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为何谭嗣同英勇就义,而梁启超选择逃走?

发布于 2022-05-20 00:04

《论语》学习第34次分享

共1576字,约需4分钟;

读《论语》原文,请翻至文末。
子贡请教政治的做法。
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百姓信赖政府。”
子贡再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先去掉这三项中的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那要先去掉剩下的两项中的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难免一死,但是百姓若不信赖政府,国家就无法存在了。”

这段话非常特别。孔子的回答很有逻辑性。分别从粮食、军备、百姓三点进行了阐述。这三点是有顺序的。
足食是必要的。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没有食物,百姓如何生存呢?
军备是需要的。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武力保卫自己,在春秋乱世早就被吞并
了。
再则,百姓信赖政府更是重要。
孔子看似随口一答,其实是很了不起的观点。
他按照必要、需要、重要,一层层向上提升,这个答案极符合自然规律。
人有身、有心、还有灵,也就是精神。
我们的身体需要吃饭:心代表我们构成了保护个人的国家;在这两个条件具备后,最后一定要在精神上形成真正的、可信赖的、可依靠的国家,否则民心思变,分崩离析,如何存续?
这个回答非常棒了,但子贡又提出了更深入的问题。
如果逼不得已去掉一项,去掉哪一项?
孔子毫不犹豫去掉军备。因为吃饭是必要的;老百姓信赖政府是重要的:中间的需要是有弹性的。所谓去掉军备,不是说军备都不要了,而是缩减军备,减少开支。
子贡再问,剩下两项中,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去掉哪一项?
这时候,一般人都以为吃饭当然最重要了。
结果,孔子居然说去掉粮食!要知道在儒家眼中,或者说在大哲学家眼中,吃饭从来不是重要的事,只是必要的事。
所谓“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但有它还不够。
人活在世上,非吃饭不可,但光吃饭还不够。
所以,《孟子》中才有“嗟来之食”的故事。
有个人叫黔敖,在路边赈济灾民,看到一个人饿得东倒西歪,就吆喝道:“喂,
来吃吧!"那个人听到后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个地步。"
黔敖向他道歉说,真抱歉,刚刚对你不礼貌,请你来吃吧。可是,那人认为,你已经侮辱我了,我就是不吃,最后饿死了。
这就是人的尊严。
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可以做很多事,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我们不要替别人做判断,否则,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
大家都苟且偷生,谈判妥协算了。当然,也有变通处事的例子。
起初,管仲与他的朋友召(shào)忽都跟着公子纠,与他们针锋相对的就是公子小白,也就是日后的齐桓公。
公子纠失败被杀;召忽自杀:管仲就是不死,还设法去投靠齐桓公。
结果,孔子反而更赞赏管仲。
因为管仲留得青山在,替齐国服务,造福了天下百姓。
近代也有类似的事,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与谭嗣同商量,如果没人留下来,就无法报答圣上:如果没人逃走的话,就无法谋划将来,也就没有未来了。
所以,谭嗣同选择了牺牲,梁启超则流亡国外。梁启超后来也对国家出了很大贡献。
儒家思想绝不会告诉我们一个客观的标准。
因为每个人进行判断的时候,都应该像孔子那样,“无可无不可”,我没有要怎
么做,也没有不要怎么做,关键要看道义在何方。
对道义的判断,一方面是个人的抉择:另一方面,要看以后的效果。
说实在的,有时候,慷慨就义反而比活下来继续努力更容易一点,反正一刀下来一切结束了,后人提到这个人,还是烈士。
活下来的,就要用一辈子的努力来证明自己。
进行判断时,还要问自己是否心安。
管仲为什么一定要活下去?
据说,管仲家里还有老母亲,他想,如果这样死去的话,谁照顾母亲呢?而且
自信是个人才,要为国家服务,不能因为在政治纷争中站错了队,就白白送命。
所以,我们不要对儒家有成见,不要觉得儒家一定就要以死明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是,哪有那么多仁义让人去完成?相比之下,死比较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努力行仁,最后止于至善。
我们有时看到人一辈子努力,到最后晚节不保,会觉得很可惜。
譬如王莽,早年大家都把他与周公相提并论,如果他的生命在那时结束,也就名垂史册了。可惜他多活几年,篡了西汉刘氏帝位,永远被人唾骂。
儒家谈“择善固执”,固执二字在这里,不是顽固,而是能够判断、坚持某些原则。

儒家是中国哲学的代表之一,其中包含的感性成分,就与西方理性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的原则指的是精神方面的,并不同于西方的原则,比如定理,公理等。

所以,西学中用是理解中国哲学的较好的一种方式。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共同感悟国学智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