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企业还需“伤筋动骨”提升产品质量
发布于 2022-05-19 08:33
“五一”前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2021年道路交通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此次抽查范围广,涉及到的产品种类多、批次多,但结果不太乐观。
具体来看,本次抽查了1336家企业生产的1342批次产品,涉及12种道路交通产品。其中,10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在1335家企业生产的1341批次产品中,发现187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3.9%。
产品质量无小事,看似不起眼的零部件产品同样如此。众所周知,我国汽车产业链长,涉及到的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仅本次抽查的道路交通产品就包括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汽车轮胎、汽车安全带、制动软管、机动车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机动车辆制动液、发动机润滑油、车用尿素水溶液、车用汽油清净剂等,它们分布在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抽查结果暴露出当下行业和市场上的一些问题。首先,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薄弱,存在屡教不改的情况。根据数据,本次跟踪抽查到上次抽查不合格企业39家,有8家企业仍不合格。其次,造成多种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质量把控不严。比如,汽车安全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设计不合理,关键部件质量控制不严;车用尿素水溶液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尿素与去离子水添加比例有误,对原料水的处理能力不足,各环节质量把控不严。再者,有些领域成为企业“耍小聪明”的“重灾区”。比如,本次在流通领域抽查检验了14个省(市)77家企业生产的78批次车用汽油清净剂产品,除了2批次涉嫌假冒,还有44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56.4%。此外,汽车轮胎、机动车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机动车辆制动液抽查的不合格率也较上次抽查有所增加。
据悉,一辆整车的零部件数量基本保持在3万个左右。然而,一直以来,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整体来看,各个地区重点抓主机厂,对体系庞大且繁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够重视,尤其是相对忽视了一些中小零部件企业。在汽车行业内,有行业人士曾多次呼吁,保障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质量,不能什么事都靠抽查/检查。想整体提升我国汽车产业链水平,形成现代化髙质量发展,要害还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上。应该说,目前已经有很多行业企业将“质量作为信仰”视为发展理念,从基层员工到企业高管,都为保障产品质量出一份力。不过,还有不少零部件企业在产品质量上没有把好关。
要让零部件企业担起产品制造的主体责任,把控好产品质量,提升工艺水平,还需从以下三点着手。
第一,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更细致的监督体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对此次监督抽查的结果,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进行处理。笔者认为,应针对产品不合格情况造成的社会影响,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当前,很多违规企业受到的处罚还是比较轻,与不合规产品带来的巨大利益相比,是九牛一毛,所以不少企业被处罚后依然我行我素。对此,要加大对不合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特别是对不合规产品的“重灾区”和屡次在列的“重点企业”,更要从严处理。
第二,要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现代化进程。从整个行业来看,还有很多中小零部件企业仍处于小作坊的生产经营状况。事实上,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零部件企业也可以做到“小而精”。长期以来,国内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过于依赖检查的作用。要想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质量,必须要在质量管理上进行创新,构建起质量管理理念,优化质量管理技术,同时要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培养核心质量审核人才,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第三,零部件企业要不遗余力加大创新。创新是推动企业进步的根本。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政策在不断变化,仅仅拿国五和国六排放标准的政策执行来讲,就牵扯到产业链尾部众多零部件企业的产品推广。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对技术和产品进行调整。针对本次抽查结果,相关部门也提到了要加强质量技术帮扶。
企业产品的质量提升是一项长期工程,对汽车产业链末端的零部件企业更是如此。产品质量无小事,要想提升产品质量,企业需“伤筋动骨”才能换来“脱胎换骨”。对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留下的一些顽疾,企业要积极行动起来,否则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转自:中国汽车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