝”押在考试成绩上,作业量自然就少了,这是我的一个更重要的观点。

来源 | 人民教育

立学立德进行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