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空置率触目惊心,为何还在不断建

发布于 2022-05-18 18:06


制造业一直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在中国制造业更是无可替代,2021年制造业总量达到31.4万亿,连续12年排名世界第一。

即使如此,制造业在很多城市眼中仍然是“低效”、“重污”的代名词,所以放弃厂房、重仓写字楼,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但是在全国经济总量前50大城市中,有17个城市的办公楼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在仲量联行《应势开新,重塑格局:2021中国办公楼市场白皮书》中也显示出:中国41个中心城市里,有19个城市的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超过了30%。

(数据来源:仲量联行)

这些城市汇总,几乎三分之一的甲级写字楼都是空置的,在南昌、无锡、长春的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更是超过了40%。难以想象,在这批中国经济领先的城市中,依然有如此大比例的写字楼空置。

写字楼到底怎么了?是疫情的原因吗?

不!

综合来看,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供应量太大,在过度追求GDP和税收的情况下,太多城市将写字楼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最后不过是地方的面子工程。二三线城市有多少企业拥有办公楼需求?

二三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居高不下,而优质厂房却一房难求,是否应该及时作出转变?

制造业目前依然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一线城市汇总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北京的智能装备、集成电路、智能网联等产业依旧是城市重点扶持的产业方向。

制造业并没有被淘汰。

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依然需要提高对于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在承接一线城市的产业外溢的同时,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但不是二产向三产的转型,而是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的转型。

制造业的发展也将为城市留下更多人,才会有滚动发展,拉动地方经济的底气。


那么二三线城市又该如何发展高端制造业?


1.人才与政策

二三线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力度不断增大,从本科到大专,都给予了不低的奖励与补贴。高端制造业从研发到高端制造都将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也为二三线城市吸引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保障。


地方政府也需要为这些高端制造业提供从营商环境、市场、金融等角度的扶持政策,推动高端制造业的扩张与升级。


2.厂房载体的升级

企业对于厂房载体的需求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需要进行更新换代,传统标准厂房已经无法满足以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打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厂房园区或是适配企业发展的定制化厂房或许才是二三线城市引入高端制造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底层基础。


3.专业运营服务

厂房园区目前来说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环境恶劣,因此运营服务体系将成为厂房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构建符合产业定位、满足园区企业共性和个性化需求的运营服务体系,是目前厂房园区实现差异化运营的重点和难点。


加速地方城投公司的市场化转型速度,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服务体系,将决定厂房园区的发展成果。


4.合作开发运营

目前有很多二三线城市,财政压力很大,在基础设施上已经投入了许多,再建厂房园区有些力不从心,同样也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与专业的厂房园区运营商合作,将是一条捷径,但选对企业很重要。


①产品称王:联东、中南和平谦是厂房规模化复制的龙头企业,产品质量一直是这三家的拿手好戏。


②灯塔厂房:以美的、海尔为代表的实体企业掀起了一波灯塔厂房的浪潮,以实体制造业企业为基础,打造灯塔厂房,围绕该企业配置完善的上下游产业,也是目前拥有龙头制造业的二三线城市可以选择的方向之一。


③主题厂房:以中城新产业为代表的企业,下沉厂房园区的特色产业领域,围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明确的产业定位方向,打造针对的厂房载体、产业生态以及完善的产业运营服务体系。


④工业上楼:工业上楼,也就是多层厂房,目前更多处于工业用地稀缺的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挖掘存量用地潜能、提升土地效能,成为目前的热门选择。以武汉光谷为代表的运营商在打造多层厂房方面拥有成熟的经验,推动了厂房从平面到立体生产空间转变的过程。



文章来源:方升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