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后来怎样?被捕5年后回家务农,宁死不嫁日军

发布于 2021-09-03 14:06

红色娘子军威风凛凛,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人物真原型更是传奇,谱写爱国者伟大篇章。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红色娘子军》这部伟大作品的故事以及其主角的原型吴琼花,她被捕五年后回家务农,宁死不嫁日军。
极其优秀之作品,一代国人的记忆
1957年,海南军区一名宣传工作者发掘了“红色娘子军”的原型们,将一篇名为《红色娘子军》的文章刊登在官媒上。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叫做梁信的创作员结合该文章以及大量故事后写下了《红色娘子军》的原剧本,于1962年改编为电影,获得观影者们的一致好评;
而《红色娘子军》真正红遍全世界,是在1964年改编为芭蕾舞剧的时候。
哪怕是在今天,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寇克剧场,依然有《红色娘子军》上映后大红大紫的场景。

梁信
为何《红色娘子军》能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共同喜爱呢?
一位美国艺术家曾从该舞蹈的表现形式上分析道:“这个关于革命与复仇的故事表现力极强,使用了英雄主义与抽象写实的芭蕾语言。”
大家对《红色娘子军》的喜爱,来自于那个耳熟能详、符合革命精神的剧情故事:
丫鬟吴琼花被迫在南霸天府里受尽凌辱,她屡次想要逃跑,却都难以成功。
幸运的是,她偶遇了红军干部伪装成华商的洪常青和通讯员小庞,被二人救出,并在洪常青的带领下前往椰林寨加入红色娘子军。
吴琼花克服了自己报复心强、无组织无纪律性的缺点,在斗争中迅速增长了能力。
在琼崖,为了解放全中国,红军与国民党正规军激烈交火。
不幸的是,党代表洪常青为掩护主要部队,不幸被抓获。
为了避免情报泄露,他在大火中英勇地牺牲。
琼花悲痛欲绝,继任党代表,率领红军主力,解放椰林寨,杀掉了当地恶霸南霸天,为洪常青复仇。
那么,这个气壮山河的革命芭蕾舞剧,有现实依据吗?其人物原型又是什么?
银幕背后:一场保家卫国的悲壮之歌
事实上,吴琼花和红色娘子军都是有真实历史原型的。
党史上有着对她们的记载,不过只有轻描淡写的三十个字:
“在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部属下有一个女兵连,全连有一百二十人。”
但是,就是在这三十个字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吴琼花这个名字,就是来源于她的真实原型——同样也叫“琼花”的庞琼花。

吴琼花
而这位庞琼花,则是一位伟大的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游击队战士,为了海南地区的民主解放斗争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1911年,庞琼花出生在海南琼海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
和大多数旧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一样,她的家庭也是在生活的泥潭中痛苦挣扎,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当地的地主老爷和国民党官员却个个搜刮民脂民膏,油头满面。

那时候的海南,处在这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下,当地的生活民不聊生,因此,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便逃到南洋去谋求生活机遇,一去便是几十年的杳无音讯;
而大部分的妇女不具备下苦力的身体素质,只能守在家中照顾一家老小,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
就在庞琼花出生的十多年后,有一些去南洋、广州、上海等地打工的青壮年回到了海南岛这个穷乡僻壤。
为什么这些男人回来了呢?
原来,他们在劳动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思想解放与阶级斗争而加入共产党,在党的要求下,这些人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带领当地的老百姓翻身做主。

庞琼花
这其中就有和庞琼花同县的老乡、海南地区革命的先锋领导者王文明,以及庞琼花的兄长庞隆香。
小时候懵懂无知的庞琼花,听着哥哥讲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讲法国巴黎公社,讲俄国十月革命,她才知道:
原来,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地主老爷,是可以被穷苦农民打倒的,农民也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于是在她16岁的时候,她加入了海南地区的少年先锋队。
庞琼花四岁的时候,她的家里人为了使生活过得下去,想办法帮她和隔壁村的一个富农家庭定下了娃娃亲。
由于对方家庭原因,庞琼花认为双方志不同道不合,面对对方的穷追不舍,庞琼花决定直接离家出走,与革命队伍生活,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活动中。
一年后,她加入了共青团,被派往妇联参加工作。

