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 | 10、为什么古人说立志是人生第一等大事,而现在人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立志了?

发布于 2022-06-04 07:58


前言·缘起

这个系列文章是我们机构一位咨询师在2022年立的flag,今年的50周中,每周回答网友的一个关于成长的问题。选题围绕人生的三大基本功,探索六种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分享,配合现实的努力,实现人生的破局、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三大基本功以及六种能力分别是:


破局基本功:目标力、学习力;

心理基本功:意志、情绪;

社会基本功:人际关系,金钱关系


正文分割线

为什么古人说立志是人生第一等大事,而现在人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立志了?

1

第一、提问所称的古人并非泛指,而是特指圣人王阳明。


他的门人弟子把阳明平时说过的话和往来信件整理编撰了一本著作《传习录》,其中就记载了阳明先生少时立志的故事。


他在十二三岁时问私塾先生“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老师的回答很平常,人生的第一等事就是读书考试当官,就像你父亲一样。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个状元,所以先生用这种方式既教育王阳明又间接赞美了王华。


就像现在的很多老师父母一样,私塾先生告诉王阳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向你爸学习,好好读书,将来考试考一个进士,当一个官光宗耀祖。


王阳明这个时候对先生说,我认为读书登第恐怕不是第一等事。先生就很奇怪(也许是看在王华的面子上,先生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耐着性子问)“那什么才是第一等事呢?”他说我认为人生的第一等大事恐怕是读书学做圣贤。


从此之后,阳明先生终生没有更改其志。当然他这一生学做圣贤之路也历经各种波折,直到龙场悟道,堪破生死,发展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一整套思想体系,一生立德、立言、立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自孔孟之后的圣人。


他的弟子陆澄问阳明什么叫立志。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我用白话来理解一下就是说立志就是在我们的心里时时要存天理。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就像道家所说的“结圣胎”,把天理养成了我们内心中的“守护神”,从此以后这个养大的神就能反过来滋养守护我们并且能把这份力量传播出去。

2

第二、立志指的就是存天理,致良知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说法有些虚无遥远,也可以把它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看过的影视剧结合起来。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有“悟”的经验,这个“悟”可能是在刻苦钻研一道习题之后,终于了然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可能是在苦苦追求恋人被拒之后,终于认识这段感情无法强求;可能是在一次次地尝试努力和得到反馈之后,终于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与现状、力量与不足……人生中不断地“悟”其实就是帮助我们一次次地接近真相,接近天理的过程。


用阳明先生的话说,做人只要存天理,就没有不能应对的事情,“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


他有个弟子周道通,是一个进士,曾问过他两个问题:第一,我虽然尽心尽力的办事,但是仍然有一些事处理的好,有一些事处理不好。这个大家应该都曾体会过,人力有时而穷,我哪怕拼尽全力也有做不好的事;第二,我一天同时要处理很多事,虽然极力的振作,但是每次还是精疲力尽。这个大家可能也有体会,尤其是中年人,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犀利了,从古至今,不知道多少人困于其中。


阳明先生告诉他,你之所以觉得自己有一些事情处理的好,有一些事情处理不好,或者说事情一多就手忙脚乱,手足无措的,都是因为你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心中牵挂着自己的毁誉得失。换句话说,事前事中,事后总想着做这个事情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这个好处或是名或是利或是某些情绪价值,比如尊重、喜爱、欣赏等等,得不到的时候就不断地琢磨,内耗,那能不累吗。


所以说什么叫作“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阳明先生把我们的心比作一面镜子,物来则应,物去不留,镜子不会对来照它的东西耿耿于怀或者拖延躲避。比如说,今天公司来大领导,让你演讲20分钟,你接到任务,了解要讲什么,讲完离开后这件事就结束了。这件事累吗?也许体力脑力会累,但是心不累。但反过来,如果你的心态不是这样,也许讲完后被领导夸一通,心里就开始美滋滋飘飘然,想着搞不好是个升迁机会,回头找几个哥们喝酒通宵;反过来,也许讲得不好被领导训斥一通,就惶惶不安,担心自己饭碗不保,回家饭也吃不下,翻来覆去半夜睡不着。

3

第三、所以不是现在人不知道什么是立志,而是常常容易陷入一己私欲,迷失本性。


阳明所说的私欲和佛家说的有欲则苦的欲还是有些区别,并非所有的个人欲望都是私欲,而是专指那些违背天理,泯灭良知的欲。可能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没关系,其实我们良知和私欲的争斗无时不在。

俗话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也经常能体会这种“天人交战”:下班回家,是看书学习一会儿,还是躺床上刷几段小视频;孩子求助,是耐心听应材施教,还是讲几句大道理敷衍一下;执行任务,是尽心尽力,还是摸鱼拖延;网络上看见自己讨厌的事情是恶言辱骂,还是文明发言……假设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没有任务外部的监督,也没有事情以外的奖惩,扪心自问,我们会如何抉择,如何用功,这时考验的就是我们的良知,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立志的坚毅程度。


如果立志不坚,就有可能陷入迷失。《红楼梦》就有这样的隐喻,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里宝玉和熙凤被迷了心性,奄奄一息,一僧一道过来救人。癞头僧告诉贾政,家里原有希世之物,贾政说小儿生来带有一块通灵玉,说是‘能除凶邪’却未见成效。那僧人说宝玉原是灵的,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了。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立志没有终点,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需要努力,不断致良知的过程。


end

本文作者:林颖悠 有晴天机构心理咨询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