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二)】若想成为一流企业 必先成为一流大学

发布于 2022-05-18 16:34


若想成为一流企业,必先成为一流大学。这是红太阳刻在骨子里的经营理念,也承载着红太阳“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的初心。自创立以来,红太阳培养人才、激发员工学习力的举措不胜枚举,其中包括:
内培专业人才。多次开展财务、人资、大数据、法务、新闻写作、行政礼仪等专项实操培训;外促高校合作,分批次送各级管理人员到清华大学进修学习;与南大、东大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在南农大开设红太阳班;为提升技术蓝领专设不影响工作生产的芜湖职校班、安工大专科班、本科班,安徽冶金扩招班等,切切实实帮助员工提升成长;鼓励学历提升,对自我要求高、积极主动提升学历的在职员工,提供学习渠道和经费保障;敢于重用人才,不惜成本,给予试错空间,给年轻人才“压担子”、“搭台子”,让年轻人才有机会在公司的新项目、新岗位上一展身手。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纵观红太阳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技术的飞跃,每一次产业的进步,都离不开不断进步地红太阳人,更离不开红太阳的学习“基因”——创始人杨寿海的学习文化。论勤勉好学,杨寿海无疑是学习之路上全力奔跑的思考者,红太阳33年探索不懈便是最好的证明。他曾在2015年6月的一场集团“公文处理与职业礼仪培训班”上批示,培训实行首长负责制,凡是通过此次培训后仍不能达到标准的,首长全部降级或就地免职处理。由其带来的集团自上而下地对员工成长的重视程度、企业教人育人的格局方向和务实不务虚的文化氛围可见一斑。


为什么要建成学习型组织的红太阳



创新转型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毫无疑问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构建真正的人才势能,才能推动足够大的创新。人才重点不在于外招,而在于内部培养。同心共情能够和企业同频的人才,尤其需要深度培养。重视学习型组织的打造,可以大大提高红太阳的自我造血能力,使人才储备更丰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成长性,加强员工的凝聚力;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提高红太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一批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真正激发红太阳的内驱力量。


如何塑造学习型组织的红太阳?



建立共同愿景,激发内生动力。将发展的战略目标落实到员工的工作与学习中,将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融合,确立“共同成长进步,共促效益升级,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同目标。
坚持团队学习,持续能力提升。坚持“教中学”的学习理念,构建内部学习交流机制和经验分享平台,促进个人知识成果的有效传递,推动员工学习从被动到主动转变。
激发自我超越,促动快速成长。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员工潜能,激发员工不断提升、改善和超越,培养造就一批善于在变革中不断抓住机遇、创造新的变革的团队和员工。
绘制学习地图,明晰员工成长超越路径。公司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为员工个体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明确指引,牵引员工主动学习、快速成长。
引导系统思考,推进深化改革。管理层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立足产业发展升级和体制机制创新两大改革方向,系统思考、大胆创新改革思路和方式方法。
“为他人创造心境,方能为自己创造环境”。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红太阳,是在成就个人的同时成就企业,只有充分释放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方能真正激发红太阳的内驱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