1930年,她加入了红军,跟随游击队伍同敌人在战场上交锋。
1931年,鉴于海南地区可以参加革命的青壮年劳动力较少,而妇女们却在家中遭受着阶级压迫,琼崖地区的党组织决定将妇女号召起来,与男人们一起共同为解放事业献力。
四处发布公告后,有将近六百多名来自贫苦家庭的妇女们前来报名,经过筛选后的一百名妇女,便在海南工农兵第三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亮相,宣布组建成为“赤色女子军连队”,也就是电影中的“红色娘子军”的前身。

庞琼花由于去年在革命战斗中的精彩表现,被任命为连长。
两个月后,这支队伍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红色娘子军”正式成立。
一支成建制的女兵部队既不是文工团,也不是慰问团,更不是医务兵,而是一支拿着枪和敌人作战的有生力量,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而这也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困难性,以及那些挺身而出的妇女们的伟大。

立下战功,名震海南
“红色娘子军”能被搬上银幕,自然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
这支军队一经成立,便迅速投入到思想教育和战斗训练中,在训练与学习的同时还担任着革命宣传、保卫中央机关的重要工作。
1931年6月,海南地区的“剿匪副司令”陈贵苑带领一支国民党武装力量,五百号人扛着长枪短炮直奔革命根据地,要对本地的游击队伍进行扫荡。

得知消息的琼崖党组织决定利用对方不谙战术的特点,对敌实施诱歼。
头一次上战场的红色娘子军自告奋勇地参加了这次战斗,上级决定让这支部队去执行最艰难的任务——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
于是,按照计划,主力部队故意虚张声势向另一处开拔,才走出不远便埋伏在了根据地附近的小树林里。
国民党军当真以为大部队已经人去楼空,进攻的机会到了,贸然兵分两路,向着根据地出发。
此刻,侦察到敌人一分为二的红色娘子军,便在陈贵苑所在军队进攻的必经之路上设下阻击。

当敌人行经此地时,娘子军们枪声大作,同敌人发生正面交火;敌众我寡,娘子军们便迅速撤退。
敌人不知是计,非要全歼这支小部队,不与另一路部队联系,独自一路跟着娘子军穷追不舍,却精准无误地落入了主力部队的包围圈。
见状,主力部队迅速收缩包围圈,发动伏击。
敌人见四面是敌,吓得乱作一团,死伤惨重,只得束手就擒,一个小时不到便结束了战斗。
另一路敌军只听见枪声,不知情况,哪敢前来救援,直接就逃回了附近的据点。
这一仗,活捉了“剿匪副司令”陈贵苑,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及军粮,娘子军竟无一人伤亡。
自此,红色娘子军的名号威震海南,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传奇故事。

命途多舛,不丧本志
在那次战斗过后,娘子军依然没有闲着,在接下来的几次小型战斗中依然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好景不长。
1932年,国民党军派遣大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围剿,在一场突围战中,庞琼花和几名娘子军不幸被捕入狱。

庞琼花被捕照片
在狱中,娘子军们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她们都忍受了下来,誓死不愿向敌人透露党的秘密。
好几名娘子军因顽强不屈,被敌人处决,在监狱里度过了最后的人生。

庞琼花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她坚强地忍受了五年牢狱之灾,恰逢1937年国共合作,按照要求,作为共产党员的庞琼花被释放。
但是,五年过去了,娘子军早在三年前就因损失惨重而被迫解体,她又联系不上党组织,只好回家务农。
务农期间,她与一名当地学者喜结良缘,共同生活。
不过,平静的日子很快被日本人的入侵给打破了,日本人的压迫,比起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有过之而无不及。
按照侵华日军的老传统,日本人也要在海南地区扶持二鬼子,而庞琼花的丈夫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学者,便被强行要求为日本人做事。
庞琼花的丈夫高风亮节,不愿为侵略者服务,惨遭日军杀害;杀掉他丈夫的日本军官,见庞琼花长相出众,想要强娶为妻,但庞琼花誓死不从,逃进了深山里,却被日军抓获。
这一次,日本人恼羞大怒,直接将庞琼花原地杀害,享年31岁。
红色娘子军的电影让我们热血沸腾,而背后的故事结局却并不美好,让人唏嘘不已。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